APP下载

聚焦“六个一”推动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

2022-03-04

中国经贸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冷链物流发展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力建机制、补短板、强链条、重防控、育主体、促融合,加快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从政策机制上,重统筹、聚合力,齐抓共管拧成“一股绳”

针对物流行业特别是冷链物流涉及环节多、链条长、范围广、部门职责不尽明确等实际,参照国家做法,建立了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由发改、商务牵头,1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其中按照部门职能工作,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责任分工,初步形成总体统筹、分工协作、集体研究、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冷链物流谋划布局和政策引领,在国家物流业发展规划政策的指引下,结合山东实际,集聚政产学研协等各方力量,出台实施了《山东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了《现代物流网建设行动计划》和《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储备谋划了一批补短板、优供给、提质效的冷链物流重点项目,形成了三级节点网络、七大重点领域的总体发展框架和综合政策支撑体系。

二、从基础设施上,优布局、补短板,科学谋划织密“一张网”

立足山东实际,综合考虑农产品产销地域分布和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存量资源整合优化和增量设施补短板,努力促进设施设备转型升级。一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贯通“四横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706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8.7万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6.9亿吨,分别居全国第5位、第3位和第2位。综合运输完成货运量30.9亿吨,铁路、公路、水路完成货物周转量超过万亿吨公里。二是补齐冷链设施短板。着力完善集散基地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培育争取济南、青岛入选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础支撑和组织核心作用切实增强。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化项目超过2100个、仓容270多万立方米。深入开展全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试点,共同配送率达到50%以上。目前,全省冷库容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超低温储存能力超过17万立方米。三是加快设施改造升级。推动冷链先进技术装备创新,推进智能分拣、物流机器人、温度监控等设备应用,省级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烟台建立栖霞苹果冷链物流云数据平台,威高医药、家家悦等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形成特色竞争优势。

三、从流通环节上,提质效、畅联通,综合施策构建“一条链”

山东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流通优势,加强产销衔接,提升运输效率,加大优质农产品供给,努力打造畅通高效、保质减耗的冷链物流全链条。一是打通产销供应链。加快农产品产地直供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中央厨房”“产地+精深加工+超市”等模式。潍坊市充分借助“菜篮子”优势,逐步建立“端对端”“门到门”的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家家悦集团通过实行基地冷链对接源头采购,辅以标准化周转筐和全程不倒筐运输,形成了“农产品基地+运输+配送+门店”等纵向一体化全程冷链模式,覆盖10个地市、600多家门店、1400多个供应商和2000多个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损耗降低23%。二是提升交通物流链。引导企业在现有的道路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基础上,衔接铁路、民航、水运冷链物流相关资源,建立冷链物流综合运输及多式联运体系。烟台开启“樱桃航班”及直发点对点冷链专线,开通长沙、成都方向樱桃高铁邮路,实现了“航空+冷链+高铁”多管齐下、陆空邮路无缝对接的高效运输。开通青岛至东莞、威海至重庆、临沂至成都、“中国食品谷号”潍坊至昆明等冷链运输班列,逐步发展公铁、海铁联运等“点对点”冷链多式联运服务,2020年农产品出口总额1257.4亿元,约占全国的1/4,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三是搭建全程温控链。深入开展冷链物流城市试点工作,探索农产品冷链流通全程温控“不断链”模式,可食用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冷链运输率较试点前分别提升30%和10%。

四、从安全防控上,严监管、强追溯,千方百计筑起“一道墙”

紧盯“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药箱子”,坚持源头严管、流通严控、问题严查,多管齐下确保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用的安心。一是严把进口冷链食品安全关。以“山东冷链”追溯管理平台作为重要载体,通过全面推行、宣传引导、持续优化、全面摸排、严格监管5大措施,将从事冷链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纳入平台监管,与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专仓互为补充,构建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体系。目前,平台注册企业19万余家,入库食品单品类12万余种,出入库量居全国首位。二是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先后出台了《关于“食安山东”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加快农产品、农副食品正向追踪和逆向溯源体系建立完善。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济南、青岛等7市先后列入全国试点范围,潍坊、威海等5市获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试点工作,132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以上示范县,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三是严把药品保障关。出台《山东省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实施标准》,通过认证备案疫苗配送的药品批发企业达到7家,42个独立冷库、196台冷藏车全部实现温湿度自动调控和实时监测,为疫情防控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从主体培育上,树标杆、建体系,多措并举形成“一列阵”

企业载体是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对于带动冷链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紧紧扭住企业和载体平台等市场主体,深入开展“151 现代物流企业培育工程”,在冷链物流领域积极壮大一批示范带动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领军企业,推进形成一批以果蔬、水产、肉类冷链物流为特征的企业集群,引导培育一批在产、加、储、运、销等重点环节和细分领域具备专业化水准和特色化服务的企业载体,打造一批冷链物流数字化改造重点企业和平台企业,努力构建“龙头引领、集群带动、特色开花、梯次发展”的企业培育成长体系。2020年,全省冷链物流相关企业达1370家,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超过400家,冷库容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超过40家,总库容突破1000万立方米。国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21家,居全国首位,其中5星企业2家,4星企业11家。维尔康、鲁海丰等企业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运营主体,山东盖家沟国际物流园、金乡县鲁西南商贸物流园等冷链物流载体获得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称号,荣庆、海派等企业入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

六、从产业发展上,推联动,促融合,开拓创新探索“一条路”

多年来,山东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山东聚焦涉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要素引领、产销衔接、链式发展”的发展路径,推动冷链物流与现代农业、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现代流通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标准化引领农产品冷链物流降本。2020年山东主要涉冷农产品总产量超过1.2亿吨,涉冷农副食品消费总量超过2300万吨。按照“小托盘撬动大物流”的思路,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冷链物流试点工作,起草了国家标准2项,制定地方标准7项、团体标准1项、企业标准144项,鼓励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和龙头企业推广使用标准托盘、周转筐,流通环节损耗率下降20%。二是智能化助力制造业冷链物流提质。多年来,山东农副食品加工业规模约占全国总量1/7。针对规模化、集群化、智能化产业发展特征,积极推广“冷链物流+智能生产”联动发展模式,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冷链物流系统重构与集成创新。鼓励企业加快建设融入生产系统的多温区智能冷仓,推动制冷工艺向预冷、气调、超低温、速冻等多种类型发展,冷链物流供给质量得到明顯提升。三是供应链一体化促进冷链市场扩容。积极开展流通领域供应链、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等试点示范,加速资源优化整合和一体化运作,推动重点品类涉冷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有效衔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省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7916.4亿元,超过全国总量的1/6;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600亿元,主要涉冷农副食品消费总量超过2300万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供稿)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农产品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农产品争奇斗艳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