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

2022-03-04郑建文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生物核心素养

摘 要:生物学是学生走进生命、认识生命的钥匙,而对生物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是学生高效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当前的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生物学的概念教学,是初中生物学教师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3-0004-03

引  言

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认识。但是,教师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

初中生物学学科的概念教学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名称的介绍;第二,内涵的理解;第三,意义的延伸;第四,例证的巩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任何学科课堂教学都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生物学概念教学既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进行学习,还要求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生命科学,拓展自己的视野,开启对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

對于初中生来说,生物学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概念教学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开始,这也是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关键环节。

概念是学习的基础,以文字解释居多,但这些文字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学生消化和理解[1]。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哲理。良好的生物学概念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仔细思考概念教学方法,丰富其教学形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生物学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初中生的生物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每位授课教师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核心素养培养旨在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健康地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相应的学科能力。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物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生物学的奇妙,从而对生物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逐步形成和提高自己的生物学思维。

(二)使学习形成有效闭环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自然也应按照这一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生物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生物学、走进生物学的必然途径。生物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才接触的,对于一个新鲜的事物,学生通常是抱有热情的,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好奇心、新鲜感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不断丰富学科知识,这也就是我们所探讨的核心素养培养与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有效融合,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现状

(一)对初中生物学的重视程度偏低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初中生的升学压力也越来越重,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中考的胜利是学习的主要目标,有些教师也似乎默认和赞同学生这样的想法。面对挑战,认准目标,不断努力,这虽然是值得鼓励的精神,但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忽略一些重要的认知也是十分可惜的。初中生物学不是中考的主要科目,所以很多教师和学生对该门课程不够重视。甚至初中生物学课程的课时会被一些主要科目的任课教师占用,从而使得生物学学科的教学时间一再被压缩,教师讲解的内容变少,概念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此外,即使生物学课程的课时充足,教学中也会出现学生听课不认真的情况,使得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学校和教师加大对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融合效果不佳

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上,有些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初中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学效果较差。同时,生物学概念教学也没有很好地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融合,这大大削弱了在初中阶段开设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减少了生物学学科对初中生的教育影响。

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初中生物学涉及的知识相对较为简单,以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认真对待等原因,具体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所缺失。因此,生物学概念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度较差,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对待并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生物学概念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较低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压力明显加大,这些压力需要学生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而生物学是新增加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且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生物学教学课堂并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也是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认知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真正喜欢生物学课堂,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教师才能从生物学概念出发,扩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2]。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丰富生物学课堂教学内容,以兴趣驱动学生体会生物学的奥秘。

例如,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包括两个基本概念,一是环境污染,二是生物。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初中生来说并不难,对于这种较为简单的概念教学,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其进行延伸和拓展。生物学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火眼金睛”活动,让学生找出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对生物有哪些影响,或者结合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发现在班级内和其他同学分享,之后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学生,并由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对生物学学科进一步思考,使他们学会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判断,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性思维

在传统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被动地学习。这样的生物学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很难得到显著提高。所以,教师应让生物学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对生物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领者,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字面意思理解“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两个概念,然后逐步深入地展开教学,如两种行为分别有哪些表现,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是先天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等。这样,学生就能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理解这两个概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

(三)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对生命学的探索欲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生物学知识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因此,生物学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借助实验来进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开展相关实验来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同时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让其认识到科学的严谨,体会到生物学学科的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相关知识时,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辨别细菌和真菌,很容易混淆二者。基于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加深对这两个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开展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课堂教学增添一些乐趣,使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生物学出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上文提到的“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全球范围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环境污染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的,如随地可见的垃圾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垃圾污染的草坪和干净整洁的草坪,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感受到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态,从而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进而组织学生开展“守卫地球”活动,让学生从自身出发,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共同守卫地球的环境。

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对贴近生活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可以激发探究热情,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促进交流,让学生成为生物学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教师应该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处于学习状态和发展过程的也是学生,只有学生最清楚自己感兴趣的点,也最清楚自己的薄弱点,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生物学教师可以不定期地设置“学生课堂”,让学生自主安排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从旁把关,营造轻松、和谐的生物学课堂氛围,让生物学概念教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生物学概念本就是注重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个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环境的影响下,对于某些晦涩难懂的生物学知识,如果让学生转换角色,他们的学习欲望可能会被激起,会想方设法地攻克难关。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十分重要,是生物学的学习基础。将生物学概念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师要不断努力探索,研究和总结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二十一世纪新生物学[M].王菊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占旺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名师在线,2020(23):75-76.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人人通平台中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研究”(课题编号:FZDJ2019B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建文(1973.11-),男,福建闽侯人,任教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德育处主任,一级教师,仓山区骨干教师,仓山区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课例“鱼”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被评为省级优课,多次被评为仓山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初中生物核心素养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