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谱

2022-03-03傅亦武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白眼三国志阮籍

傅亦武

汉魏时代的文化圈流行搞人物点评,负责点评的当然都是大人物,被点评的也都是一方杰出之士,还曾经有过“月旦评”这种类似人才推荐榜的东西。像脍炙人口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是刘皇叔和曹丞相关于天下英雄的一次观点碰撞。在青梅煮酒后若干年,和曹操反目被一路追杀的刘备流落荆州,也曾经参与过一次类似的小规模活动,主持人是当时的荆州大佬刘表,在座的还有素有“国士”之名的许汜。交流中说到陈登,许汜有些不以为然:“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言下之意很明显,这个人没礼貌没修养,谱儿摆得很大。

说起陈登,那可是刘备的老熟人,不但大力促成“三让徐州”让刘备成功上位徐州牧,后来还担任广陵太守成为曹魏的东南屏障,给孙策吃过不少苦头。许汜说陈登摆谱当然也是有理由的,“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我去拜访他,他没有尽到主人的本分,好长时间不搭理我,还自己躺在上首的大床上,让客人在下首。许汜其人,曾在曹操手下任从事中郎,后来追随吕布,属于前辈大人物,陈登如此这般似乎真有点过分。可是刘备听了直接回懟:“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现在天下大乱,皇帝都流落在外,大家都指望您这“国士”出来救国救民,可您整天惦记的是买房买地置办产业,如果我是陈登,就自己躺在百尺高楼上,让你坐地下,上床下床?不存在的!刘表听了哈哈大笑。(《三国志·吕布传》)

“摆谱”这个词,早先是因为近代人口流动频繁,老辈人坐一起查摆家谱,论出身道渊源排排辈分大小;后来意思跑偏到家谱之外,被用来表示故意摆出某种姿态给人看。就像刘备、陈登对待许汜那样,从行为到言语,明明白白透出三个大字——看不上。

和家谱无关的摆谱是需要底气的,要么身份高,要么学问大,脾气古怪天生傲慢不拘小节也勉强能占一条。比如《三国演义》前半部的重要配角简雍就是一位特别能摆谱的,他是刘备的老乡,也是陪着筚路蓝缕艰辛创业的老铁,后来刘备占据巴蜀,封他为昭德将军。这位简将军一点都不讲究风度,跟刘领导谈事情的时候还“箕踞倾倚”,就是张开两腿歪着身子坐,在那个时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换了蜀汉集团的其他人,简将军的谱儿就更大了,“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三国志·简雍传》),一人占一张坐榻,躺着跟同僚们说话。这作派,可真不比陈登对许汜有礼貌。

三国魏晋政局混乱,许多文化人因为才能无处施展而郁闷,行为往往怪诞有个性,“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就因此成为摆谱的标杆。据《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看到喜欢或尊重的人就用黑眼珠正视,看到迂腐俗气不合眼缘的就肆无忌惮地冲人翻白眼,后世的“白眼”“青睐”这些词就由这位阮先生而来。还好,因为阮籍的学问和社会影响力,被“白眼”的人纵有意见也多半忍了,被“青眼”的人却如同通过认证而名声大噪。白眼翻到史书记录的境界,这谱摆得真不是一般的大了。

如果底气不足,摆谱也难免有“翻车”的时候。三国时期的东吴霸主孙权,曾经为了找人分担来自蜀汉的压力而向魏国称臣,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派邢贞出使东吴,封孙权为吴王。双方会见之时,邢贞大人摆出上国使臣的谱儿,坐在马车上意气扬扬,进孙权家大门也不下车。没想到那边厢惹恼了老头儿张昭,按剑大喝一声:“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三国志·张昭传》)意思是说,你这么趾高气扬的,难道以为我们东吴弱小,连把小刀子都没有么?邢贞吓得赶紧下车,毕恭毕敬地行礼,原先那点派头全没了。这位邢大使想摆谱本没有错,但被人吼一嗓子就老实成那样,多少就有了点……犯贱的意思。

猜你喜欢

白眼三国志阮籍
浅谈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突转
买醋还是去看白眼?
称象
大话三国志
“白眼”等十二则
遭白眼的第一名
“青睐”与“垂青”
爸爸你好强
阮籍与酒
对阮籍十首四言《咏怀诗》的真实性还是以存疑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