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坐相”说开去

2022-03-03陆林森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二郎腿老祖宗大汉

陆林森

某日,外出办事,坐的是地铁,车厢很挤,想找个角落站一下,遂移步过道,见一大汉,背靠座位,二郎腿高跷,那样的架式,很有点“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气概,只是,拦路挡道,很不地道,也不厚道。于是,趋步上前,招呼一声:先生,请放下高足,方便我等过去。大汉听得,倒也识趣,立刻放下二郎腿,我等众人,方始一一“过关”。

公众场合,高跷二郎腿,如今已是司空见惯,成了一种现象。要说触犯法律,倒也未必,至于就此将人抓去蹲班房吃官司,那更是成了旷世奇谈。殊不知,饮食男女,各有习惯,有的循规,有的蹈矩,有的呢,天马行空,毫无拘束,实在也是奈何不得的。不过,举手投足,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画出的是人的处世“脸相”,中国人从来就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说。举一反三,由坐相想到吃相。前些时,去景区旅游,下榻一酒店,一日三餐,早餐少不了“自助”,锅里盛的,桶里装的,十分丰富,食客尽可随意挑选,按需取用。却不料,这天早上,呼啦啦来了一群盛装陌生女,大呼小叫,一窝蜂上前,唯恐落在人后,个个争先,将手中大盆小碟堆得满满,饱餐之后,满桌狼藉,扔下大堆吃的喝的,扬长而去,此等景像,实在是大煞风景,让人大锁眉头!日前,又有群友“好事”,录得纪实视频,将镜头公诸于群。此视频说的是,沪上某超市重新开张,店家推送试吃。岂料,甫一开吃,大爷大妈一哄而上,你争我夺,更有长臂者,后来居上,将装有小吃的碟子揽入怀中,独享其成,似这等疯抢,真正让人大跌眼镜,徒呼乃尔!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怪相”,并不少见。某日中午外出,这回坐的是公交,见一中年女性,拿着手机,一路开讲,车到终点,方始关机,这倒罢了。惊诧的是,此人天生一副好嗓子,高音八度,家庭琐事,男女相亲,自我爆料,满车厢听得分明,实在也算是慷慨到了姥姥家。

如此世俗“怪相”,让人想起了“相由心生”一说,这似乎就有点佛学的意味了。但其实,人的行为方式,反映了人的文化修养,有什么样的文化修养,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坐地铁,不要高跷二郎腿,难不难?不难。公众场合,说话的声音低一点,难不难?也不难。在超市疯抢试吃的大爷大妈,难道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不是。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了缺吃少食的难民?更不是。那么,彼等又何以如此一副“穷相”?说是利欲熏心,太过言重。倘要说是自私、自利,有吃不吃猪头三,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失真。说到底,仍然是修养缺失,形象“破相”了。

“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遗训。可惜的是,世风退化,且不说有谁还记得老祖宗的遗训,即便有人将其倒背如流,也早已视若“陈腐之词”,弃之一旁。超市疯抢试吃的大爷大妈,年长及此,便是一例。

公众场合,我们究竟要不要“含蓄”一点,甚或“内敛”一点?打手机,能不能少一點喧哗,多一点隐私意识?如此这般,实际上都在考量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即使是微信群,互不照面,你方唱罢我登台,寒暄之间,也可见出彼此的学养和“修炼”程度。谦和忍让,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更有人说,谦和忍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内省于心,外塑于形。自省、自励、自律,笔者这样的说法,想必不会是“不识相”的吧?

猜你喜欢

二郎腿老祖宗大汉
大咖的替身
结局很意外
老祖宗的拷问
文物表情包
虚惊一场
人类的老祖宗
“嚣张”的磊编
老祖宗的童年
二郎腿趣事
跷二郎腿会升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