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措施研究

2022-03-02钱贵红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班级

钱贵红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玉溪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1 立德树人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角度出发,为小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对小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足够多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对小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思想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良好课堂氛围的帮助下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有助于家长重视程度的提升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工作,并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此来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管理的策略。从目前家庭教育发展的形式来看,大部分家长因忙于工作或特殊的家庭原因存在对学生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常常会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中,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此来利用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过程当中来,使学生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

1.3 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自律意识的增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因此经常会被周围新鲜事物吸引目光,无法长时间地将心思放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当中。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做,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律意识,这才是保证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在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小学班级管理中对班主任的要求

2.1 班主任的政治素养

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小学班主任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加强理论武装,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忠实实践者。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2 班主任的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是小学班主任在从事教育活动、履行班主任职责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言传”,在传授专业、专业技能中,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如何做事;以率先垂范的方式“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在自己身上学到“真本领”,更要看到满满的“正能量”。

2.3 班主任的业务素养

小学班主任工作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管理、专业技能、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毕业就业等多个方面,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更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运用,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广阔,对知识的渴望尤为强烈,班主任自身要不断提高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素养,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求之有给,问之有答”。小学班主任还需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做好学生的学习管理、行为管理和生活管理,将班级学生组织调动起来,形成班级凝聚力,建设优秀的班风;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善于与学生们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具备能力做好各方面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提高服务能力,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主动关心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3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3.1 班级管理制度苛刻忽略学生自由发展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采取苛刻的班级管理制度,要求班级学生全部都无条件地遵守学校和教师所制定的班级规则,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被大大压缩,对教师产生一种畏惧感和距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学习的权威,这对学生质疑精神和学习探究精神的培养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种管理制度中,小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服从管理的学习心态,从而丧失了自我。

3.2 班级活动目标不一形式主义过于严重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组织一定的班级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此来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但是在实际活动过程中依旧存在教师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对学校组织的活动敷衍了事的情况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活动的形式主义比较明显。长此以往,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在做事情时也会逐渐产生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这对小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不利的影响。

3.3 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意在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在当前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教师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素质教育的情况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以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素质发展,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1]。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面对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素质的培养,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使其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并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4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4.1 针对情况制定班级的管理规定

班主任需要制定出有利于大部分班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管理制度,体现出立德树人的班级管理精神,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由发展。例如教师在宣读学校管理规定以及班规班纪的过程中,应组织小学生对班级管理规定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校管理规定中的不合理部分勇敢提出质疑,并提出合理取代或解决的办法[2]。对于不适合班级情况的管理规定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对班级学生进行全面性观察,以此来了解小学生的具体心理发展情况,以及对学校及班级管理制度的看法,由于班级管理规定是根据小学生的意见来制定的,因此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律意识,并自觉对班级管理规定进行维护和建设,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性影响,对小学班级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性作用。符合新时期的教育管理规定,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2 家校合作加强教师与家长交流

班级管理离不开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提升学生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帮助小学教师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融入小学班级管理体系当中去。因此小学教师应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此来使小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去,对小学生的班级管理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比如教师利用QQ 和微信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可以与学生家长及时分享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而教师也可以快速地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状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中的一些难题,以此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发展[3]。教师与学生家长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感,有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与教学。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逐渐提升,这对小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教师的班级德育教学与管理工作都具备着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因此以家校合作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性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创建出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4.3 模范教学使学生养成自律习惯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朝夕相处是学生的直接学习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榜样作用,采用模范教学的方式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德育班级管理教学,以此来使学生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教课时应以上课铃声为准,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准备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应用到的教学工具和教材,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对学生的自律意识进行培养。班主任教师应注意自身的教师形象,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生活中的个人形象。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比如带头对班级中的废旧物品进行整理,对散落垃圾清扫工具进行整理[4]。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形成一定的表率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影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引导的方式使班级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以此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4.4 真诚对待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性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并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以此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犯错时,应从事件本身的角度出发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批评教育,不应以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先入为主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评判,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应对学生一视同仁[5]。与此同时,教师在班级管理或教学过程中自己犯了错误,也应放低自己的教师身份,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教师的真诚与尊重,为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体现出立德树人的基本道德标准。在真诚对待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引导,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定时应充分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参考。例如在制定班级管理规定时,教师可以采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意见写在小纸条上,组织学生进行投票,最终通过公开透明的唱票方式,选出学生支持最多的班级管理方式,根据班级学生学情来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

4.5 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

小学班主任应当成为班级学风的引领者和倡导者。学风好,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自律性就强,学习效果就好。加强班级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是小学班主任主要任务之一[6]。要形成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班级氛围和学习劲头。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学风的集体,可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仅感染着本班级学生为共同的目标而自觉行动,认同集体发展的方向,巩固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也激励着其他班级学习借鉴,促进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管理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自律习惯、自我意识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的管理方式,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班级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