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英伦支教中树立中国文化自信

2022-03-02梁艺娟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每节课支教英国

梁艺娟

“追寻我生命的那份纯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寻那永远属于我们的那份无悔的忠贞……”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教师女子合唱团排练时,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歌曲《追寻》敲开了我英伦支教的记忆闸门。英国支教的那段岁月像电影画面,一幕幕徐徐展开。一年“中英文化使者”的支教经历,在追寻生命的使命价值中,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坚定教育理想信念,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成长价值。

清晰愿景 充分准备

那个傍晚,袁校长打电话给我:“现在市里选拔优秀教师赴英支教,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机会难得,你尽快跟你先生商量一下,学校希望你能排除万难,完成使命。”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通过市教体局、省教育厅、国家汉办及英国文化教育处层层筛选与考核后,我成为此次全国选拔通过的70人中的一员。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国家启动“汉语桥”“孔子学院”“中英CLA项目”,意在让世界了解中国,增强文化理解,消除文化隔阂。我能做点什么?如何让更多英国师生了解中国文化?如何将中国文化渗透在每一节课里?我又能给中国学生带回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逐渐理清了工作思路:我要充分准备,把来自中国的爱带给英国师生,让他们感受中国教师的专业与温暖;我要把语言课与文化课有机结合,每节课都给予学生充分的中国文化体验,给他们种下中国文化的种子;我要深入课堂学习,把英国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学到家,带回中国的课堂。

有了清晰的愿景,在信念驱动下,我带着强烈使命感前行。出发前,我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行前集训,主动联系中国电影教育协会获取了3个移动硬盘的中国文化教学素材,并自费购买了中国特色教具。我校艺术科组准备了100幅剪纸、书法、中国画等艺术作品,给予大力支持。带着祖国的使命、学校的嘱托、亲友的祝福,我踏上了赴英支教之路。

不忘初心 消除隔阂

由于地域、文化、饮食差异,我需要经受各种考验,快速调整状态投入全新的工作:从未经受过冰雪天气的南方人,需要经受英国一天四季天气的考验;在没有一个中国人能一起说说中国话的情况下,需要经受思乡的考验;吃不惯英式料理,需要每天早起自备午餐便当,经受饮食差异的考验。这一年,我被选派到英国中部德比郡的斯达宾伍德幼儿园、斯达宾伍德学校、阿斯盖特卡福特学校三所学校工作,后来表现出色,增加了帅博客阿卡德米中学、帕克赛德中学两所学校。

开始阶段并不顺利。第一个月,阿斯盖特卡福特学校的老师显得并不热情:中午吃饭,英国老师间谈笑风生,却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话,孤独感油然而生。但我想:“是不是因為我是新来的,大家不太了解我,也不太了解我们中国才会冷落了我呢?山不过来,我就走过去。”为此,我创造更多机会让大家了解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每次午餐,我都多准备些中国菜,主动与同事分享,让他们感受中国菜的美味,在互动中增加彼此的了解。同时,我向导师申请每月开展中国文化宣讲活动,在校门旁显眼位置开设中国文化宣传栏,介绍我的老师、校园生活、我的城市、中国美食、中国节日等,并开设“中国文化俱乐部”,主动展现中国文化。慢慢地,一些温暖的画面不断出现。老师们虚心向我请教中国“家文化”和“剪纸艺术”。烹饪课上,一位学生说道:“我们快乐到忘记时间了。中国饺子真好吃!”学生每天盼望着中午“中国文化俱乐部”的文化体验活动。带着来自中国的爱与真诚,师生对我、对中国的认识逐渐加深,消除了隔阂。

在欢送会上,我手捧一摞摞学生的感谢卡、教师的感谢卡,跟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相拥告别。在校长的推荐信上,写着“感谢你给学校带来的跨文化课程价值”。一位教师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感谢您来到我们学校,向我们介绍你们伟大的祖国!”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这一年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这正印证了:爱出者爱返,大爱无疆。

创新工作 留下足迹

我始终坚信:全方位展现中国文化,当好中英文化交流使者,要留下自己的痕迹,带回美好的回忆!我坚持进行汉语教学及中国文化传播教学创新,待回国之时,将学到的教学理念带回来,运用于教学当中,与同行分享。我主动向英国教师开放所有课堂,欢迎英国同事前来听课,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充分利用电影、视频、音频、图片、游戏、手工等资源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力求让师生每节课都有文化体验及语言操练。在国内我只教英语,在英国我大胆地开始上音乐、历史、地理、体育、烹调、语言、手工课,每节课都渗透中国文化,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全方位的体验。每节课都是公开课,每节课都有三五位老师来听课。在斯达宾伍德学校与阿斯盖特卡夫特学校,我每个月分别在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举办文化讲座,在斯达宾伍德学校开设中国文化俱乐部,在两所学校布置文化展板,每月更新。春节期间我创造性地开展中国新年系列活动:春节讲座、中国日、两校联盟、家长开放日,开展全校性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创新性活动深受五所学校师生喜爱,获得各方嘉许并主动写推荐信,我在伦敦HSBC总部接受了英国文化教育处嘉奖。CILT(英国教师协会)官员来校听课,充分肯定了我的工作成效及对学校产生的影响。我有幸成为70名支教教师的杰出代表接受BBC Day Break英国文化教育处人物专访,个人事迹以“东方影响”为题刊登在英国《德比日报》及英国文化教育处全球校际连线电子刊物上。

回国后,我肩负文化使者任务,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先后应国家汉办邀请,到北京为汉语助教做《做好支教规划 活出精彩人生》专题讲座;在福建做《电影课在英国》专题讲座;在中山市做《中英文化差异下的教育探索》专题讲座。近几年,我担任赴英国、韩国、蒙古国教师志愿者选拔面试官,协助中山市特殊学校与英国斯达宾伍德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互派教师及开发特教课程。

支教经历磨炼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的信念,增强了我的能力,将中国文化带到英国课堂,也改善了当地中文教学薄弱的现状。我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意义深远,播下了来自中国爱的种子,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未来某天,他们也许会想来中国看看、想来中国投资、想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我将继续在文化理解、文化融合、文化自信、文化传播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猜你喜欢

每节课支教英国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英国的环保
我会跳绳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