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厚德乐学”引领品质课堂建设的管理策略

2022-03-02黄志达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乐学劳动活动

黄志达

生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快乐学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源泉。要打造品质课堂,就要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提升核心素养。东莞市桥头镇第二小学以“厚德乐学”办学理念为引领,以让每一个学生接受有品质的教育为价值追求,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品质课堂,努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天地,最终实现“乐学育人”。为此,学校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从管理机制、师资建设、课程融合、课堂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品质课堂建设的探索。

一、运筹帷幄:完善品质课堂管理机制

目前,学校按照面向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品质课堂的教学与研究。学校致力于优化管理评价,坚持以教师的实绩和贡献考核结果为评价依据,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突出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近期完善了《绩效方案》《层级聘用方案》《品质课堂集体备课制度》《品质课堂评价制度》,调动和激发教师积极性。一方面,加大对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的管理力度,完善听课评课管理制度,制定“品质课堂评价量化表”,从“教的品质”到“学的品质”进行评课。另一方面,完善教科研活动管理制度,按教科研活动制度的流程,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举行的品质课堂比赛、信息化交流、莞易学云课堂等活动。通过让教师参加制作微课、课件或进行说课、跨学科课程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品质课堂提供有力保障。

二、精耕细作:品质课堂建设实施路径

1. 积极探索“课程融合”,开设品质兴趣课程

在“双减”政策、“5+2”模式的引领下,学校结合办学特色探索课程融合,充分利用430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品质课程,包括乒乓球、篮球、少儿编程、中国舞、中国象棋、合唱、朗诵、田径、绘画、书法等兴趣课程。

通过课前摸底学情、课中加强课堂管理、课后自行练习巩固兴趣课程,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2. 以“乐学育人”为目标,拓展品质课程载体

“厚德乐学”的办学理念,要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育人”。品质课堂的建设,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健康成长。

第一,以“比赛”为载体,促使学生“乐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在训练中发展思维,在比赛中获得体验,不断进步。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东莞市校园文学创作大赛;开展“计算小能手”比赛、开展英语书写、阅读等竞赛;开展队列队形比赛、小学生运动技能展示、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打造具有个性化的“活动式”品质课堂。

第二,以“快乐运动”为载体,挖掘学生体育特长。学校在开足、开好体育课的同时,通过开展“我运动 我快乐”的“阳光体育节”和“快乐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快乐,爱上体育,爱上运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第三,以“劳动教育”为载体,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学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教学楼阳台,开辟了一小片“耕地”,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劳作,开展班级种植盆栽活动,并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周布置一次作业,让学生在家进行家务劳作,以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同时,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对劳动教育进行反馈、总结与评价,评选出“劳动小能手”,对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学生予以表彰,不断提高学生劳动积极性。另外,学校还积极开拓校外劳动基地,如组织师生到桥头镇荷花种植基地开展“忆苦思甜念党恩”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过程的快乐。

第四, 以“传承红色文化”为载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加强学生爱国意识,让红色文化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学校积极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包括“我给党旗敬个礼”主题班会、“唱支红歌给党听”歌唱活动、“党的光辉照我心”缅怀先烈活动、“党的故事我来讲”情景剧活动。此外,每年还定期带领学生到红色基地——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旧址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在每学年的校外研学中,加入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主题内容;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等等。

第五, 以“小小科学家”队伍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着重开展小学科学“小小科学家”专题探究活动,成立“小小科学家”队伍,初步建立了一个具有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师生队伍。学校“小小科学家”队伍在各类科学比赛中成绩突出,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厚积薄发:提升品质课堂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是品质课堂建设的重要因素,要学会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教学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品质教育,学校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第一,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培训。2021年5月,我校被列为东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学校以此为契机,制定了培训方案,改善了學校教学硬件和网络,提高了全体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第二,以“走出去”培训为抓手,全面拓宽教师的视野。学校组织教师“走出去”,有选择、有目的地让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此外,以校级“每人一节公开课”为平台,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专业化方面快速成长。

第三,以“校级赛课”为“主渠道”,挖掘教师潜能。学校组织各科教师开展“校级品质课堂”选拔比赛,激发和挖掘教师潜能。

第四,加大“教研教改”力度,营造良好教科研氛围,让教师乐于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一是规范备、教、评的程序,让教师知道如何备、教、评,为教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学校组织教师申报各类课题并开展课题研究,把科研和教研相结合,把课题研究应用于课堂,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三是对教师“批”“辅”等常规环节进行全程检查。

总之,品质课堂的建设一方面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做保障,另一方面要让“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品质课堂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的作用,把课堂转化为展示学生学习的“舞台”,真正实现“厚德乐学”。

猜你喜欢

乐学劳动活动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六小”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