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学习者”课堂改革路径探索

2022-03-02莫尧道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教材学案建构

莫尧道

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改革进入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阶段。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和研究团队人员多年来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艰辛摸索,从2013年开始实施“以学为主”课堂改革,到改革中期形成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共识,再到2018年“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经验总结,到今天的“主动学习者”课堂改革的理论升华,课堂行动一直坚守对学生的“学”的行动落实与探索。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的深化,课堂改革终归到对“人”的培育研究——“主动学习者”的研究。

课堂本来就是学习的场所,学习是课堂中天经地义的事。但目前有不少课堂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课堂,更不是具备“主动学习者”品质的课堂。“主动学习者”课堂,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不容易。目前,“主动学习者”课堂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在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上还略显陌生与模糊。近年来,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深度学习和高效课堂研究的理论文献非常多,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无一不指向学习有效性的两个字:主动。“自主”的深层是主动,“有效”的背后是主动,“深度”的本质是主动,“高效”的实质也是主动,所有这些都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产生的效果。但是,目前这些研究还未深化和升华到主动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也不多,可操作的实践案例更少。针对以上情况,厘清主动学习者与“主动学习者”课堂的内涵和价值,探索“主动学习者”课堂改革的路径,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有效实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当前课堂被动学习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存在“以讲为主”“以教为主”“以问为主”“以练为主”“以考为主”的教学现状,课堂学习还处于被动接受、思维浅层的状态,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学习形态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新冠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学生居家学习或在校自主时间的学习也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且效率不高,自主合作学习也总不得要领,主动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构“主动学习者”课堂模式,引领、促进学生智慧和生命的成长。因此,不管是着眼建构新形势下高效课堂的学习生态,还是着眼于人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主动学习者”课堂改革都有着改变当下和面向未来的双重意义。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各学科教师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与要求,把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加清晰有效地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课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主动学习者”课堂改革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重大使命。课堂改革如何将时间还给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主动学习”有效地发生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一、预习:必不可少的课前自我学习

有些学生不愿预习,或者预习效果差。问题归因还是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接受学习,习惯了教师的讲授教学。

高效的课堂,是从预习开始的。预习是“主动学习者”课堂的教学起步,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课堂教学环节中最为基本的学习环节。

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在40分钟的一节课内。学生重视预习,才会对整个学习过程负起责任,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落实预习,学生要将自己“知道的”和“想到的”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从中找出自己的疑问,试图找到解决疑难的办法,规划即将到来的课堂学习。

落实预习,教师要把预习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努力唤醒学生的内心学习动机,让他们成为主动学习的人。通过设计预习简案等方式来指导预习,包括明确学习任务、预习笔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

二、开展问题解决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学习的起点源于具体情境下的真实问题,终点结于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能产生新的问题,由此诱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更加深邃的未知世界。

学生明确目标,带着问题学习,其本质就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习的动机更足,好奇心更旺盛,专注力也会越集中,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问题解决的主动学习并没有定式。对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以疑导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主动学习路径。教师要以学生的问题发现、探究和解决为学习主线,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学习过程,以“问题解决”悟得正确的学习方法,让课堂真正成为积极思考、自主建构、自主发现和能力素养提高的地方。

三、“导学相长”的导学案学习

教和学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两大要素。教学相长实为“导学相长”。教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教实为“导”;学要借助于教(导),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两者互为融合,互相促进。

课堂不仅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地方,也是展示教师生命活力的舞台。学生借助学材和其他资源平台展开学习与探索,一切学材资源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凭借。教师的导,要给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及建构知识体系提供支架,师生在课堂中互导、互学。教学中有“交往”,学生就能“体验”到智慧和生命的成长。

导学案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学习的依据,避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陷入肤浅和盲目的误区。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学生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学。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养、问题与任务要清晰,便于学生自学。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其他学材之后完成预习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导学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拐杖,待学生熟悉学习过程,初步领会了一些学习方法后,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编写简单的导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懂的说出来,疑问提出来”的分享与讨论学习

分享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键是如何提高分享学习的质量。

课堂教学本质是分享、探索、质疑和创造。因此,设计学习过程要遵循: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达;能让学生质疑的,要让学生自己提问;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防止分享與讨论流于形式,把分享与讨论学习推向深入。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适当释疑解惑,把学生带进思维的时空中,拓宽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五、实践与应用型学习

在课堂中,学生的实践和应用学习活动的形式与方式是多样的。具体表现在:教材和学材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方法和规律由学生自己探索发现。

如对于课堂展示活动,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所学到的知识。为激发学生展示的主动性,可适当布置具体任务,对展示的学生或小组及时给予鼓励,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展示。

落实课堂达标练习,是另一种应用型的主动学习。适量和有效的课堂达标练习,会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发挥练习对学习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加强情境实践和应用,课堂可实施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增进理解和记忆,在实验中不断反思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学习效率一定能提高。

六、答疑课之类的教授他人学习

答疑课是最有特色的“主动学习者”课堂形态。答疑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答不全、答不好,教师才出来“救场”。

提出疑问和答疑,都是一种主动性学习,都是建立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答疑,是自己主动学懂、学深、学透后,将己所学传授给他人,是最为真实、最具针对性的主动学习。

首先,学生要有疑敢问,有疑善问。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疑问(问题)。疑问的来源,是学生独立思考、训练或实践应用遇到困惑后生成的“真问题”,或者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后提出的“真问题”。

解答疑问,是一种教授他人的主动学习。教师与学生都有答疑的机会和权利。要对学生提出的“真问题”进行梳理,即使是简单问题,也要对勇于提问的行为加以鼓励并解答;对发现关键问题的学生充分肯定,根据需要组织讨论、展示或精讲,重在分析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关键问题还可以适时追问,将问题研究延伸到思维深处,让学生时刻保持一颗“学必有疑”的心。

主动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学生之间的“教”,让学生将自己所学教授给他人。学生作课堂展示,由学生“讲课”,其他学生参与进来,“生帮生”“生教生”,就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成为教授型的学习者,自己必须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扮演教师角色,如对同学的方案提出疑问、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讲解传授时做到要点清晰、重点突出、表达到位,不至于影响课堂学习进度。

总之,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以“主动学习”为课堂导向,深入推进建构“主动学习者”课堂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课堂改革,撬动和引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整体改革,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科课程和教材建设体系。

猜你喜欢

新教材学案建构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乡愁导学案
建构游戏玩不够
“比例尺(一)”导学案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