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透视下的精准教研实践研究

2022-03-02罗莉华宁道通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研思维分析

罗莉华 宁道通

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而教研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依靠经验对教学现象进行诊断,无法做到精准诊断评价和及时反馈调适,效能低下(胡小勇,林梓柔,2019)。当今教育领域已广泛应用了大数据的分析手段,本研究聚焦滨海小学的抽样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视角,實现教学行为表现的数量化,寻找教学改进的切入点,驱动精准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堂观察数据收集方法简介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为让课堂观察从“感性描述”走向“理性反思”,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率领的“靠谱COP团队”合作,采用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运用编码体系分析方法和记号体系分析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王陆,张敏霞,2019),形成详细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给出专业的教学改进建议,为精准教研提供必要的支持资源。

本研究的编码体系分析法主要采用“S—T”分析方法,即通过实际观察或录像资料记录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类别的数据,形成随时间变化的教学模式“S—T”图,以及师生行为转换率的“Rt—Ch”图。记号体系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记录分析:有效性提问分析、教师理答方式分析、4MAT分析、对话深度分析。

二、课堂观察数据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来自在滨海小学一个学期12位教师(5位新手教师、7位经验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诊断数据,涉及4节语文、4节数学、3节英语和1节科学共4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对教师的每一节课例从教学模式、有效性提问、理答方式、对话深度、4MAT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报告。下面以问题的设计与实施视角为例进行阐述。

1. 聚焦教师问题设计类型的分析

如表1所示,在管理方面,学校教师能较好地调控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记忆性问题比例较大,反映出教师设计的问题常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推理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均高于全国常模数据,可见教师有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的意识,能运用合作探究方式开展学习,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科学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但提出的问题属于缺乏批判性倾向的劣构问题(即定义不完整的问题)。由此可见,学校教师对学生在深层次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提高。

2. 聚焦学生回答问题方式的分析

从表2所示可知,课堂上学生回答方式以个别回答和讨论后汇报为主,教师主要通过个别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讨论后汇报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常模数据,说明学校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充分交流、合作学习、生生互动,以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帮助的方式提升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相对而言,教师较少运用齐答调节课堂气氛,问题的设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为主。

3. 聚焦学生回答问题类型的分析

表3所示与表1中的问题类型相对应,说明教师注重问题设计,拥有更多的开放性问题,注重让学生经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过程,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学生的推理性回答和创造评价性回答也助推了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提升。但学生无回答的比例较高,反映出新手教师问题设计不精准、问题太难、对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欠缺等问题,因此需要帮助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支架。

4. 聚焦教师课堂提问结构的分析

表4说明了学校教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原理性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能充分让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还能通过问题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能力。“如何问题”比例较低,说明课堂中指向方法策略知识的问题还有待改善。

5. 聚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对话的深度分析

表5中除“对话深度一”之外的教学行为均低于全国常模数据。由此可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多采用一问一答式的浅层对话,教师基于学生回答进行恰当追问的能力亟须提高。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引导学生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滨海小学教师已具备提出高水平问题的意识,但缺乏分解高水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

三、确定教学改进的切入点

通过这次大数据分析得出,学校应该以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为改进教学的切入点,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1. 优化问题系统,平衡低、高阶问题的比例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水平。低阶问题与高阶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组,后者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两者相辅相成。设计教学时,挖掘能促使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教学内容,以学科核心问题、单元核心问题、知识点关键问题开展高阶问题的设计,以分析、综合、评价进行统领。增加能引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探索性学习的问题,如“四何”问题中的“为何问题”“如何问题”“若何问题”,减少以识记、理解、运用为主的“是何问题”。提高创造性问题及批判性问题占比,深挖问题设计的思维价值,将核心知识串联,优化课堂“提问——回答——再提问——再回答”的层层递进式问题系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问题,带动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2. 促进师生深度对话,提高课堂生成的高度

对话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师生间的深度对话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从文本的浅层知识深入问题本质进行思考,这部分的改善需要注意几点内容。(1)每一节课要设计主问题,以2至3个主问题统率其他问题,使课堂问题系统相对有条理。同时增设批判性问题,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拓宽思维的广度,发展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2)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考逻辑。(3)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在民主平等关系中对话,易于学生认识和理解问题,易于师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有机融合。(4)及时加工课堂生成性资源,在核心内容、关键问题上,将学生的回答抛给全班同学,让所有同学讨论或评价,既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求异思维,又利用现场资源,破除思维的迷障。

依托课堂观察数据的精准教研,能有效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循证式教学研究,可以从经验教研走向精准教研,帮助教师对问题设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重塑教师设计问题的架构。而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式教学研究,可以从单点教研走向系统教研,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问题化校本教研,帮助教师找到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途径,形成问题研究系列化的模式,让教研从经验性向科学性靠拢。

猜你喜欢

教研思维分析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