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基于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01海南省五指山市红星学校王红霞

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导处辅导班科任

◎ 海南省五指山市红星学校 王红霞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目前编排班级是以学生入学年龄为主,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层级”,如90多分的“先富之人”、60多分的“中产阶级”,还有几分的“贫困户”。这样长期的教学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不利。为此,这几年来我校不断地尝试转变这一现状,在不改变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同一年级同一科目同一时间开展“ABC”分层辅导走班制,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周得到提升,巩固或消化某一个知识点,解决了教学班不能开展因材施教的弊端,也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让学生获得自信、喜悦和成就感。2021年8月7日,人民教育评论员施久铭曾针对“双减”写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指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要实现在校内应教尽教、学足学好,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因材施教问题。学校要把因材施教作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我们更坚信做好“ABC”分层辅导走班制这项课题,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一、“ABC”分层辅导走班制

“ABC”分层辅导走班制,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A、B、C三个层次的辅导班;在同一年级同一科目同一时间开展辅导活动,学生分别到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教学班保持不变。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辅学目标,从而降低了“C层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A层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二、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具体实施方案

1.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学生分层操作模式。

(1)我校小学部每个年级三个班,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语文、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A、B、C三个层次的辅导班,在原来的三个教学班的基础上组成三个新的“ABC”分层辅导班;较好的班级为A层班级,中等班级为B层班级,后进班级为C层班级;三个班级每周在同一年级同一科目同一时间走班学习,有相对应的学科教师进行辅导。

(2)我校学生“ABC”分层辅导的分配原则,A层学生知识扎实,好学善问,求知欲强,善于思考,追求自我;B层学生知识不牢,缺乏主动,不够自信,不善学习,迷失自我;C层学生知识薄弱,不会自主学习,缺乏自信,渴望认可,失去自我。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潜能,从而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层次。

2.小学“ABC”分层辅导班级科任教师安排。“ABC”分层辅导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分层科任教师的安排、辅导和管理。我们根据各年级教师的学历、教龄、责任心、耐心等综合考虑,适人适位,为A、B、C三类层次班配备任课教师,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A层辅导教师:青年教师干劲十足,热情高涨,乐于探究;B层辅导教师:中年教师责任心强,踏实肯干;C层辅导教师:老教师经验丰富,认真耐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2)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分层辅导师资方面我们努力做到综合衡量,避免“好老师教好班,差老师教差班”的不当做法。

3.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基本实施程序。

(1)做好分层辅导宣传工作。把分层辅导班级编排的层次水平目标、辅导内容、辅导方式、辅导评价等相关要求告知教师、家长和学生,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实施分层辅导走班制的必要性,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作自我评判、自我选择,有利于教师、家长实事求是地帮助学生分析和提建议。

(2)学生根据教导处制订的分层清单,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实际需求、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进一步确认自己需要参加的分层班级,最后由班主任上报教导处。

(3)学校教导处结合分层辅导走班的原则和针对走班学生选层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在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最后调整、编排出分层辅导走班学生名单。

(4)学校教研室组织分层科任教师初步对分层走班学生进行学科诊断性评价,并以此作为参考。教导处组织分层教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习惯和潜力,研讨制定语数学科分层的辅导计划、辅导目标、辅导内容,由浅入深,梯度合理,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致力于提高本年段的学科成绩;同时讨论分层班级管理的目标和方式,构建合理、有效的分层辅导评价模式。

(5)学校教导处对分层学科教师上交的辅导方案和计划进行整合、协调,统筹安排辅导教室、时间、科目分布和课表编排。

4.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的内容要求。

(1)小学高年段语文“ABC”分层辅导的目标与策略。经过问卷调查、平时作业及前期性诊断,课题组经过研讨,最终确定“ABC”分层语文辅导目标和策略。如A层语文主要辅导内容:能够掌握小学语文基本阅读方法,准确解读阅读短文,能正确写出信件、建议书等应用文;能够掌握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基本写作方法,丰实文章的内容,提高文章质量,提升写作水平。而针对A层辅导目标,我们采取了相应的A层辅导策略:侧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基础上注重方法指导;以万变不离其宗的综合训练,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共同促进、共同进步,达成人人设定的辅导目标,获得最大的发展。通过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辅导,让不同层次获得进步,获得发展。

(2)建立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评价体系。学生评价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落实分层辅导工作。针对“ABC”分层辅导走班制我们建立“3+4”评价模式。一是梯度式评价,就是通过“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阶段式评价,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梯度评价。二是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鼓励其自信、阳光、有目标、有追求。

(3)小学“ABC”分层与“111”分层辅导模式。分层辅导教学必定跟平常授课有所不一样,其重点在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辅导,重在习得方法,习得知识,帮助其在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111”辅导教学模式即“一讲一练一评”,“一讲”就是对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点拨,提炼方法,掌握技巧,注重易错失分重点训练;“一练”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分层辅导主题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层次性、指导性题型训练;“一评”即是改变“一言堂”教学方式,学生在老师不断地点拨中,勇于说出判断的理由,确保做到举一反三,达成辅导目标。

(4)建立小学“ABC”分层辅导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在“ABC”分层辅导班级中的同一层次班级,总会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相对好的学生。我们采取不同层次相互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形成一个新的学习共同体,如A层与C层、B层与C层等,为不同层次学生搭建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合作的平台。在教师组织下共同制定目标,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进步,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5)小学“ABC”分层辅导期末复习评估模式。分层辅导期末复习由负责分层辅导科任教师交叉出题,试题难度要到做到“7:2:1”。适当降低基础题难度,让C层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其自信心;综合题让B层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的发展,A层学生则从提升题中体会到学习的刺激性和挑战性。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一个学生,从而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

5.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管理。

(1)班委机构管理:相对于教学班而言,分层走班的班级称为辅导班,班内设一位班长,负责辅导班的班务、维持纪律和日常的卫生监督等工作;同时从来自三个教学班级各选出小组长负责原班组员的出勤情况,收发原教学班同一层面学生的作业;分层科任教师就是分层辅导班的副班主任,主要做好辅导班级的辅导工作和监控学生听课状况,及时向原教学班班主任反馈,便于更好地管理学生。

(2)实行动态管理:是相对原来固定班级而言对辅导班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分层班级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兴趣、态度等方面进行“微调”上升至A层或B层,最大化激励学生;或是下降B层、C层,各方面有所下降的学生先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学透了,就是为了更好地进步,这就要教师一定跟学生讲清楚“升层”和“降层”的意义。

(3)座次编排管理:为了做好辅导班级的管理,原则上是同一个教学班级尽量安排在一个小组,由原教学班选出组长安排好组员的座次,粘贴教导处统一打印好写有原班级、姓名、学号的卡片;分层走班一定要保护好其他同学的物品,如有丢失或是损坏,要与原座位学生说明。

(4)晚修自习管理:教导处根据辅导班级的需要,在晚自习合理安排教师进行分层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做好晚自习的课后辅导和作业的统收,落实好分层辅导工作。

三、实施“ABC”分层辅导走班制的优势

1.让“双减”落到实处。“双减”就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实现在校内应教尽教、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我校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就是确保了不同层次学生在校内的不同发展需求,特别是对学困生的作业辅导有了一个很好的监督作用,把一日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和巩固,充分地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说,小学“ABC”分层辅导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2.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ABC”分层辅导让每个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在适合自己的发展区内感受到学习的可能性、刺激性和挑战性。他们不仅学会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获得了最大的发展,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

3.提升教师能力。小学“ABC”分层辅导走班制对我校来说一个新的课题,对教师和学校的管理提出很大的要求。分层辅导走班制中分层排班、分层计划、分层策略、分层评价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科任教师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这也是对教师最大挑战。同时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与应变能力等,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研修能力。

4.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辅导目标与练习,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预想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让实际施教更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辅导的容量,提高了课堂辅导的质量和效率。

“‘ABC’分层,因材施教”是目前大部分一线教师认为最好的辅导方式,是我们基于乡村学校实情而摸索出的新辅导模式,值得各中小学同步探索和推行。

猜你喜欢

教导处辅导班科任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教导处在哪儿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加强教导处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辅导班:是奇迹还是谎言?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