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政服务亦将有法可依

2022-03-01羊城晚报社

人民之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家政条例对象

近日《广东省家政服务条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条例的最终推出,有望在法律层面规范家政服务活动,维护家政服务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推动“南粤家政” 工程高质量发展。

通常而言的家政,是由家政机构、家政人员和家政消费者三方构成的。要实现三方的利益,必然就要就非常具体的,经常发生争议的地方进行立法,这才是条例作为规范的现实意义。

从条目来看,条例草案就已经列明了“家政服务机构规范”,指出不得发布虚假广告或者隐瞒真实信息误导家政服务消费者;利用家政服务之便强行向家政服务消费者推销商品;泄露家政服务消费者、家政服务对象、家政服务人员的隐私等。至于家政服务人员规范,则不得谩骂、侮辱、诽谤、虐待、殴打家政服务对象;盗窃、侵占、骗取、故意毁损或者擅自处置家政服务对象的财物,索取或者变相索取额外财物;泄露家政服务消费者、家政服务对象的隐私;隐瞒与所提供家政服务有重大利害关系的背景情况和健康状况等。

现实中,层出不穷的冲突矛盾,往往就是从这些最基本的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已经动摇而导致的。上述列举的行为,别说是家政服务,可以说适用于一切服务业。如果连这些共识都无法达成,那么机构必然是不合格的,人员必然是不能上岗的。

然而,家政人员能够上岗,前提却不是因为遵守了类似上述的规定,而是因为考试通过有证书,又或者有某些凭证所以就开始从事家政服务。尤其对于年轻服务者来说,要通过纸面考试和操作评估,也并非很困难。反而是在道德道义层面,监管能否到位,是不是得靠家庭摄像头才能管得了底线,这才是让广大被服务对象焦虑的所在。

从根本而言,对于家政人员的教育和培养是重中之重。有的国家和地区大量输出以优质组成的佣人,口碑遍布海外,究其原因就是在于这个群体有着严格良好的培训传统。那么在条例中,同样也提到了家政服务机构应当对家政服务人员开展与其提供服务相适应的岗位培训,开展心理状况筛查和心理咨询辅导,提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家政服务机构要有岗前培训。

至于这个培训的程度和水平,现实来看其实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既有优秀的,也有平庸的,甚至还有隐患群体的存在。优秀的机构能够培养优质的人才,但是如果没有筛选和淘汰机制,那么就很难说会优中选优,而只会变成用最低要求网罗最多的人员。究其原因,依然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比如月嫂数量奇缺而薪水奇高,必然就会刺激机构大量供应月嫂人员,由此降低门槛而不是从严选拔就会成了一种本能的动机。

当家政人员进入被服务对象家庭中,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个性化的指令要求。如果家政培训并不能为人员提供有弹性又有原则的服务模式,往往就会遭遇各种冲突。这个时候,家政服务机构应该有相应的备份作为弥补。比如机构应当建立方便、快捷的家政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公开服务电话、投诉渠道等,依法处理家政服务投诉。至于政府部门,也要保障家政服务消费者、家政服务人员投诉渠道。这个也是很关键的,不同地方,行政效率和效果可能千差万别。相应的,监督范围和职责也会有着很大的弹性。如果只有条例要求,而没有刚性约束,别说是行业协会,即使是行政部门也不见得能对具体个案起到很大的帮扶与处理作用。

但是,既然是法律,自然有其刚性。这意味着即使不能对具体的复杂的涉及家庭与家政冲突纠纷进行裁量,但是对家政机构的监督却是应该存在的。比如条例草案就规定了家政服务机构未按照规定建立家政服务人员跟踪评价档案、处理投诉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罚款,至于其他也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行政检查圈、行政强制措施权,在市场监管部门手中,依然是对机构必须合法作为的约束。

长远而言,家政业的完善与健康,需要条例的不断细化和强化执行,它要配合相关法律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强化家政监管的有效性。通过典型案例的处理,实现杀一儆百的作用。如此条例才能不断的深入到这个行业中,并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执行。

猜你喜欢

家政条例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