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语文教学增强师生互动的对策

2022-03-01曹晓玲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人文师生

曹晓玲

(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当今语文教学中,教育技术正在不断革新,网络平台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学载体。但是,从网络平台的应用现状来看,学生和教师大部分只是通过网络平台查阅资料,师生互动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出作用。为此,本文针对在网络平台中语文教学如何增强师生互动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以增强语文教学师生的互动性。

1 网络平台为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带来的机遇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网络平台已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载体,这为语文教学提高师生互动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互动能够注入真实的感情,二是师生互动的机会更多。由于网络平台中的师生互动大部分不需要面对面,真实的想法可以通过文字传递给其他同学或教师。在这样的互动方式下,互动双方极容易将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感也会逐渐淡化。另外,网络平台并不是向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开放,全体学生都可以进入到网络平台畅谈自己的想法、感受,这样一来就会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进而不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2 网络平台下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条件

2.1 必须有更多的、虚拟的交流平台作支撑

网络平台顾名思义是为个体提供网络交流、互动的载体,在该载体中,所有的交流活动都是以信息传递的方式来进行的,甚至不需要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流。而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互动,最为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多种信息交流平台作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师生互动的几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交流平台的种类越来越多,既包括专门用于社交活动的交流平台,也包括用于网上学习的交流平台,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载体。

2.2 必须有明确的学习主题作保证

语文教学借助网络平台形成师生互动的条件中,必须有明确的学习主题作支撑,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学习活动,这一中心往往指的就是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网络平台围绕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且提供广阔的互动空间,用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意见交换、观点交流,甚至形成情感层面的沟通。这些都是网络平台下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具体表现,不仅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确保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不断提升。

3 网络平台下加强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对策

3.1 利用新媒体建立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核心动力,互联网平台则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新媒体产业也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寻求商机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网络平台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学也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紧密互动。其中,利用新媒体建立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平台就是理想的选择之一。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学校门户网站中创建语文教学专属的网络板块。大多学校都会创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在门户网站中都会有课程设置板块。语文教学可以将这一板块作为载体,建立属于语文教学的师生互动平台,以供师生之间进行“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讨论。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进行正确的指引,从而形成紧密的互动。其次,通过“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建立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平台。随着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微信”“微博”客户端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可以在这些社交娱乐手机客户端中建立动态交流群进行互动。如教师和广大学生可以作为群组成员,就某一作品或某一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彼此之间相互评价和讨论,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或观点进行正确指导,进而促进语文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后,创建电子报刊,并设立观点交流栏目,以供师生互动。电子报刊虽然是新媒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在各领域的应用并不普遍。为此,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渠道,创建专属的电子报刊,并在报刊栏目中设立文章评论专栏,师生可以就文章、作品发表看法与评论,由此推动语文教学师生互动。

3.2 通过师生互动平台形成师生“线上”互动

“微信”“微博”“快手”等是学生们最常用的基础软件,主要功能就是社交娱乐,软件自身的互动性极强。语文教学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快手”等建立学习平台来形成师生“线上”互动,进而确保师生互动的密切程度不断提升。建立学习平台并形成师生“线上”互动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平台中建立起适合语文教学的网络学习环境。所谓网络学习环境的搭建,其实质就是要确立起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向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这是建立学习平台形成师生“线上”互动的前提条件之一,必须首先考虑到这一方面。其次,要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在明确学习主题的基础之上,要为学生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以供师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然而,设置的问题还要与学生所关注的共同话题相关,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师生之间在学习平台保持紧密互动的基本条件之一。最后,结合学习内容、学习资源进行大范围交流和探讨。学生经过研究之后,必然会将自己所得出的结论与他人分享,由于研究视角存在一定的不同,结论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会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教师在平台中,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会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点评,并且针对某些不正确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指导,这样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因此产生,进而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强烈的“线上”互动。

3.3 语文教学通过“微写作”实现师生间虚拟互动

“微写作”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项新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本迁移,还有利于师生之间保持虚拟互动。在这期间,如何开展“微写作”则是问题的关键,需要进行深入探索,笔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微写作”的开展途径加以阐述,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通过阅读材料开展“微写作”,实现师生间的虚拟互动。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往往有课内与课外两种类型构成,普遍需要通过新媒体设备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微写作”,将自身的读后感或者自身的情感抒发出来,与他人分享。在这期间,学生之间必然会结合读后感或者有感而发的观点进行激烈讨论,以及交换彼此的意见,而教师则可以在网络交流平台上针对这些意见或观点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下更深层次地体会阅读材料,进而形成师生虚拟互动。其次,结合各种实践活动开展“微写作”,形成师生间的虚拟互动。语文教学中,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线上学习两个部分,还包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更多课堂教学中所学不到的知识。而每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书法展、演讲会等),学校门户网站中都会有具体的宣传和详尽的报道,语文教学可以利用这一载体开展“微写作”,使师生之间的想法能够尽情地碰撞,形成虚拟的互动。最后,利用“微信”“微博”“QQ空间”开展“微写作”,形成师生虚拟互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QQ好友群、微博互动平台,以添加彼此为好友、关注公众号的方式,针对课上教学内容、线上学习内容的心得、体会开展“微写作”,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课余生活中都可以将“微写作”的内容进行上传,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留言,在网络虚拟环境下进行沟通交流,以形成虚拟互动。

4 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人文素养

4.1 在历史人物生平介绍中落实人文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将之运用到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学生可以在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获得启发,从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中知晓人生的财富,获取历史发展的经验,从容面对今后的人生。许多著名作家本身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人文教育教材,他们拥有不同凡响的经历,面对逆境与困难,有着坚持不懈的意志与远超常人的勇气,表现了非凡的人格魅力。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介绍作者生平、传记让学生感同身受,落实人文精神教育。如在讲《合欢树》一文时,通知学生在课前整理史铁生人生经历的相关资料,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还可以为人文教育做准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作者生平进行讨论,切身体验史铁生瘫痪后的困境,借此感受作者的坚强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他们面对今后生活中的挫折时要拥有敢于拼搏的精神。学生通过对周恩来总理生平的了解,知道总理有着渊博的知识,有着对民族事业鞠躬尽瘁的贡献精神,有着力挽狂澜的领导才能,有着处乱不惊运筹帷幄的人格魅力,有着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为民态度,从而生成仰慕之情,反思自己的做人行事有没有可以改进之处。中华历史中还有着无数可以让我们学习的榜样,比如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依然初心不改写下《史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等等。他们毋庸置疑都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暗中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对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能起到关键作用,还可以帮助他们立下宏大的理想,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古代先贤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感,更是大大激发了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4.2 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落实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二者互相依存不可拆分。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学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突出人文精神主题,以便落实学生的人文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人文精神和知识的最优契合点。如人文经典的教学,教师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学,比如现在人们越来越看中钱财,道德水准下降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通过学习论语,对其中相关知识的进行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诚信为本、关爱他人不仅是出现在现代社会中,其实古代社会就已经存在。儒家思想中“仁”和“信”就是这两方面的最有力度的证明。让学生能够根据书籍上记载的古代的思想提炼出对当今社会仍然有价值的东西,这样不但改变了学生对语文无用论的错误看法,还可以让他们明白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诚信、尊重等事物。在对学生进行职场人生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要主动帮助学生解答思想上的一些困扰。一些学生因为受到当今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便觉得学习好不如关系好,找工作首要是靠机遇,从而不再重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拓展阅读《毛遂自荐》、《冯谖客孟尝君》,进行对比教学。毛遂是在国家危急的时刻,主动挺身而出;冯谖出身贫寒,但有过人才能,他在孟尝君家作食客时,便主动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凿“三窟”,帮助孟尝君政治地位得到巩固。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同学们发问:毛遂凭什么敢于自荐?冯谖为什么敢一再向孟尝君提出改善生活条件的要求?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当今社会,如何才能脱颖而出,首先便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让知识变成自己的武器,然后才有本钱,才有自信向自己的上司谈条件。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要想在竞争中一鸣惊人,必须要拥有过硬的本领,机会要靠自己创造,关系要用能力维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平台的建立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语文教学也是如此,通过各种渠道应用网络平台,是有效加强师生互动的理想选择。然而在网络平台广泛应用的今天,完善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对策并非易事,需要广大教师、学者不断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人文师生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人文绍兴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人文社科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麻辣师生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