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睹家暴,少年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2022-03-01复林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2期
关键词:继父家暴女儿

复林

张燕妮原名叫许燕妮,2013年,刚上小学的她经受了父亲在车祸中丧生的痛苦。第二年7月,母亲吴怡把她领进了自己重组的家庭。许燕妮随继父张正平改了姓,转到苏州读小学。

进入新的家庭,张燕妮渐渐感受到继父对母亲吴怡的欺负。吴怡每天接送女儿上学放学,早上要给一家三口做好早餐,晚上做好饭菜,等张正平下班回家端上酒杯,母女俩才能动筷子。有时张正平回家晚,张燕妮饥肠辘辘,吴怡只好拿零食给女儿填肚子。张正平每晚要喝三两白酒,有时兴致上来或者遇到烦心事能喝大半瓶,酩酊大醉后就在家耍酒疯。吴怡劝说几句,便遭到张正平的辱骂,甚至拳脚相加。每当此时,张燕妮都听从母亲的嘱咐,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一次,张正平又喝多了。吴怡劝道:“酒多伤肝,要尽量控制。”哪知,张正平一脚把吴怡踢翻,吴怡猝不及防,头撞在了地面搁置的硬物上。听到母亲痛苦的呻吟声,张燕妮从卧室冲了出来,大声喊道:“不许打我妈妈!”张正平扬手甩了孩子一耳光,咆哮道:“小白眼狼,从我家里滚出去!”吴怡的额头滴着血,她爬起身护着女儿,哭着说:“都怪我,你跟孩子置什么气呢。”

张燕妮不明白,继父凭什么欺负母亲,母亲又为什么那么害怕他?第二天下午放学,吴怡去学校接女儿。“妈妈,我不要再见到张爸爸。”张燕妮的眼泪唰地掉了下来。吴怡又摇头又叹气,她告诉女儿,离开了张爸爸,妈妈的工作就保不住,也没有地方住。“妈妈再委屈再苦,也要让你在城里上学,等你长大了,日子就会好起来。”吴怡让女儿好好读书,不要管大人的事。

日子在一天天苦熬着,张正平醉酒和打骂吴怡是家常便饭。听见继父的叫骂声和母亲的抽泣声,张燕妮躲在房间里泪水直流。

2019年9月,张燕妮升入初中。新学期家长会上,有几个小升初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分享了经验,他们的孩子长期在外上培优班和兴趣班。班主任说,有几个学习底子比较差的同学,家长要抓紧督促,不要掉队。吴怡明白,班主任指的底子差的同学包括女儿张燕妮。

吴怡的工资收入比较低,大多用于日常开销。张正平以要承担家里的重大开支为借口,很少拿钱出来。因为住着张正平的房子,工作也是他请人帮忙找的,吴怡只好忍气吞声。眼下,女儿面临“补差”,吴怡专门弄了好酒好菜,趁张正平喝得高兴提出想给女儿请家教的事。张正平当即拉着脸说:“想让我掏钱给你女儿补课?没门!”

后来,经人介绍,退休多年的老教师陈景秀愿意给张燕妮无偿补课。但是,陈景秀很快发现张燕妮总是心事重重。经过几番谈心,张燕妮说出了原委,继父长期对母亲实施家暴,如同石头般压在她的心头。“陈老师,我都不想活了!”陈景秀找机会跟吴怡聊了聊,劝道,孩子健康成长是头等大事。

2021年5月中旬的周末,张正平说要到同事家打牌,不在家吃晚饭。吴怡遂去陈老师家接女儿回来,只煮了稀饭就着酱菜对付。母女俩刚放下筷子,张正平进了家门,厉声呵斥道:“怎么不等我回来再吃饭?”并指着桌上的酱菜大发雷霆:“难道你就给我吃这吗?”吴怡争辩道:“是你说不回来吃晚饭的!”张正平暴跳如雷,对着吴怡拳打脚踢。张燕妮悄悄拿走母亲的手机,溜进卧室报了警。民警很快上门,对张正平进行了教育。

就此,吴怡放下思想包袱,到法院起訴离婚,并趁着张正平上班,收拾衣物搬走,带女儿租房住。张正平打了好几个电话,吴怡始终未接。第二天,他到吴怡单位去找她,得知吴怡已辞职。于是,张正平就到张燕妮的学校门口围堵,大闹了一场。受此影响,张燕妮精神恍惚,期末考试两门课不及格。

2021年7月6日,刚刚放了暑假的张燕妮,在陈景秀的指点下,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她在申请书中写道:“继父的行为给我带来了沉重的心理阴影,我经常在夜里做噩梦,白天在学校上课更是注意力分散,成为班级的差生。”

受理张燕妮申请的当天,法院就将文书副本送达给张正平。看到申请书上的内容,张正平怒气冲冲跑到吴怡母女的出租屋。吴怡正在上班,不在家里。张燕妮闻听继父边喊边捶门,吓得不敢出声。张正平站在门外叫骂:“这几年白养你了,简直是白眼狼。”周围邻居出来劝阻,指责张正平不该如此对待孩子。然而,邻居的劝阻更加激怒了张正平,他疯狂地用脚踹门。邻居报了警,派出所出警将张正平带离。

第二天上午,法院传唤了张正平。他辩解说:“我并没有对张燕妮实施家暴行为,她不具备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资格。”承办法官调取了吴怡离婚中的派出所处警记录,并走访吴怡母女租住处的邻居,以及张燕妮就读学校的老师,经审查认为,张正平存在实施家暴行为的事实,且严重影响了张燕妮的健康成长及学习和生活,张燕妮符合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主体资格,应该依法干预张正平的行为。

2021年7月18日,在张燕妮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72小时内,人民法院做出裁定,禁止张正平对张燕妮实施家庭暴力;禁止张正平实施骚扰、跟踪、辱骂、威胁、殴打等影响张燕妮及其相关近亲属正常生活的行为。(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方晓霞:江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健康的成长阶段,即使没有直接受到家庭暴力,但如果他们目睹家暴,笼罩在家暴阴影下生活,势必在心理上和学习上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未成年人也是家暴的受害人,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特殊保护。

需要重视的是,家暴发生的场所较为隐秘,有效抵制家暴不仅需要受害人摒弃“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勇于发声、敢于求救,亦需要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等易发现家暴线索的机构及个人切实履行家暴强制报告义务,通过全社会协同发力,营造敢于对家暴说“不”的社会风尚。

编辑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

猜你喜欢

继父家暴女儿
反对家暴
需要立法保护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
一头卖不掉的牛
一头卖不掉的牛
和女儿的日常
一头卖不掉的牛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
和继父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