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学》教育思想反思当下榜样教育

2022-03-01卿浪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榜样教育教育方法大学

卿浪

内容摘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榜样教育的内容、作用、实施方法等都有不同。笔者首先对《大学》中的榜样教育思想进行了阐释,了解到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的榜样教育思想,从榜样教育方法的角度去重新诠释“君子”的内涵,分析了其作用与目的并对此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大学》中榜样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以期为当下榜样教育所遇到的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 榜样教育 教育方法

中国历来十分重视用榜样来进行教育。榜样教育是通过树立在道德品质、知识素养、科学精神等某一方面突出的一个或多个人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榜样教育的产生很早,可以说从教育产生不久之后就产生了榜样教育。一直到今天,榜样教育的思想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法被教育者们广泛使用。每个时代榜样教育的内容、方法、作用等都是不同的,《大学》作为一篇专门论述大学之道的论文讲述礼仪教化的同时也侧面展示出榜样教育思想的运用。相传《大学》的作者曾子为了履行妻子对孩子的一句话而杀彘,从教育方法来看,这就是榜样教育法。该故事中曾子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欺骗孩子,需以身作则,因此执意用杀彘的行为践行妻子对孩子的承诺,作为父亲的曾子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诚信的好榜样。

一.《大学》中所传达的“榜样”

“榜样”含有表率之意。早在汉朝扬雄的《法言·学行》中便提到:“师者,人之模范也”,这里的“模范”就有表率的意思。在今天,榜样多指有思想道德的、在某领域极其突出的先进人物。教育者用榜样对受教者进行教育,以期让受教者受到榜样的感染,将榜样的某方面的优秀品质进行内化,达到让受教者不断学习进步的效果。

《大学》中对于榜样应具备的品质论述的十分详细,笔者将文中的榜样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理想化的榜样。文中关于理想化榜样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对君子的阐释上,《大学》十二次提及君子,将君子的形象论述得具体详细。君子在面对自身时应当“以修身为本”、“必慎其独”、“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大学》)以及需做到“正其心”,意思就是说君子应当以修养品性为主,要做到胸襟宽广,体貌安详。在面对家庭时应当公正、孝顺;在治理国家时,需要先治其家,以“仁”治国;面对贤人时要亲近,切勿“媢嫉以恶之”,即不要嫉妒他人;在义利面前当以“以义为利”,这里的君子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榜样。在日后千年的历史积淀下,君子已成为约定俗成美好品格的载体,是人们应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另一种是具体的榜样。《大学》中还列举了具体的榜样,例如《大学》中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周文王仪表堂堂,端庄谦逊,他的光明美德使得人们无不尊重、敬仰。又如“尧、舜率天下亦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这里用尧、舜作为正面榜样人物出现的同时,还列举了桀、纣作为反面形象的代表,表示明君就应以身作则,仁爱百姓。《大学》中具体的榜样举例较少,出现的都是君王、贤臣。这类具体榜样多次被提及的原因可能鉴于当时的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慢,君王、贤臣是人们所熟知的对象,更具有影响力,作者运用大众熟悉的君王、贤臣举例,其教化的辐射范围更广,信服度更强,也更具有说服力。

总体来说,理想化的榜样就是《大学》中三纲领和八条目的载体,而周文王、尧、舜就是真实具体的一个榜样。这些榜样所体现的品质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尤其是大学之人所应该具备的。值得关注的是,当时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私学之风也已兴起,受教育的权力也下移至平民百姓,因此《大学》中这一系列榜样教育的内容,并不是唯君王、贵族独学,而是自天子到庶人都可学习。

二.《大学》中榜样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大学》中还将榜样的作用进行论述,主要体现在“治国必先齐家”与“平天下在于治国”两处。首先作者在论述“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时讲到:“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即孝敬的人可以用孝道来侍奉国君,顺从兄长的人可以用悌道来敬事官吏,仁慈的人可以用慈道来教化民众。学习榜样的“孝、弟、慈”能够运用到对待君王、长者以及民众上。“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大学》),一个家族仁爱相亲,整个国家都会兴起仁爱之风;一个家族互相谦让,整个国家就会掀起谦让之风,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虐,国家的人就会犯上作乱。这句话中“家”作为集体榜样出现在此句中,呼应“治国必先齐其家”。“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是说君王暴虐的行为导致国家混乱。这里的“君王”是一种不好的榜样,指出不好的榜样行为会导致恶劣的结果。

在随后论述的“所谓平天下在治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大学》),意思就是说君子的一言一行都是有示范的动作,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兴起孝顺之风;在上位的人敬重兄长,老百姓就会兴起孝顺之风;在上位的人尊敬兄长,老百姓就会兴起敬重兄长的风气;在上位的人怜惜孤儿,老百姓就不會违背常理。总之,《大学》中强调的是“上老老”而民才“兴孝”,“上长长”而民方“兴弟”,“上恤孤”而民可“不倍”,君子的榜样带头作用就显而易见体现了出来,因此,总体来说君子起着示范的作用,也是一个达到教育目的而塑造的载体。而榜样教育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教育实践,具体的教育目的会让受教育者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大学》中榜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达到一种社会目的,即“治国平天下”,但是这种社会目的又是通过“个体—家庭—国家—天下”的路径,去促进个体的提升,以个体目标的实现达到社会目标的实现。

《大学》中的个体目标主要是“修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从天子到平民老百姓,一律都是以修身养性为根本,那种动摇了修身之本却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是不存在的。文中接着指出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前提,“修身”在八条目中处于核心的位置,而只有“修身”,才能够达到“齐家”。只有通过“齐家”、“治国”、才能够达到榜样教育的最终目标“平天下”。

三.《大学》中榜样教育思想的评价

《大学》中的榜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内容、作用、结果、目的等上面,通过对以上的分析,笔者对《大学》中榜样教育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评价。优点主要集中在:第一,《大学》中榜样的选择是大众所熟知的对象,具有代表性,并且对于榜样的品行论述详细具体,让受教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榜样某方面优秀品质的空间更大。第二,《大学》中用大量的篇幅来论述“君子”这个抽象的榜样,规范君子的行为,具体榜样的举例都是为“君子”这个形象服务的,这样让受教者更加明确君子的行为道德是什么。全文也通过多处引用、举例对君子的描述有条有理,并非简单说教。第三,《大学》通篇传达的都是儒家道德标准,有利于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形成。第四,榜样教育的思想可为政治服务,有利于君王、贤臣、士子的学习与统治。观其优点再反思其缺点,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大学》中对榜样的衡量标准仅仅体现在道德方面,太过于片面性和绝对化,榜样形象的多样性未能展示出来。《大学》中选取了文王为具体的榜样是说到“《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这意思就是说周文王仪表堂堂,他的美德使得人们无不去敬仰,作为国君他做到仁爱,作为属臣他做到恭敬,作为儿女他做到孝顺,作为父亲他做到慈爱,与国人交往的他做到坚守信义。这里从国君、属臣、儿女、父亲、国人五种角色去体现文王的仁爱、恭敬、孝顺、慈爱、信用。我们不难看出五个角色所强调的五个方面均属于道德品质类,用这些道德品质评价文王。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衡量榜样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当今多元社会已不适合只有道德这样一个衡量标准。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兴起,对榜样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每个行业内都有属于自己的精英。各个行业的精英人物在专业和品行上出类拔萃,都具有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

其次,《大学》中的榜样形象都与政治紧密相连,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符合其人物形象的较少,这样的情况存在现实与理想的榜样之间相割裂,使得受教者钦佩,但缺少践行。

再次,《大学》中提及的“君子”的确是具有一定现实理想性的人格,可这个“君子”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拥有博学的知识,且需将知识付出实践,可以说“君子”是个“高、大、全”的完美形象,在知识、品性、与人交往等方面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回归现实生活,我们不难看出能够达到“君子”这样的原型少之又少,使普通人难以企及。

最后,《大学》忽略了榜样教育的复杂性,王俏华认为榜样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前者主要是发现榜样、选择榜样、测量学习结果,后者包括观察学习、模仿榜样、强化等环节。[1]彭怀祖认为,榜样教育的环节可以分为“孕育、选树、传播、学习四个环节”。[2]虽然目前对于榜样教育的具体环节的划分有所差异,但无疑都表明了榜样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这正是《大学》中的榜样教育思想所欠缺的。

四.《大学》中榜样教育思想的启示

当今社会,榜样教育盛行,尤其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榜样教育法的使用相当频繁,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榜样经常面临冤枉、误解甚至毁谤,道德榜样的作用常常被淡化,榜样教育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显现出了不少的问题。《大学》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我们可以试图从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第一,在选择榜样时,我们应该选择着眼于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奋斗目标的人才。虽说在古代社会的大环境下,君王、贤臣是教化民众最好的选择对象,但是在当代社会,无论是政治、经济、教育、体育、学术、建筑、还是环境等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不同的人才,这些不同领域的精英可作为榜样的候选人物,因此,要坚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榜样人物形象也应该多样化。[3]不过在注重专业的同时,也同样不能忽视道德品质,专业性与品性应当同时兼顾,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榜样最基础的条件。

第二,在榜樣教育的方法上,《大学》中的榜样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说教的方式让学生去自行学习和掌握,并没有给出相应具体且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所以,其榜样教育的思想让大多数人觉得高不可攀,导致无从下手,无法落实。因此,在具体的榜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需结合现实情况给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榜样教育方法,例如切身体验法、影视观看、分步操作等各种实操性更强的方法。教育者应该注意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最优秀的榜样也会有薄弱的地方,因此,应当搜集更多信息,尽量让受教者认识到一个更为丰满的榜样形象,在教育他人之时,能够将榜样的人物形象进行活用,尤其是在某些受教者犯错之时,可以用榜样的试错行为鼓励其改正。

第三,榜样教育的内容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榜样教育的内容应该不同,《大学》作为大人之学,是在大人们有了一定的思想认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教育。作为还未形成一定思想道德认知的学生来说,榜样教育的内容应该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特点,从而使其更具有示范价值和激励价值。[4]教育者应该提供不同阶段的学习榜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榜样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具体化、专业化,从最开始针对道德的树立到行为习惯的培养,再到根据兴趣爱好选取榜样,榜样教育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

第四,对榜样的规范上,《大学》规范了君子的言行,本文从大学之道的直接定义讲起表明大学之道的内涵,并且一步步论述出“治国平天下”的具体要求,步步紧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需要经过“治国、齐家、其身、其心、其意、致知、格物”这几步,环环相扣。并且,对于“意诚、修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所以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应该对榜样的行为进行具体的规范,前文已经提及榜样会受到道德和专业的双层考核,具体的道德品质和专业形象应十分具体,有事实佐证,而并非“假、大、空”,如此才能向受教者提供一个可亲、可学的榜样。

第五,当今社会是个偶像汇聚的时代,“明星崇拜”已经变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各路层出不穷的媒体包装使得原本缺乏认知能力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盲目的偶像崇拜。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兴起让无数孩子被炫酷有趣的视频流所吸引。各个平台涌现出的网红和流量明星的年龄越来越小,让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为之心动,憧憬着能当网红、明星。现实证明,部分的网红和流量明星的道德品质经不起实践考验,这样的榜样无非是对青少年的一种毒害,甚至可能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因此,从《大学》中提倡对古仁人、君子的学习中给到我们的启示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学习,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各行各业应当携手创建一个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络平台与社会环境。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的时候,尤其要让他们明白偶像不等于榜样,要努力学会分辨孰是孰非,而并非人云亦云。

综上所述,榜样教育法是社会各界经常采用的方法,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榜样教育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个体受到榜样教育的影响,离不开个体内在道德动机的作用,只有激发个体的主动性,才能激发起学习和效仿榜样的言行举止。当然一味的强调自律而忽略他律的效果,则榜样教育也无法保证。《大学》中的榜样教育成功将儒家思想传达给世人,揭示的榜样教育思想的规律值得学习,其局限亦是一笔值得反思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俏华.榜样教育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2]彭怀祖.和谐社会下的榜样与偶像教育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5年.

[3]赵平.榜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6);43-45.

[4]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8);17-22.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教育方法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至善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