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40 mm隆起型结直肠肿瘤的疗效评价

2022-02-28翁烃姚高妍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整块切除率复查

翁烃 姚高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道病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生活质量等优点,现已成为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主要方式。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ESD 治疗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部分肠道大病灶也可在ESD 下安全切除,但相关不良事件仍无法完全避免。随着结直肠病灶的增大,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随之下降,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1]。ESD 治疗≥40 mm 的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已被研究证实是安全有效的[2],但隆起型肿瘤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并分析35 例接受ESD 或ESD-S 治疗的≥40 mm 的隆起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12 月至2022 年9 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ESD 治疗的≥40 mm 结直肠肿瘤患者35 例,其中男性23 例、女性12 例,年龄(60.9±10.1)岁。其中25 例行ESD 治疗,10 例行ESD-S 治疗。纳入的病灶整体往腔内生长,主要指巴黎分型的Is、Ip、Isp 型,长径≥40 mm,排除LST、凹陷型等病灶。病变呈大致均匀分布于结直肠。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灶大小、部位、病理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患者在内镜治疗前,均由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完成1 次及以上的肠镜检查,用白光及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观察表面,初步评估其类型、部位、大小、深度并记录,在认为可采用ESD 治疗后收住病房。在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内镜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ESD 或ESD-S 治疗。治疗前再次用白光、NBI、靛胭脂或结晶紫染色评估,必要时借助超声肠镜进一步评估。ESD-S 治疗的方式与ESD 治疗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切除病灶到其总大小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小的比例后,操作者转而使用圈套器将剩余组织完全分离。术后组织标本送往宁波市病理中心,依照WHO 标准,对标本的组织学分型、大小、切缘、深度等进行评估。病灶大小以ESD 标本展平固定后病理科医师借助标尺肉眼测量的长径表示。根据病理结果,对于腺瘤患者在治疗后1~2 年内复查肠镜,癌变患者在治疗后6 个月、1 年,之后每年复查1 次肠镜。

1.3 观察指标 病灶部位、大小、手术特征(整块切除或分片切除)、病理结果、不良事件(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以及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术后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资料、不良事件、术后情况比较 ESD组和ESD-S 组的整块切除率分别为100%(25/25)和70%(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R0 切除率分别为96%(24/25)和60%(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ESD 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其中术中出血率为4%(1/25)、迟发性出血率为4%(1/25)、穿孔率为4%(1/25),ESD-S 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手术资料、不良事件、术后情况比较

2.2 随访情况 ESD 组9 例患者已到复查时间,其中5 例复查肠镜未见复发,4 例失访,另16 例患者因未到复查时间而暂缺随访结果。ESD-S 组6 例患者已到复查时间,其中5 例复查肠镜未见复发,1 例失访,另4例因未到复查时间而暂缺随访结果。

3 讨论

结直肠肿瘤包括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在全球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目前公认的结直肠癌发病途径包括腺瘤-腺癌途径、炎-癌途径和de novo(从无到有)途径,其中腺瘤-腺癌途径是最主要的途径。结直肠ESD 治疗的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FUCCIO 等[4]的Meta 分析发现亚洲国家肠ESD 的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显著高于非亚洲国家(93%对81.2%;85.6%对71.3%),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穿孔:4.5%对8.6%;迟发性出血:2.4%对4.2%)。这与本项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纳入的35 例患者,因直径较大,难度高于一般病灶的ESD 治疗,但ESD 整体(ESD+ESD-S)的整块切除率及R0 切除率依旧达到了91.4%和85.7%,术中出血率、迟发性出血率及穿孔率均为2.9%。

HIDEYUKI 等[5]研究发现病灶直径>40 mm 是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HONG 等[6]研究发现病灶直径越大,穿孔率越高。对于ESD 治疗≥40 mm 的结直肠隆起型肿瘤,目前相关研究较少。SAKAMOTO 等[7]关于ESD 治疗直径≥20 mm 的隆起型结直肠肿瘤的研究报道,整块切除率、R0 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88%、82%和59%,穿孔率和中止手术率分别为10%和4%。JUNG 等[8]通过研究接受ESD 治疗的220 例≥30 mm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现隆起型肿瘤比LST有着更高的黏膜下浸润率(11.9%VS.2.6%)、更低的整块切除率(76.1%VS.92.8%)、更低的R0 切除率(64.2%VS.79.1%)、更高的术中出血率(22.4%VS.2.6%)、更高的迟发性出血率(6.0%VS.0.7%)。上述研究表明ESD治疗隆起型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不如LST。FUKUCHI等[9]的研究认为对结直肠0-I 型肿瘤行ESD 治疗有一定的失败风险,因为结直肠0-I 型肿瘤是中断ESD 的独立危险因素。SAKAMOTO 等[7]认为对于大的隆起型肿瘤,若内镜明确考虑深浸润而无法行ESD 治疗,内镜医师不应再犹豫是否行ESD,而是建议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故对大的隆起型肿瘤行的ESD 治疗重点是需借助NBI、靛胭脂或结晶紫染色、超声内镜、腹部增强CT 等手段选择合适的患者。

TERASAKI 等的研究显示R0 切除率为91.8%对96.4%、出血率为11.5%对0、穿孔率为0 对7.1%,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基于上述研究,作者认为ESD 和ESD-S 有着相似的高切除率和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被推荐用于较大的肿瘤的治疗。上述研究结果和笔者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出入,可能因本中心对于经典的ESD 治疗方式运用更多,从而导致更佳的整块切除率和R0 切除率。此外,对右侧结肠较大病灶的ESD 治疗要尤为慎重。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纳入13,157 例患者的研究发现,左侧结肠的早期癌或右侧结肠<20 mm 的早期癌,内镜下切除与手术治疗的5 年生存率相同。但位于右侧结肠≥20 mm 的早期癌接受手术治疗时较内镜治疗的5 年生存率较更高(91.8%VS.74.2%),≥40 mm的5 年生存率差距更大(92.4%VS.60%)[10]。并且右侧结肠ESD 的因为肠壁较薄,容易受呼吸运动及心跳影响,操作难度更高,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较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11]。

有国内研究显示,接受ESD治疗的≥20 mm隆起型肿瘤均位于左半结肠及直肠,其中5.6%为腺瘤,83.4%为早期癌,11.1%为中晚期癌[12]。这与本研究结果不同,本次纳入的35 例患者中,肿瘤在各个结直肠部位呈相对均匀分布,肠腺瘤占80%,肠腺癌仅占17.1%。推测研究差异可能因地域差距、样本量不同、纳入的长径不同以及病理报告亦有一定的主观性引起。

另外本研究也统计了ESD 治疗的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ESD 和ESD-S 基本类似,但均远低于行结直肠癌外科手术的相关数据[13-14]。但是ESD 仅能用于治疗结直肠腺瘤及部分早期癌,因此选择适合的患者尤为重要。国内部分患者在肠镜检查发现较大的结直肠肿瘤后,可能直接前往普外科就诊而行外科手术,错失了本可以行ESD 治疗的机会,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治疗费用。基层医院消化科可能无法开展ESD 治疗或对ESD 治疗的认识不足,转诊患者至外科行手术。因此有必要加大内外科之间的合作,提升大型医院内镜中心和基层内镜中心的联系,从而保证每一个患者接受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本研究因为样本量较少必定存在偏移,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肠镜评估可行ESD 切除的结直肠≥40 mm 隆起型肿瘤,ESD 整体的R0 切除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而且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ESD-S 作为ESD 的改良术式,有操作难度相对较低的优势,但是可造成整块切除率及R0 切除率下降。因此,笔者建议结直肠肿瘤患者在经验丰富的内镜中心行肠镜评估,若认为可切除则先行内镜下治疗,并优先经典的ESD 治疗,必要时追加外科手术。

猜你喜欢

整块切除率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卜算子·我和大树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致肠破裂一例并文献复习
经尿道钬激光与等离子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勘 误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高速切削条件下提高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的切削用量选择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