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19 年《Cell》期刊封面设计审美评价

2022-02-28董岳

包装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根号矩形设计

董岳

(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 201800;2.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999078)

《Cell》是世界顶级科技期刊,主要刊登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的高价值学术论文,其封面设计同样具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思考、沉思、追忆、冥想以及想象时,一般都会恢复到视觉模式,想出某个形象,以及试图想出它的样子[1]。尤其在艺术与科学融合下,《Cell》封面能够促使读者对以往不可见的科学内容有更多的思考和认知;同时,其封面设计对刊物的品牌形象传播产生积极作用。通过研究近5 年(2015—2019 年)的124 幅封面,分析期刊封面设计的模式规范,评价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和设计审美的可视性,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创意和传播提供参考。

该期刊长184.3 mm,宽142.1 mm,左上角“Cell”字样有固定的设计模式,字样右侧自上至下分别为卷期号、期刊号、年月日期及期刊网站,见图1。其尺寸与根号2 矩形中1.41∶1 的分割比例十分近似,以几何学中黄金分割的正方形建立法进行分析,预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内便是封面视觉图像的集中或延伸区域。就设计审美而言,该区域的设计版式无固定的边界,富于变化,并遵循视觉元素及内在的设计原则,如形态、线条、色彩和空间等,见图1。

图1 《Cell》期刊封面尺寸分析(2019 年1 月10 日)Fig.1 Cover size analysis of “Cell” journal (January 10, 2019)

1 引导与重构

1.1 通过高科技拍摄再现科研主题

随着技术进步,高科技拍摄手段可再现某类研究主题的影像,如细胞、微生物、化学物质等,并通过参照或模仿其生存环境或进化过程从而应用于设计。模仿并不企图诱导人们将模仿的事物当做真实,而是在手法上促使公众采取行动,制造真实[2]。通过艺术手法对影像进行再现及美化,呈现肉眼看不到的神经、细胞、组织等分裂或变异过程,可更真实地还原科研主题,见图2。

图2 封面图像设计(1)Fig.2 Cover image design(1)

例如在2017 年5 月4 日的封面中,通过Cux1(绿色)、Ctip2(红色)、Foxp2(蓝色)来代表折叠后大脑皮质的左(深)皮层和右(浅)皮层,给人大脑皮层神经元褶皱的视觉感受,证明神经元前体细胞移动模式的重要性;在2017 年4 月20 日的封面中,荧光蛋白显示的细菌则表示拟杆菌跨越中心黏液层(紫色)和底部的宿主上皮;在2017 年3 月23 日的封面中,则显示X 光照射下的2 个月大的人类胚胎,血管及血管神经错综复杂,以紫色和青色区分,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在2018 年5 月31 日的封面中,植物细胞壁的刚性结构代表木质素支架脱落并分离花器官;在2019 年12 月12 日的封面中,绿色表示老鼠肺部的影像构造,其掺杂某些具有治疗性抗体的物质(黄色、红色)。再如,在2015 年3 月26 日的封面中,用X 光线照射下的苹果;在2018 年11 月1 日的封面中,植物根系的多种微生物群;在2016 年7 月4 日的封面中,小鼠背根神经节和横截面的脊髓背角。以不同形态、颜色来代表某类基因和组织,这样的方式更加真实、可视化地为人们揭示了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从而引起读者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从某种意义上看,设计的内容就是科学本身,设计的形式就是在遵循科学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化的新构建和新解读。

1.2 通过日常生活所见展现科研主题

借助普通摄影技术对日常生活中某些事物进行再设计,将素材进行重构、组合,如动物、植物或与人类相关的摄影照片,此类事物通常与人的关联较为密切。摄影技术从单一的图像生产到图像的表达演变,是基于人类实验性、逻辑性思维而发生的,本质上讲是一种因果关系的认知活动[3]。借助日常所见之物联系并展现对应的科研主题,可以有效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例如,动物(灵长类、马、老鼠、蝴蝶、蝙蝠、鸟、墨鱼等)、人物、其他(蛤蜊、柿子、信封、船舶、骷髅等),多选用实验中常见的动物作为研究样本,灵长类动物又更具有代表性,见图3。

图3 封面图像设计(2)Fig.3 Cover image design(2)

例如,2018 年2 月8 日封面以2 只克隆猕猴表现遗传、克隆和细胞移植研究等问题;2017 年3 月9日,用堆叠的火柴来表达磷酸盐在当今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此作为ATP 和核酸的关键组成部分;再如2019年10 月17 日封面,3 人分别代表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并将国旗与DNA 序列相结合,以分析基因组及识别亚洲人特有的新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来展示新加坡人群基因的多样性;在2015 年2 月26 日的封面中,是一群倒挂的埃及蝙蝠,其幼年阶段是马尔堡病毒的宿主,科学家通过研究它们来找出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借用日常真实可见的形象,更能引起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思考,并拉近科研世界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这反映了科学研究内容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利于读者对研究主题和事物的理解。此外,日常所见的普通材料,如纸条、火柴、信封等组合,以手工创意制作方式来展现主题,见图4。利用软件对日常所用的普通纸质病例进行设计,在封面传达出档案资料的叠加和递进的错视感,将纸质版病例建成电子健康档案(EHRS),以获取广泛的临床数据,见图5。将日常之物相结合,通过真实的摄影图片,加之设计组合、重构或修改,改变人们对事物的常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设计者创造的形式和感受。

图4 手工制作元素的封面图像设计Fig.4 Illustration of cover image design with handmade elements.

图5 2018 年6 月14 日封面Fig.5 Cover of June 14, 2018.

1.3 通过趣味漫画形态阐释科研主题

文艺批评家吉尔伯特·赛尔迪斯曾提出,连环漫画是一种易被忽视的艺术形式;广告分析学家哈维·佐尔博曾提出,漫画的读者人数之多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惊人的现象[4]。因此,以漫画卡通形象设计,来阐释科技论文中复杂、抽象的问题,以有趣、易懂的艺术形式使读者产生兴趣并理解记忆,见图6。

图6 封面图像设计(3)Fig.6 Cover image design(3)

如2017 年2 月23 日封面,在主体动漫形象的腹部构成数个蜂窝工厂,内部每个房间代表基因组的筛选和鉴定过程,表达方式形象、有趣;在2018 年11月15 日的封面中,2 只章鱼用鳍触碰一条海蛇(“预蛋白”),试图将其拉入海底,用以说明线粒体转移、伴侣TIM 运输的方式,以及TY 将前蛋白释放到下游插入酶的过程;在2015 年2 月12 日的封面中,由时尚女生的黑色剪影与彩色鲜艳的生物体组成,以揭示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研究细菌基因拷贝数量与个人、疾病的关系;在2016 年9 月22 日的封面中,身穿战斗服的动漫超人击碎封锁,这代表科学家发现了抑制参与嘧啶生物合成的代谢酶,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方法提供了路径。在2019 年10 月3日的封面中,白鼠与灰鼠的睡眠态势呈“太极”的图像形式,中间以橘色线条分割,具有节奏动感且对比强烈,以此说明睡眠与记忆的巩固和遗忘有关。动漫形态更加形象地说明设计中对主题的剖析和形态的建构,朝着更具装饰性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封面中的卡通、漫画等形象都经过设计师巧妙的构思与设计,以代表性的设计形式来解释科研主题现象或背后的学理,从而带给读者新奇感、叙事感、趣味感。代表性的特征能让人识别出想描述的事物,传递更生动的形象,从而让传递的功能信息变得更加直观、简洁,具有趣味性[5]。

1.4 通过多样符号阐释复杂的科学主题

著名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曾提出,人们一直在依据符号坐标网格来进行分析设计。符号学是研究每个标识的象征性及概念的学科。只有当这些标识(单词、字母、图像、数字等)代表一种观念或一件事情时才具有意义[4]。当与研究主题设计进行同构时,两者的“视觉化”特征更能凸显,如地图或道路板块、抽象化的建筑、飞机、花卉、细胞、大脑等事物,见图8。

图8 封面图像设计(4)Fig.8 Cover image design(4)

例如,在2016 年6 月2 日的封面中,以较为规律的白色和紫色的孟德尔豌豆花变形构成,代表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豌豆花变异形态结合埃舍尔镶嵌构成形式,以此阐释“表型”基因在某种条件下发生的“变异”现象,其显性的单一基因突变(红花)与外观相似的表型性状变体混合,从而揭示遗传学的本质是个体的表型性状等位基因研究。

再如在2016 年10 月20 日、2017 年2 月9 日、2018 年9 月6 日、2015 年8 月13 日的4 期封面中,均以不同的地图形式设计,分别表示大陆板块图、二维导航地图交通网、地铁图线路和非洲大陆地图轮廓,通过这些地图板块或交通线路来说明研究的对象。在2019 年8 月22 日的封面中,则以一架飞机元素代表装载的Zika 病毒在隐形下的卸载过程,寓意病毒可以进行长途旅行。通过各种符号形象来反映当代高度的信息化社会特点,如构图、形式、标记、色彩等元素,能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读者,且增强了封面的空间感。

图7 2019 年10 月3 日封面Fig.7 Cover of October 3, 2019

综上所述,经过艺术美化的封面设计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传达科研主题,改变了以往人们对科技领域刻板、冰冷的认知,通过技术手段、日常所见、动画形式及多元符号等反应主题,传播科学新成果,将非视觉性的东西视觉化;图像形象趋于扁平化的设计,这也符合现代设计审美。

2 传统与人文

近5 年的《Cell》封面设计也采用了中国汉字符号、神兽标志、山水艺术等元素,体现了传统艺术形态和文化对科技成果传播的积极作用。作为艺术化语言,不同民族的创作者所表现的内容与手法具有差异性,将世界性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拓宽了设计思路,丰富了艺术设计形式与内容,展现出设计作品更大的魅力[7]。设计者除借用文化符号加以表现外,还常常运用设计中常见的形式法则,如均衡、节奏、韵律、联系、虚实等。

2.1 “田”字元素设计

在2015 年3 月12 日的封面中,展现的是代表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中科院植物所最新研究成果。用汉字“田”,并结合卡通形式,既与主题相呼应,又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研究成果反映低温QTL、基因COLD1 水稻及人工驯化选择的单核苷酸多态(SNP)赋予了粳稻(水稻的一种)耐寒性的特征。

2.2 “玄武”瓦当元素设计

在2015 年6 月4 日的封面中,选择了中国四大神兽之一的“玄武”(龟蛇同体),其揭示了哺乳动物的有性繁殖可以维持完整的生命周期(环形);周围环形与玄武身体中的线性构成,以及中央带红圈的红色圆点,象征着生殖细胞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作用,并发现人类原始生殖细胞不同于小鼠原始生殖细胞的特征。

2.3 山水画元素设计

图9 2015 年3 月12 日封面Fig.9 Cover of March 12, 2015

图10 2015 年6 月4 日封面Fig.10 Ccover of June 4, 2015

在2015 年12 月17 日的封面中,展示的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其以高山树木、湖泊小船、云雾山峦,将画面分成近、中、远景,画中的山峦自右下角向远方变得虚无缥缈,右上角的飞鸟和湖泊上的小船,为画面起到了平衡作用;山水画巧妙地将科学研究中的关联要素投射到山水画中,小船代表转基因方法,象征着不同的路线以实现重新编程;小桥代表小分子,以促进各山顶间的横越,各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胚内外层状态和多能细胞状态。让观者既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又向世界传播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该研究成果为北京大学邓宏魁和赵扬研究团队对化学重编程的描述,以提升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 细胞)效率,见图11。

图11 2015 年12 月17 日封面Fig.11 Cover of December 17, 2015

在科技期刊封面中,设计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封面在主题式封面设计中较为活跃[8]。除以上3 期,2020年2 月6 日的封面应用了中国皮影戏,借用传统寓言“猴子捞月”的故事来表现,左侧倒挂在树上的大猴子抱着小猴子试图捞取右下角水中的月亮,既充满动感,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见图12。研究揭示了新的诊断性生物标志和人类卵巢衰老的潜在治疗靶标,讨论了卵巢衰老和女性的年龄相关,以及生育力分子机制等话题。另外在2020 年9 月3 日的封面中,展示的中国山石鱼虫写意画,由顽石、兰草和3 只蜱虫构成,垂落的兰草隐约将右侧的顽石与左侧的蜱虫相连,增加了事物间的关联性。该研究是山东大学与军事科学院研究团队合作完成,为研究和控制蜱及蜱媒传染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蜱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布规律,以及生态环境演化过程的微生物数据,见图13。

图12 2020 年2 月6 日封面Fig.12 Cover of February 6, 2020

图13 2020 年9 月3 日封面Fig.13 Cover of September 3, 2020

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最忌讳的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随意挪用和简单继承,而是需要保持其内涵的丰富性及时代的独特性[9]。设计师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传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利用中国艺术形态进行科研和文化传递,可更有效地加快与全球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互动,增强民族文化的感召力。

3 比例与分割

比例与尺度是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多指事物整体与局部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只有恰当的比例与得体的尺度,才能有效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观感[10]。《Cell》封面遵循不同类型的比例和尺度黄金分割法则,笔者将其分以下4 类。

3.1 根号2 黄金分割

《Cell》期刊整体比例尺寸与根号2 黄金分割比非常近似,见图14。从根2 黄金分割构成分析,预先绘制正方形,以正方形右下角为圆心画,连接对角线,以此为半径画弧,建立上方小矩形,再连接根号2 大矩形的对角线,并在相交处的中点进行线段分割,形成2 个根号2 矩形,后依次进行分割,最后将每个根号2 矩形的对角线进行连接,形成递减螺纹。以此分割方法为参照,对封面设计比例进行分析,包括设计动势、视觉中心、主体形象等,见图15。

图14 根号2 黄金分割分析Fig.14 Root 2 golden section analysis

图15 封面设计中根号2 黄金分割分析Fig.15 Root 2 golden section analysis diagram in cover design

2019 年7 月11 日的封面,反映的是研究非洲鳉鱼的进化寿命,以及跨物种基因组。封面设计受埃舍尔作品的启发,将鳉鱼元素重新设计排列组合后,可看出鱼的整体动态朝向封面左上方,其中鱼身、头部和眼睛接近根号2 黄金分割区域。2018 年4 月19 日的封面,反映的是东南亚土著群体——巴霍人,研究发现遗传生理原因使巴霍人能在水下屏气潜水生存。因此,通过较为真实的摄影取材,展示其水下猎杀鱼的动态情境。人物位于封面中间偏上,其游动者的姿势、动态、方向亦近似根2 黄金分割比区域,动态人物与水底静态生物呈现出相对均衡的态势。2017 年1月12 日的封面,主要以小鼠为例,研究捕获猎物和叮咬的能力;2019 年2 月21 日的封面,是以猕猴为例研究视网膜细胞图谱等。不论小老鼠的捕猎动势、目标、眼神,还是灵长类动物用望远镜观察的动态神情,均在根号2 黄金分割比的主要区域。

通过调整旋转根号2 黄金分割分析图的位置发现,2018 年2 月28 日、2016 年4 月27 日、2016 年4 月21 日、2018 年7 月26 日的封面中,猴子、机械鼠、仰头少女及黑腹果蝇的位置,从动势、神态、区域等均符合根号2 黄金分割规律,猴子的眼睛恰位于黄金分割矩形边线下侧,目光似处于平行态势;大猴子的头部位置恰好切于上部竖向的根号2 黄金分割矩形的边线处,眼神朝向也由较小的黄金分割矩形的边线穿过,从眼神到嘴巴给读者一种较为集中的指引。再如2018 年7 月26 日的封面,少女手捧鲜花动态角度几乎与根号2 矩形对角线一致,近似平行,画面中人物五官、手和散开鲜花几乎占据了根号2 比例分割区域,红色鲜花占据最大黄金分割矩形内,五官也集中于竖向较小的黄金分割矩形内,如鼻子、嘴巴的位置;该研究揭示了巨核血小板的生成及临床上的决定性因素,将血小板以红色花瓣作为代表。

3.2 根号2 动态矩形分割

根号2 矩形的特殊性在于,通过细分能产生一系列新的均衡根号2 矩形,建立方式与上文根号2 矩形构建相同。区别在于根号2 矩形构建后,依次连接对角线并在相交处进行分割,形成比例与原根号2 矩形更小的矩形,这意味着一个根号2 矩形一分为二,则产生2 个根号2 矩形;再分会产生4 个根2 矩形,以此类推产生动态分割矩形。以此为参考依据,结合部分封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体形象、色彩搭配、动态走势等均集中或近似在根号2 动态矩形的黄金分割区,见图16。

图16 根2 动态矩形分割分析Fig.16 Root 2 dynamic rectangle segmentation analysis

在2018 年4 月5 日的封面中,希腊的神话人物阿特拉斯(掌管月球并支撑天空的神),球体刚好切于根号2 分割网格的第2、4 条线,人物和球体交于第4 条线,恰处于动态矩形分割的黄金位置。研究揭示了癌症基因组图谱与球体所包含的分子路线图所组成的DNA,提供了33 种不同癌症类型(球体中的红色突变)的子路线图,以及3 个广泛的癌症范例和致癌过程。2017 年11 月16 日的封面,是通过油画手法来表现溶酶体细胞死亡和炎症小体激活的破坏过程,刺痛路径信号以舞蹈形式表达;红色与蓝色的色块比例分配相对均衡,几乎各占2 行网格,画面中形态、动势、色彩、笔触对比强烈,似舞女的形象。2017 年11 月2 日的封面以折纸表现“蛋白质”组成的有序聚集体,表示聚集体在生理和病理中的反映。在2017 年5 月18 日的封面中,聚集着不规则的珊瑚状凸起,反映了剪接体包含的46 个蛋白质分组,以及3 个SNRNA 分子(U2、U5、U6)和前MRNA,色彩的集中或变化区域也分布在根好2 动态矩形分割线上,具有鲜明的可视性。在2015 年3 月12 日和2015 年6 月4 日的封面中,均选用中国传统设计形象,近似于根号2 动态矩形黄金分割线处。封面设计中根号2 动态矩形黄金分割分析见图17。

图17 封面设计中根号2 动态矩形黄金分割分析Fig.17 Root 2 dynamic rectangular golden section analysis diagram in cover design

3.3 矩形黄金分割

根号2 矩形边长比为1∶1.41,与矩形黄金分割比1∶1.618 非常接近。从矩形黄金分割方法分析,预先绘制正方形,在正方形中间进行线段分割,交点处连接左下角对角线,以此为半径作圆,形成二次黄金小矩形,连接小矩形对角线;再将正方形与小矩形组合后所形成的大矩形连接对角线,按此方式继续进行分割,最后建立黄金分割矩形螺旋纹。以此标准进行对下文封面设计进行分析,见图18。

封面设计中矩形分割与根2 分割对比分析见图19。4 幅封面分别以矩形黄金分割和根号2 矩形黄金分割的视角进行分析,在2016 年2 月11 日的封面中,其形象要素、形式、色彩均近似黄金分割线区域,人物的脸部均接近2 个分割的黄金比例位置,右侧一组红色卷曲头发(代表螺旋状的基因组组成),以及一团手捧的鲜花(代表彩色细胞),寓意着释放休眠状态细胞,并发现某些多能性细胞的休眠状态不受影响。其他3 幅封面亦是如此,封面中图像分布、构成及视觉集中区域均追求黄金分割规律。

图18Fig.18 Rectangular golden section analysis

图19 封面设计中矩形分割与根2 分割对比分析Fig.19 Comparison analysis diagram of rectangle segmentation and root 2 segmentation in cover design

3.4 根号5 矩形

封面中还有根号5 矩形构成方式,即以一个正方形为基准,取底边中点后连接对角线,以此对角线为半径画弧,圆周与正方形底边的两侧延长线相交;长方形两侧所延伸的小矩形均为黄金矩形,任意一个黄金矩形与中间正方形都能组合成一个新的黄金分割矩形;两侧的矩形与正方形合并后,便产生了根号5矩形,见图20。

图20 根号5 矩形分析Fig.20 Root 5 rectangle analysis

封面图像常集中于中间位置,从图像的形态比例、视觉中心、整体动势均体现或集中于根号5 矩形分割区,见图21。在2017 年7 月27 日即2017 年7月13 日的封面中,主要形象横贯封面,位于封面中下部,图像中不规则条状物和刺猬的动势走向、构成范围、色彩排布均位于根号5 矩形的黄金分割区域内。从版面设计的角度看,理性规范的封面设计依然受网格设计的影响,运用几何的比例分割和严格计算,将文字与图片安排其中,使版面具有一定的科学严肃性又不乏优美的韵律关系。

图21 封面设计中根号5 矩形分析Fig.21 Graphical analysis of the root 5 rectangle in the cover design

4 融合与美化

4.1 色彩美

《Cell》期刊作为科技类期刊,其封面设计追求严谨、冷静的色彩特质,但也不乏给人热情、鲜艳的视觉效果。笔者用图像编辑工具中的马赛克效果进行处理后,分析封面色彩倾向和类别。

对色彩的第一感知可能源于人类本身,血液和身体排泄物的颜色首先被赋予了名称;放之四海皆准的观点则是红、橙、黄象征火,蓝、绿、紫象征深邃海洋、浓郁森林和黑暗阴影,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11]。近5 年封面色调主要以深黑色、冷白色和暖色为主。深黑色基调封面,多以冷色搭配,如蓝紫色、青绿色,大面积的黑色背景使整体纯度降低,少数对比强烈,黑色代表科学的神秘性,给人一种稳重和探索的感觉,见图22。冷白色基调封面多以蓝绿色、冷灰色为主,给人相对平静的视觉感受,见图23。暖色为基调的封面在色彩明度和纯度处理上较高,多用红黄橘等色系搭配,色彩明快,见图24。其中“Cell”字样根据背景色彩基调不断变化,与图像形成明显对比。

图22 深黑色封面色彩分析Fig.22 Dark black cover color analysis

图23 冷白色封面色彩分析Fig.23 Cold white cover color analysis

图24 暖色封面色彩分析Fig.24 Warm color cover color analysis

封面色彩丰富而具有变化,多根据封面所传达的主题进行设计,以深黑色和冷白色基调居多,暖色封面使用则增强了封面的吸引力和活泼性。利用色彩对比和明暗变化等方式由一块色彩向另一块色彩进行视线转移,增强了画面动感,使原本平常的设计作品达到一种三维效果[6]。

4.2 艺术美与科学美

《Cell》封面设计将科学研究中的样本、数据原型及其他关联形象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处理,或以软件重新构成新图像,以此增加艺术人文气息。与文字语言、科学数据相比,设计将思维对象转变为视觉图像,成为一种更生动的艺术语言,有效地架构起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桥梁。将复杂、抽象的科研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形象,不仅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归纳、整理的趋势,亦有效地引导了用户的关注和理解。而且图像一方面是意象的显现,具有摄取和储存信息的能力,同时人们(主要指受众者)可以通过眼睛进一步加工设计图像,进而形成一定的观念(即积累经验、认识世界),从而指导社会活动[7]。

5 结语

从近5 年的《Cell》封面设计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要素:第一,主题传递明确,可视化图像素材,尽可能地选择与研究主题或成果相关的事物,从形象选择、内容提炼、形式构成、色彩搭配到软件制作技术等,均更好地阐释了研究内容;第二,构图理性规范,封面设计在遵循期刊尺寸大小的基础上,按照黄金分割比,将理性的几何分割与艺术的美感形象相结合;第三,融入人文元素,科学语言和图像艺术间的转变,不仅需要设计师具有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对中国元素的应用,反应了封面设计的人文性和包容性;第四,传播手段变革,如今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智能平台进行传播和推广,如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

近5 年的《Cell》期刊封面设计,不仅是科学研究中最新成果的传播载体,也是兼具文化性、艺术性的高质量设计作品,可以引起读者的认同和共情。同时,优秀封面设计的二次传播也扩大了该刊物的传播效益和学术影响。作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感强,并综合利用计算机渲染技术、3D 仿真模拟技术、卡通画、名画改编、融入民俗人文特征、故事化的情节,以及借用物理、哲学等原理引出生物学概念等多种表现方式,为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提供了指导[12]。

猜你喜欢

根号矩形设计
BUBA台灯设计
矩形面积的特殊求法
“实数”检测题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有种设计叫而专
巧用矩形一性质,妙解一类题
揭开二次根式双重非负性的神秘面纱
“实数”易错题专练
“巧去根号”求解不定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