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活在失真的人设里

2022-02-28

中外文摘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光宴会客服

□ 乔 迦

去鼓浪屿旅行时拍的精修照片拿到手,我被吓到了。我的身高明明只有162cm,照片里看起来却像180cm,体重更是被修掉了几十斤,反倒远没有原图顺眼了。我开玩笑地问客服说:“这是我吗?”客服说:“修图师可能修得有点儿过了,不过大多数客人都是这么要求的,拉高,调瘦,磨皮……看上去年轻又漂亮。”

我没说话,但心里忍不住说:“把年龄修没了,时间也就没了。”

快30 岁的我,不会像18 岁时那样体态苗条、皮肤光洁,眼角的皱纹、笑容里的疲倦总是会有的。精修照片里的那个人,的确是个更年轻、更好看、更高、更瘦的人,但不是我,更不是当下的我。

我们拍照是为了什么呢?

美。这是肯定的,所有人都爱美。但在美之前,我认为还应该排一个字,那就是“真”。如果把细纹抹掉,皮肤的纹路全磨光,年龄的“真”也就不存在了。客服说,绝大多数客人的要求是,只要看上去足够美,像不像自己无所谓。

那照片里的人是谁呢?当时记录的又是谁呢?

是此时的我,忙里偷闲安排了一场出行,这出行里有很多意思,比如休憩,比如暂时的回避,比如对自己的安抚……不是一个不知从何处来的,为了把脸部修小而把笑容修到僵硬的年轻姑娘拍照打卡。

我想起了前不久遇到的一个人。此人言必称“我是认识谁谁谁的,当年和谁谁谁都合作过的”“我是见过好东西的”“我这个人很挑剔的,只有精致的东西才看得上”……如此种种,让人听起来格外不舒服。而事实上,此人不过是因工作关系接触了一些艺术家、收藏家以及富商而已。

与另外一位朋友吃饭时聊到此事,我们共同感慨,这就是一个人角色的错位。卖奢侈品的姑娘、攒三个月工资买一件奢侈品的姑娘,以及平日买奢侈品像买冰淇淋一样的姑娘,三者,其实是三类人,她们并不因为都跟奢侈品有所关联而成为同一类人。在同一场宴会上,有人是宴会的发起者,有人是参与者,有人是服务者。

同一场景下,会有不同的角色,但因为在同一场景中,很多人会不明白自己的角色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反倒常常看见那些“小人物”的扬扬得意。因为每次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都是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必须向旁人大声宣布他们当时在场。而如此强调,不正因为这个场景并不是他们人生的日常吗?

“平常”不可耻,它再正常不过,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日常。令人遗憾的是,总有一些人无法接受自己人生的“平常”,尤其在别人面前,所以,只好拿一些所谓的“高光”来修饰自己,试图力证自己的“身价”。但这种浅显的把戏,太容易被旁人看穿了。

一个人理想的状态,是他能够接受,并且喜欢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只能接受自己的“高光时刻”,甚至伪造“高光时刻”。

活在“失真”的人设里,对我们真正的自省、开放与成长毫无增益。倘若一个人一生都活在“失真”中,那么只能说,他从未肯定和喜欢过自己。

猜你喜欢

高光宴会客服
见证彼此高光
庆祝宴会
想做联名爆款?超级飞侠、熊出没、奥特曼等“高光”IP等你来聊
猫和老鼠的宴会
语音推销
敬业的客服
释放出来自HDR的高光力量 Optoma奥图码UHZ880
宴会场地的一般要求、规则
基于广东“一张网”对内客服模式的探讨
销售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