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密老北京的那些古墓

2022-02-28兵马司

中关村 2022年2期
关键词:英宗亲王

兵马司

北京的历史上的那些古墓,除了景泰陵、七王坟、礼王坟、明十三陵、金陵、大葆台西汉墓、田义墓、架松坟、李莲英墓、奶母坟等,还有很多。很多老的地名带“坟”,比较有名的公主坟、铁狮子坟、索家坟、八王坟……

《中庸》里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代表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生死观,也使得中国的陵墓展现了古人当时的生活状态。桑海沧田、朝代更迭,地面上的建筑所存无多,但地下的陵墓,即使已被盗掘,古建犹存,我们仍能看到古人的智慧。

公主坟古时确实埋葬了公主,经过考古挖掘和历史考证,证实这里因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而得名,分别为清朝的庄静颐公主和庄静固伦公主;中关村在古时竟是太监聚集地?有人称它为“太监坟”或“中官坟”。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中关村原本叫“中官村”,这里曾聚集了大量的太监,这些太监们在这里建庙宇和养老,死后也便安葬在了中官村,因此而得名“太监坟”;小西天附近的索家坟,是清初康熙四大辅臣之首索尼家的坟地,索家的后人也大都埋在了这里,其中包括索额图,这里的大片坟场便被人称为“索家坟”;北京师范大学的铁狮子坟,到底是谁的坟墓?据说无从考证这对铁狮子的历史来源;著名的八王坟是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墓地,也是北京比较有名的一处清代王爷坟;建外豫王坟据资料记载,是豫亲王多铎、二辈豫亲王多尼的墓地,之后也葬入了其后代诸辈,当时的豫王坟位于京郊,地名也就这样传下来了……

在颐和园通往香山的公路上,可以看到一座皇陵赫然耸立,这便是明景帝朱祁钰的景泰陵。永乐迁都北京后,皇陵都建在北郊昌平,朱祁钰为何孤身葬在西郊呢?原来,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人可汗也先率兵马向明朝进攻,英宗不听兵部侍郎于谦的劝阻,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陷入瓦刺军重围,明军大败,英宗也被俘虏。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后,北京城守备空虚,城里剩下的老弱残兵不过10万人,穿戴盔甲,手持兵器的士卒只有一万人,在明王朝生死存亡之际,9月,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在于谦等人劝请下,受太后谕旨即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第二年年号为景泰元年。这一措施表明“明朝丧君有君”,决心抗战到底。10月,瓦刺军挟英宗围攻北京,于谦受命领导北京保卫战,瓦刺人死伤将士逾万,散失马匹九万多,便慌忙挟英宗逃回塞北。

也先打了败仗,明朝又立新君,他感到俘去的英宗失去了战略价值,次年8月放英宗回朝。景帝在德胜门外土城迎回了英宗,安置在南内太上皇宫居住。英宗对弟弟即皇位心怀不满,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在总兵官石亭,副都御史徐理等人密谋下,英宗发动政变。

英宗复辟后,改国号为天顺,“废景帝为郕王”,并杀害了战功卓著的于谦。不久朱祁钰病死,英宗以亲王礼将朱祁钰葬在西郊。明宪宗继位后,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身份,但陵墓仍保留在那里。

北京海淀区北安河有一座“七王坟”,他是清道光皇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的陵墓。奕譞是光绪皇帝的父亲,宣统皇帝的祖父。由于慈禧太后的妹妹下嫁了奕譞,他为慈禧掌权又出了大力,所以深得慈禧的宠信。

园寝依山而建,踏上墓地要登一百二十三级石条砌筑的台阶。这么高的台阶首先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这座陵的规格和清朝帝陵的格局一样,正面第一座建筑是黄琉璃瓦,歇山顶的碑亭,亭四周券门,里面是光绪皇帝御书的碑文,文中记载醇亲王的一生,碑楼后是一道月牙河,上面是石拱神桥,再往上就是园寝正门一隆恩门。最后层便是醇亲王墓地。

墓地有四座宝顶:正中大的为七王奕譞和他的福晋叶赫那拉氏之墓,北面的一座埋葬着侧福晋颜扎氏,南面两座是刘佳氏和李佳氏。南墙外有几座小冢是奕譞子女墓。

据史书记载,这儿曾是唐时佛家圣地法云寺遗址,金章宗时命名的西山八大院,这儿是香水院。墓地后在茂密的松林中,有用黑色奇石堆成的假山,假山上有“澄潭”、“渔乐”等刻石。西侧有一断石,上凿“苍山古树”四个字。谈起古树,这里面还有一段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银杏风波”。

陵寝围墙外有一株高大的千年银杏树,该树约有八九个人合抱粗,高数十丈。当时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但仍感到名不正言不顺。同治、光绪虽说是她策划登基当上皇帝的,自己却是徒有虚名。由于她的嫉妒和生性多疑,加之更相信风水之道相术之言,一日太后手下有位叫英年的人,向老佛爷进言,说白果树(银杏)下葬亲王,“白”和“王”字相合,恰成一“皇”字,如果不伐此树,皇家的风水会被此支占去,请伐之以利本支。太后听了喜出望外,决心伐掉白果树。在当今皇帝的生身之父的陵墓上伐树,这在当时可犯有杀头之罪,谁敢轻举妄动。有人将此事面奏光绪皇帝,皇帝听大怒,说谁敢伐此树可先砍我头。在满朝文武进退两难之际,光绪皇帝听太监言,太后带人到醇亲王陵寝了。皇上一听急匆匆赶往陵寝,但是为时已晚,皇上远远望去,巨大如盖的白果树已倒。光绪连哭带号赶到先父陵寝,问被召集来的百姓受何人指使敢伐先父陵寝之树,百姓说慈太后亲驾于此,令伐树,在锯树时,树的伤口处流出牛奶般的乳浆,锯后又合上,结果太后亲自先执斧砍三下,别人也不敢违抗,树才倒下。

光绪皇帝此时感到自己枉有虚名,只能嚎啕大哭,顿足拭泪而归。

传说,那棵“金元时初”的古银杏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被砍倒后不几年,在其根旁又奇迹般地长出了一棵,那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棵。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现在的这棵银杏树,植物学家认为至少也有百年以上的树龄。

礼亲王是清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第一代礼亲王是清太祖的二儿子、清太宗的哥哥代善,崇德元年封和硕兄礼亲王,顺治五年十月去世,葬在西山门头村。门头村还葬有巽亲王满达海和常阿岱,惠顺亲王祜塞、康良亲王杰书、康悼亲王椿泰,成为第一处礼亲王坟茔地。尔后,康修亲王崇安、礼恭亲王永恩的园寝建在金顶山带,成为第二处礼亲王坟茔地。福寿岭是第三处礼亲王坟茔地。

从乾隆年间直到民国初年,福寿岭建有四组建筑群,宝顶坟七处,距现在的铁路局疗养院不远的解放军某部机械连的位置上,为敦太王园寝,建有碑楼、宫门、享殿,阳宅在东边,在马路南解放军某部构件厂的位置上,原有安太王的园寝,有神桥、碑楼、宫门、享殿等建筑,在安太王园寝东边为和太王的园寝,俗称北王坟,礼亲王世铎,人称疯王爷,最后住在蓝淀厂,养猫头鹰、刺猬、蛇,1914年去世,谥日特,园寝建在马路西南的雷达站位置上,俗称碑上坎,墓地没建碑楼、享殿,只有宫门和东西朝房,这里栽种的树木比不上金顶山和门头村的年代久远,但也很壮观,日伪时期,经过官方的滥伐和府主的出售,这里的树木几乎无存。1953年礼王府的后人将灵枢起走,把地面建筑拆卖,如今,北王坟还残存一汉白玉柱,一米长的红墙。

北京朝阳区劲松小区的南端是架松村,架松村得名于清初的肃武亲王的架松坟。

架松村早年是皇子坟茔,从清初到本世纪20年代,先后葬有五位肃亲王:肃武亲王豪格、显懿亲王富寿、温良郡王猛峨、显谨亲王衍璜、肃忠亲王善耆。在今架松小学的位置上是豪格的墓地,俗称老坟,亦称架松坟。豪格是清太宗长子,初封贝勒,崇德元年以功晋肃亲王,顺治三年(1646年)带兵入川镇压了张献忠,顺治五年被革爵囚禁,后自杀。另一种说法是他“还至郊外遇伏死,死处即今葬地”,顺治皇帝亲政后,得到昭雪,追谥曰武,当时称武肃亲王。墓地两道墙,里面的蓝墙四角有象征铁帽子王的“官帽子”,进大门有碑楼一座,内立顺治年间的驮龙碑两道,大门内外建有东西朝房、东西班房各三间,享殿五开间,享殿后边未建宝顶。豪格是火葬,福晋是墓葬,院内有六棵松很有名,最粗大的是架松,树“不甚高而偃蹇盘磷,横荫十亩,支以朱柱百许根”,以致院内见不到阳光,《都门纪略》上有诗说:“松枝托地古根留,架木擎来一老虬,周匝绿荫圆似盖,佳城郁郁兆王侯。”解放前,古松死了四棵,1960年架松小学由谨亲王坟地搬到这里,碑楼等建筑拆除。现存西朝房三间、古松一棵、柏树20余株。

在北京西郊的恩济庄,曾经有过一座用鸡蛋白和石灰砌造的坟,这座坟所埋葬的就是清代的祸国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外号皮硝李,九岁入宫充当太监,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爬到了太监中的大总管。由于他受到慈禧的“恩宠”,生前左右朝政,营私纳贿,无恶不作,在西郊海淀有三处私邸。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1911年),坟地占用民田50余亩,建坟动员了数千民工,为了使这座“地宫”坚固,从方圆数百里的村庄大量征集鸡蛋和江米,然后用蛋白拌石灰,用熬好的江米粥灌浆,整个坟茔耗资巨万。

当时人称其坟为“鸡蛋坟”,并咏诗加以嘲讽,诗曰:“马鬣封头鸡卵堆,黎民血泪染石灰,可叹莲公达显宦,焉与‘三保’共争辉。”诗中的三保即指明代三保太监郑和。

因太监都尊奉郑和为祖师爷。李莲英生前野心勃勃,将他的坟地选择在郑和的坟茔之后,妄图死后能与郑和齐名。

北京西南方,有个名叫车厂村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中间有片顺山势逐渐平缓的山坡。山坡上散落着汉白玉的建筑残迹和随处可见的琉璃,这里就是金朝的皇陵。人们传说这里风水好,北面的九龙山,有九条山脊如奔龙向下延伸。

金陵象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面纱,有许多趣事令人不解。金陵始建于1155年。海陵王完颜亮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从上京迁都燕京。在广安门一带建金中都,兴建离宫苑囿。同时在房山建陵园,并将葬于上京的太祖(阿骨打)、太宗(吴乞买)移至燕京房山,为此房山最早曾称万宁县,后改奉先县。

清朝入关后认为自己与金同属一脉,曾修茸睿陵兴陵。现在所见残存建筑当属清代为多。那么其它皇帝的陵墓在哪里呢?在这片山谷中,共有17个皇帝、七、八个皇后葬在陵区,至今尚不知准确位置。

1986年考古发现了皇帝谒陵的御道和御道的栏板。同时意外地发现了睿宗的陵碑,其碑为汉白玉石料,双钩体碑文。这些文物的发现,给人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金陵主陵区之西,有一河谷。在西北之处,当地人称之为牛皋塔。传说,北宋大将牛皋死后埋在这里。金朝和北宋激战数十年,涌现了《说岳全传》等许多演义性文学作品。其中牛皋坟就来自“气死金兀术,笑死牛元帅”的典故。传说,金朝的大元帅金兀术听到岳飞被秦桧害死于风波亭后,立即起兵攻打宋国。牛皋为了报仇也带精兵十万向北袭来,经过一场激战,金兀术大败,牛元帅乘胜追击。牛皋马快将金兀术一斧劈于马下,并乘势将其压在身下。本来论武艺牛皋不是金兀术的对手,金兀术一看自己竟败在鲁莽的牛皋手下,一时气绝身亡。牛皋此时则痛解心头之恨,不禁仰天大笑,结果,竟激动得背过气笑死了。据说,金兀术死后因其有功葬在金陵,后人为纪念牛皋也把他埋在了金陵。这传说是否有据,牛皋坟的地名从何而来,也是个不解之迷。

东城区灯市口西街有这样一座建筑。它建于明代,两院落,绿琉璃屋顶,它是专为宫廷供养奶母的场所,名叫奶子府。奶子府里的奶妈,旧时称奶口。按照明、清惯例,旧时的奶妈都要由宛平、大兴两个县为皇宫选送。清时称乳母为“嫫嫫额湟”,皇子降生后交给乳母喂养。因此,清朝皇子与乳母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乳母则抛夫别子,长期在宫中不能和自己亲人相见。当她们抚养的皇子登基当了皇帝,她们的家人则会沾皇帝的光,成为有特殊身价的人了。

传说,雍正皇帝降生后终日啼哭,康熙帝极为不安。经太医诊治,仍不见好转。皇帝龙颜大怒,要治他们的罪。这时有一人进言称:皇子啼哭声震天庭,非凡人所能哺育,需请一位手托玉印、足跨青龙的妇女方可平安。康熙帝急令人前去寻找。当来到大兴时看到一少妇,容貌秀丽,体态丰盈,左手托一块豆腐,行走在田垄之上。当时众人恍然大悟,这豆腐不就是“玉印”、垄沟不就是“青龙”吗?

这妇女立即被接到宫中。可巧,雍正小皇帝哭累了饿极了,当这位妇女给他喂奶时,立刻停止了啼哭。这位乳母就是雍正皇帝继位后封的“恭勤夫人”谢氏。现在的大兴县榆垄乡黄各庄村至今仍保存着這座雍正皇帝的奶母坟。墓前原有神道、石桥、五供,现只有石碑和华表及牌坊。墓前牌坊宽9米、高55米,全部由汉白玉仿木构造,梁枋雕有龙云、花纹,十分精美。石牌坊东北侧,立有雍正八年(1730年)颂德碑座。上刻“敕建恭勤夫人谢氏碑”。碑文颂扬谢氏“秉性柔嘉,持躬谨厚,服勤内职,奉朕冲年,顺阴阳之宜,善调服御,审寒暑之节,克愤起居”。因谢氏在宫中数十年如一日“敬慎事上”“夙夜匪懈”,在谢氏死后,雍正将谢氏归葬乡里,并为其树碑立传,以表不忘乳母之恩。

猜你喜欢

英宗亲王
探究与塔尔巴哈台土尔扈特亲王旗相关的几份档案
明英宗颁赐甘州卧佛寺《永乐北藏》原因刍议
英菲利普亲王为车祸伤人道歉
明英宗重回大明多亏了谁
联墨双馨七
北狩南宫之后明英宗心理变化之初探
调包明英宗
残疾皇后缘何能被皇帝至死挂念
欧洲军队近代操练制度的创始人——莫里茨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