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的班级她的兵

2022-02-28吕高排

中关村 2022年2期
关键词:东东班级孩子

吕高排

田京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快。

走路快。明明并肩而行,没走出几步,发现同行人已经丢在后面。她扭过头急急地喊,“快点快点”,脚步仍如流星,丝毫没有停步的意思。

说话快。说起自己的学生,血液迅速向面部聚集。于是,嘴巴像一挺烧红了枪管的机关枪口,哒哒哒哒,疯狂扫射,任谁也阻挡不住。

“小学六年级,人生第一场战斗,现在已经到了冲锋的时候,就得快。”田京京直言直语,给自己的特质找到合理的注解。说话间,她呼地站起身,刷拉翻开书,快步走到讲台上,用手挥出一个前进的动作,似乎真的到了战场上,她正指挥着自己的千军万马冲向前沿阵地。

田京京是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小学部六年级班主任。

2002年的12月格外寒冷,却没能挡住一个大学女生的从军热忱。

田京京是京郊房山人,她从小生活的村庄,与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一墙之隔。她喜欢军人,崇拜军人,渴望长大后自己也穿上帅气的军装。首都师范大学二年级,好消息从天而降:部队要从学校招收一批大学生从军!

报名、体检、政审……田京京悄悄进行着,她在心里说,这次机会,绝不放过。

接兵干部很高兴。首批大学生士兵、正式党员、连续5年北京市三好学生……这样的条件,踏破铁鞋无处觅。

田京京的妈妈很不赞成。放着好端端的大学不上,当的哪门子兵,赶紧毕业当个老师多好。

济南军区空军通信总站的女兵们不理解。“有病”,所有人做梦都渴望拥有的东西,她身上都有。别人把当兵当跳板找出路,而她却是矫情的“圆梦”!

从此,部队出现了奇葩的一幕:党员大会上,端坐着一位连军衔都没授的小新兵;各营各连的春联,被这个小姑娘一挥而就;连队的黑板报,她连写带画,每次都是精品;演讲会上,她声情并茂,每次都让官兵红了眼圈……

部队很希望她留下,可是学校只能保留学籍两年。2004年,田京京将《解放军报》塞满皮箱,带着一枚优秀士兵的奖章和满心的遗憾,回到了首都师范大学。

帶领学生运动会夺冠

离开了军营,离不开的是情怀。记者走进田京京的班级,似乎走进了一个战斗班排。班风、班徽、班训、班规,甚至班级口号、班级文化、班级微信号和视频号,一样也不少。“忙,费精力费时间,但是我乐在其中,这样,我的班级就有了灵魂,就有了战斗力,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集体。”田京京很自豪。

“就是喜欢,忍着不吃零食也要买。”记者发现,这里的军事元素比比皆是:笔筒是炮弹壳做的,星空迷彩的手办随处可见,台历是一本军旅风十足的“哨位日历”。

“比如哨位日历,我每年都要买很多本,给我自己,也给我的学生。日历上每天都有‘口令’,我和孩子们填写‘回令’,别看这一来一回,一问一答,对生活对学习对人生,就有了不同的认识和高度,再做事情的时候,起点就不一样了,这是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负责。”看得出,她把她的学生当成士兵来带,以期用自己的军人底色,带出“一支优秀的队伍”。

田京京和同学们写在其中,成长在其中。这些口令不但是同学交流、家校交流、亲子交流的心灵港湾,也成为班级文化建议的抓手,她借助口令填写发现班级问题,掌握班级动态,了解学生内心,解决棘手矛盾,传递班级正能量。

从军时间不长,得到的历练却多不胜数。

田京京说:“这两年的军旅生活给我很多启示,也形成了我很多品格,不怕苦不怕累,有担当有作为,没有任何困难可以挡得住前进的步伐。”工作14年,她一直担任班主任。2013年开始,又兼任年级组长。这样的生活久了,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离开学校一步,她心里就感觉不安;过个寒暑假,她都要闹毛病。每天,她像上紧的发条,拼命地冲刺。为了孩子,为了学校,也为了自己。

“我所带的班级,就像学校的一支突击队、先锋队,无论是课间操,还是运动会,无论是国旗班,还是篮球赛,都是年级的标杆和榜样。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在各种活动和赛场上,他们毫不逊色,奋勇争先。见第一就争,见荣誉就上,和一名战士没有两样。”

田京京自己也是拼命三郎。疫情期间,朝阳区开发“生命教育与安全”课程,统一线上教学。很多技术,她都不懂,领导找到她,她二话不说,连夜买来电脑,找专门资料学习,请专业人士辅导。从备课到录制,整整10遍,终于实现音画同步。录制成功时,一直守在门外的学校领导跑进来,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离开部队后,田京京仍旧坚持着很多习惯,五公里跑步一直保持在25分钟以内的配速。2018年,她又喜欢上马拉松,线上线下,次次不落,仅奖牌就得了15块。“2021年10月,我中签了北京马拉松,从天安门跑到鸟巢,想想就激动得睡不着。北马是运动界的顶级国马,只有好成绩还不行,还要通过抽签。可是因为疫情,这次又取消了。”田京京一脸遗憾。

田京京有一堆的荣誉:“阳光杯”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中小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班集体……

“不抛弃不放弃,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股劲。浅尝辄止,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更不可能成功。”田京京看过很多电视剧,最喜欢的还是《士兵突击》。她喜欢带孩子做每一件事,做到极致。

班里有个孩子叫东东(化名),她写字和其他孩子完全不同。比如“田”字,她一会儿写成甲,一会写成由,一会又写成申。职业敏感让田京京意识到,东东可能存在读写方面的障碍,便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东东妈妈。家长并不认可,“我的孩子只是基础差一些,她没上过学前班”,还认为是田京京教育无方,不想带拖后腿的孩子。东东的病情飞速恶化,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了。到医院一检查,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影响了脑部发育。

田京京与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

东东妈妈泪水如注,和她相拥在一起。作为母亲,田京京深深理解这位年轻妈妈内心的悔恨与痛苦。作为老师,她更认识到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接纳。住了很长时间医院,东东终于回到学校。对这样的学生,田京京不放弃,反倒另眼相看,动员所有同学帮助她,“老师要以爱育爱,学生也会学会爱。”爱的力量,让东东身体和智力的恢复超出预期,她已经赶上学习的进度,成绩在逐步上升。

实际上,这时候的田京京,扮演的是一个母亲的角色。“教育是爱,更是责任。直面现实,扛起责任,奇迹就会出现。”田京京又给记者讲起另一个故事:明明已经是初中一年级的大男孩了,但他還是经常发微信,告诉田京京有多么想她。明明曾是班里的混世魔王。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有他在地上四处乱爬。一了解,明明在幼儿园时就调皮,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来到田京京的班级后,她每天盯着明明写作业,每天单独给他开小灶,一点一滴培养学习和行为习惯。整整5年,到六年级的时候,明明在她和全班同学的呵护下,完全变了一个人:运动会的项目不是强项,就因为班级参与少,他勇敢报名;学习突飞猛进,地理还考了全班第一名。

5年时间,1000多个日子,陪一个孩子走上“正轨”。田京京觉得值。

“田老师,我的生命中有您,真好!”“您的身上总有一道光,照亮着我们,吸引着我们……”付出了很多爱,也收获了很多爱。有名高三学生逃课半天,就为了给她送自己亲手制作的饼干;知道她喜欢故宫的书签,那位匿名邮寄来书签的同学,她至今也不知道是谁;-7℃的跨年之夜,一群已经毕业的孩子站在学校门口等她,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家长吃醋地说,“知道你们关系好,就不能找一个暖和的地方聊吗”?“可是那时候,大家聊得那么嗨,谁也没觉得冷啊?”田京京一脸真诚。

田京京,女,1982年生于北京,2001入党,2002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首批入伍大学生士兵,服役于原济南军区空军通信总站。2004年11月退役后继续就读。现为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东东班级孩子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班级“四小怪”
东东“闯关”记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