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罩戴前甩一甩,甩掉致癌物?

2022-02-26苏吉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2期
关键词:环氧乙烷致癌物残留量

●苏吉

近日,一段关于口罩的视频在各微信群广泛流传。视频里,一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给大家科普了口罩残留环氧乙烷的情况,并称“环氧乙烷是一级致癌物,所检测的五款口罩都有环氧乙烷残留,虽然符合国标,但最好在戴口罩前先甩一甩,可以让环氧乙烷数值大幅下降”。

环氧乙烷是个啥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O,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够与微生物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非特异性烷基化作用,让它们失去正常功能,从而达到灭菌效果。而且这种杀伤力是广谱的,像细菌、孢子、芽孢等统统都能杀死。

大家都知道,200℃以上的高温可能灭菌,但口罩到这个温度就彻底坏掉了。高压灭菌锅只需加热到120℃~130℃,但会产生大量水汽,出锅还得晾干,而口罩是经不住水泡的,一泡就坏。

环氧乙烷就没有上述“烦恼”,能在“又冷又干”下工作。沸点低,蒸汽压也高,只需维持在50℃左右,就能很容易地进入待灭菌物品的任何缝隙角落,做到全面灭菌。气态灭菌不会泡坏东西,也不会腐蚀塑料、纸、棉、化纤、金属、陶瓷等常见材料。

正因为这些优点,环氧乙烷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常用于食品包装、婴儿纸尿裤、卫生巾等的灭菌。当然,也包括医疗器械,比如口罩。

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会有致癌残留物吗

环氧乙烷确实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如果一次吸入太多环氧乙烷气体会当场中毒,而频繁接触环氧乙烷也有损健康,并会增加癌症风险。但这些危险因素,只有相关行业的从业工人才需要防范,普通人无需为此担心和恐慌。行业标准《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规定,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口罩,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微克/克。

一个口罩,从包装好到环氧乙烷灭菌,再经过解析、出厂、仓储、运输、销售,最后到消费者手里,至少要经历一个月的时间。而环氧乙烷本身易挥发,出厂时已经符合国家标准了,再加上这么长时间的挥发,存在残留并危害健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口罩的塑料外包装虽然可以防水防污染,但对环氧乙烷并不具有阻隔作用。环氧乙烷可以在灭菌时穿透包装进去,也可以在灭菌结束后从包装里溜走,并不会一直停留在里面。

以一个医用口罩重约3 克计算,假设每个口罩最多含30微克环氧乙烷,按每日剂量≤0.1毫克(100微克)的标准,每天至少得生吞3个口罩才可能超标。所以说,抛开剂量空谈毒性,都是不科学的。

佩戴口罩前“甩一甩”,完全没必要

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医用外科口罩、N95 口罩大部分是通过环氧乙烷蒸汽熏蒸灭菌的,但并不是所有口罩都用这种方式,也有一些是在无菌车间里制作的。比如,在去年全国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大批口罩是通过放射线的方式进行消毒灭菌的。

卫生专业人员是不会先把口罩“甩一甩”的,因为口罩从包装里拿出来本就是一种无菌状态,直接配戴即可。对于普通市民,如果通过甩一甩、晾一晾的方式可以让您更安心,那也无妨,并不会妨碍口罩的防护效果。

总结一下,环氧乙烷是很常用的灭菌剂,只要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那么使用它就是安全的,而对于合格的口罩,并不用担心有环氧乙烷威胁健康。目前各地仍有零星新冠疫情,除了打疫苗、少聚集,戴口罩算得上是最物美价廉的防护手段了。

猜你喜欢

环氧乙烷致癌物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被列为明确致癌物
新口罩有消毒物残留吗
一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中国石化扬子分公司环氧乙烷增产增效
美国把环氧乙烷列为有害物 巴斯夫、壳牌、沙索多家化工巨头受牵连
咸鱼被列为致癌物是一种生活习惯预警
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