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 “ 互联网+” 特色的中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之思考

2022-02-26龙祎玲王丽霞张芳丽

今古文创 2022年8期
关键词:浙江互联网

龙祎玲 王丽霞 张芳丽

【摘要】 本文围绕中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以文化浙江“重要窗口”建设为例,在分析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重要媒介载体的优势特点,具体针对浙江省聚焦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系列现实规划,从俄语专业大学生、当代青年人的视角力求进行有益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中俄文化交流;互联网;浙江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8-0095-03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在外交、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文化领域的交流也具备越来越充足的现实条件与迫切意愿。尤其在2020—2021年中俄科技创新年的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的进一步互惠互鉴,对增进两国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同推进国际文化形象建设无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在巩固和强化已有产业优势的同时,紧跟当下文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文化软实力建设持续保持高度关注,且伴随着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陆续展开,得以不断培育出融合浙江当地特色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在文化浙江“重要窗口”建设背景下,浙江省更是以日益积极主动的姿态亮相国际人文舞台,与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不少显著成果,双方在戏剧影视文化、茶文化、中医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有互译与出版计划、文化交流节以及互换进修学习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然而,目前就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创建而言,在形式的创新性、面向对象的广泛性、对不同层次文化需求的普适性等方面尚存在完善空间。

在2021年6月正式发布的《浙江省文化改革發展“十四五”规划》中,浙江省明确指出需重视“建设辐射全球的对外传播窗口”,并进一步具体提到,需要“围绕‘重要窗口’建设,大力创新对外传播理念,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和载体,构建更具国际影响和浙江特色的对外传播体系,多参与、多发声、展形象,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1]

在扩展文化对外传播的全球性辐射范围、强化文化软实力生成机制的过程中,探索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的创新理念设想与实际构建方向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

青年大学生是中俄文化交流过程的重要支持力量与受众群体,具备活跃思维与开放性视野,尤其对中俄在互联网领域的多种文化交流创意平台形式具备敏锐感知,加之俄语专业大学生更具备双语交流优势与沟通体验,本文选取从俄语专业大学生、当代青年人的视角,以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为具体着眼点,力求对丰富中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进行有益分析与思考。

一、中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现状分析

中俄文化交流平台涵括官方平台和民间平台,所涉文化领域丰富,以浙江省为例,参与文化交流的领域有浙江传统特色的茶文化、瓷文化、自然风物文化,纪念浙江籍经典作家鲁迅与俄罗斯经典作家托尔斯泰的中俄文学对话,彰显江南地区民族与地域风采的曲艺文化,以及与时俱进的影视文化和商业科技文化等。

中俄文化交流平台的具体类型多种多样。例如,在中俄互办国家旅游年的背景下,俄罗斯中国浙江文化节以浙江丝竹民乐、民间手工艺制作等民间文化艺术为载体,向俄罗斯展示与交流浙江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与悠久历史,也成为向俄罗斯介绍中国地区特色文化的助力。

同样致力于地域特色文化传播,浙江的中国青瓷小镇通过海外推广展的形式,将互动体验、多样化展演与文旅推介相融合,以开放而主动的面貌代表中国瓷文化向俄罗斯宣传中国特色的青瓷小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在“中俄媒体交流年”背景下,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与俄罗斯“REN-TV”共同筹划了以“美丽浙江”为主题的电视周展播活动,双方由此将进一步进行节目互换、共同进行电影制作等一系列影视文化交流;作为民营影视企业的浙江华策影视集团与俄罗斯广播电视行业联手进行拍摄合作,推出包含中俄民族文化交流元素的影视作品。

此外,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为代表的浙江图书行业针对海外文化交流与图书市场的战略需求,与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公司联手推进中国文化主题图书的翻译与出版,并在阿尔巴特大街筹建实体书店,书店内设一带一路影视厅和华茶驿站,在拓展中国图书海外营销平台的同时,也成为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纽带形式。

在“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背景下,浙江多所高校与俄罗斯高校的互派学术交流、访问演出、共办文化节等活动项目都有所增加,深化了中俄青年大学生对彼此的传统文化、教育特色以及校园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也是教育与旅游文化融合的交流形式。

二、互联网特色与中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

互联网科技在当今时代已经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进程中,文化的互联互通越来越展现出与经济的互联互通相辅相成的当代意义。“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2]每一种文化自身的特殊性更为彰显其价值所在,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则需要参与过程中的双方在特殊性中求同存异,在沟通时共同面对特殊性,进而寻求合理的沟通办法。“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中俄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消费习惯差异等问题,使中俄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受到一定阻碍,互联网平台并未发挥真正作用也妨碍了文化贸易和投资的持续扩大。”[3]

目前,中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在拓宽受众群体的范围、扩大文化交流的领域与规模、提高文化交流效率等方面,仍存在可以完善的空间。为了提高中俄文化交流的影响力,从物态层面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入到精神文化层面的互联互通,有必要进一步利用互联网优势完善中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从而推进与俄罗斯在文化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例如,在“中俄科技创新年”背景下,“2020浙江—俄罗斯科技创新合作周开幕式暨浙江—俄罗斯技术产业资本对接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中国浙江杭州和俄罗斯莫斯科两地共同举行,旨在“将俄方的技术创新优势和浙江的产业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浙俄科技合作拓展更大空间”[4],而“互联网+”作为浙江省着力打造的三大科创高地之一,无疑是此类创新合作的重要内容元素,在中俄互联网文化交流过程中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在2021年12月举办的“中俄科技创新年”框架下最后一项大型活动——“中国科技创新及中俄科技合作成果展”上,互联网技术引领的开放创新型科技理念深入渗透到诸多展品的设计内核当中,成为展区成就的这场科技文化交流之重要聚焦点。

诚然,互联网的应用拓展正在逐步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参与中俄文化交流。例如,互联网可以为中俄两国开通线上交互展演平台、实现线上文化交流提供便利条件。目前中俄两国都有不少博物馆、名人故居景区等公共文化场所通过数字游览、虚拟现实等方式开通了线上参观平台,尤其在因新冠疫情严重影响跨地区出行的情况下,这类线上平台可以实现云端文化资源交流与共享,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尽可能帮助线上游览者模拟有如真实参观展品过程中的种种体验,收获与实地游览分量相当的文化浸染与情操陶冶,上文提到的线下文化节中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通过线上云端平台来展开,克服时空阻碍,助力文化交流的云畅通。

另外,俄语专业的青年新媒体爱好者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视频作品,简短但立意新颖,通过从不同侧面呈现中俄民族文化特色的对比,巧妙呈现出上文提到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一些围绕中俄文化交流主题的新媒体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此外,在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下,中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框架下的“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项目也一直表现出对中俄青年创意特色的人文交流合作项目的持续鼓励与支持。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2020年,本项目活动不仅首次采用线上推介的模式,还推出了中俄青年创客“云平台”,也从侧面印证青年创意平台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市场潜力与机遇。不断打破固化思维模式的桎梏,拓展新生代创意设想,推进互联网科技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也是进一步激活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生命力的重要方向。

三、从俄语专业青年大学生视角的思考

正如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冯玉军教授所说:“当前人文交流得到中俄高层的高度重视,已经提升到两国战略层面。随着中俄战略协作关系不断深入,中俄友好的火炬已传递到了青年一代手里。”[5]今天的青年人不仅是国家与民族繁荣发展的未来接班人,同时也是国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一分子,已经可以在一些力所能及的领域进行有效地参与,尽己所能地做一些贡献。作为承担中俄未来文化交流使命的一分子,本文从俄语专业大学生、当代青年人的视角进行以下思考。

首先,中俄两国青年人需要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中俄青年文化倡议》的支持与鼓励下,通过两国青年人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呼吁进一步关注彼此的文化发展,深化两国青年组织间的互动与协作;鼓励中俄两国更多的青年翻译人员通过书面笔译、音视频听译等各类形式参与两国文化交流相关内容的译介,共同致力推进互译作品的出版与发布,过程中的合作也可增进两国青年人的相互了解与彼此认同;两国青年人还可以通过更多关注与思考线上博物馆、云端展览的多样化设计形式,扩大文化传播普及度,为文化传承、交流与创新探索更多路径;关注中俄青年文化交流创意产业的平台建设,助力探索文化交流的创新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等发展趋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俄罗斯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等国际互动与合作都提供了重要机遇,对中俄青年人参与两国文化交流无疑也具有长远意义。习总书记提到的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沿线国家间的有益交流凝聚着正向动力。文化领域的交流在中俄两国交往与合作过程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俄兩国青年人作为可以在两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新生代力量,可以合理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平台与机制助力下来有组织、有规划地主动对接,争取参与到两国文化交流的各项建设与发展之中。

2021年12月22日,青年外交高校联盟成立大会正式举办,相信将对进一步推动青年国际友好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独具特色的助力作用,也可以从侧面看出青年外交之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的意义正在不断得到重视。

另外,身处于“互联网+”时代,青年人相对而言是对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接收较及时、反馈较敏锐的群体,而且对于浙江省而言,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发展在当地拥有特色优势,可以借此为中俄文化交流注入强大的互联网正能量。

为进一步在两国文化交流过程中助力建设和完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合作与交流新模式,青年人更需要充分总结有益经验,通过各类平台与渠道助力架设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及数字化特色的文化交流桥梁。

总体而言,助力中俄文化交流、推进文化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可以在巩固目前已积累的文化产业走出去之“浙江路径”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结合浙江当地发展特色及需要,继续借助“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平台与机制实现加成效果,并带动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

不仅如此,从2018年开始,浙江省每年举办一届“浙学论坛”,这一学术研讨与文化传播品牌也在不断汇聚着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智慧,诸多凸显新时代精神与文化传播内涵意识的研究理念与成果在此碰撞与产出。

还有值得青年人特别关注的一点是,在共建青年友好型城市的蓝图激励下,国内很多城市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完善人才生态以及优化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和支持条件的规划。

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与青年人的发展以及城市未来密切相关,浙江省内的不少城市也都在陆续推出相关行动方案,例如杭州市在原有相关方案的基础上,在2021年11月新发布了“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城市  打造人才创新高地行动方案”,其中可以鲜明看出对建设世界青年友好城市这一愿景的推进,以及继续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举措,宁波市在致力打造世界港口名城的过程中,也已开始对青年友好城市建设予以越来越多的重视。

四、结语

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具备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与潜力。青年群体需要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展现青年人的思维特色以及作为未来接班人的担当精神与使命意识。尤其对于浙江省而言,充分发挥当地的互联网产业优势,更有利于推进文化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助力中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相信有新视角、新思路、新力量共同助力的中俄文化交流以及文化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将不断呈现出一幅幅洋溢时代气息的新画卷。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发改委.浙发改规划〔2021〕234号 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S].2021-06-09.http://www.zj.gov.cn/art/2021/6/30/art_1229505857_2307038.html.

[2]邹广文,宁全荣.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绽放——论文化互联互通的重要时代意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05):40.

[3]邱玲.“一带一路”视角下浙江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4):46.

[4]林琼.浙江牵手俄罗斯 共推双方技术创新[J].今日科技,2020,(11):11.

[5]新华网.中俄论坛倡议加强青年文化交流促进文明对话[EB/OL].2014-11-28.http://world.people.com.cn/n/

2014/1128/c157278-26115582.html.

作者简介:

龙祎玲,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本科在读,学生科研助理。

王丽霞,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本科在读,学生科研助理。

张芳丽,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讲师,本科生科研指导教师。

猜你喜欢

浙江互联网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Mother
Task 2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