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本浮世绘的发展及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2022-02-26由梦迪

今古文创 2022年8期
关键词:浮世绘

【摘要】 提起浮世绘,要属日本著名的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当中的一幅《神奈川冲浪里》。这幅画完美地诠释了人们不怕困难、奋勇向前的精神。浮世绘最早兴起于日本的江户时代,本文主要以浮世绘为中心来展开论述。

【關键词】 浮世绘;江户时代;葛饰北斋;欧洲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8-0089-03

一、浮世绘的源起

(一)浮世绘的历史

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时期,日本社会并没有出现绘画的身影。直到铜器时代弥生文化时期才出现绘画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日本从古代开始便一直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比如说歌舞伎、水墨画、版画或者是锦绘等等,锦绘指的就是日本的彩色浮世绘。要说日本浮世绘能人辈出的时代是哪个时代的话,还是要数江户时代,江户时代也是浮世绘发展最鼎盛的时期。作为江户时代的大众媒体,受到了当时的平民的喜爱。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刻画的大都是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市民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被很完整地呈现给了世人。

菱川师宣(1618—1694)是日本江户时代一位著名的浮世绘画师,出生于日本千叶县,被后世认为是浮世绘的开创者。浮世绘在某些地区也被称作“江户绘”,拜访江户的旅人在回程的时候会把浮世绘作为纪念品带回到家乡,所以江户地区以外的人们便也渐渐知道了浮世绘的存在。

浮世绘是日本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浮世绘也是日本一种传统的版画艺术。那浮世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浮世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中世纪的一个佛教用语,它的意思是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尘世。所以浮世绘的字面意思就是虚无缥缈的尘世间的绘画。浮世在日语中最早写作忧世,也就是说浮世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情感色彩在里面,大众对世界都抱有一种态度:那就是对世界不抱有希望,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人们不需要拥抱生活。但在这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与其每天郁郁寡欢,倒不如好好去生活,充分去享受这个世界,在这欲望的世界里寻找快乐。所以江户时代的市民更加推崇及时享乐的生活理念。以前的艺术作品通常都是达官贵人们才可以欣赏的,轮不到平头百姓。但是浮世绘和之前的艺术作品不同,浮世绘是贵族们可以欣赏、平民百姓亦可以自由欣赏的艺术类型。在这之前的绘画描绘的主要是以贵族和武士等富裕阶层为对象的日常生活。

历史上,日本曾多次派使者来中国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中就包括艺术知识。中国的版画历史悠久,中国的版画传到日本之后,日本吸收了中国的版画知识,并结合了日本本国的实际情况之后创造了属于他们本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浮世绘。日本的浮世绘同样也在19世纪末对欧洲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世纪后半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西方的文化、艺术、科学、科技等内容一下子涌入了日本,借此机会,日本的文化也开始向欧洲地区传播,浮世绘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欧洲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家,比如文森特·梵高、莫奈等等,都称自己的老师就是日本的浮世绘,可见浮世绘对欧洲绘画的影响颇深。日本的浮世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受欧洲艺术家的青睐。

浮世绘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这其中,浮世绘的开始大约在17世纪,浮世绘的流行一直从1615年持续到1858年。江户时代日本经济发达,国内局势稳定,百姓不必为温饱而担忧,遂开始寻找一些娱乐方式来消磨时间,此时浮世绘便应运而生。因为浮世绘主要面向市民印发,所以浮世绘的内容大多通俗易懂,很多百姓家里都装饰着有关艺伎、歌舞伎、风景、美人画等不同题材的浮世绘作品。也形成了一种“町人文化”,也就是市民文化。浮世绘是一种刻画“今生”,而不是刻画过去和未来的艺术。因此,浮世绘画师们在内容上总是追求最前沿最流行的话题,总是用精心设计的描写取悦市民。浮世绘最初是画高级的妓女,也就是所谓的春宫图。但浮世绘不仅仅只有春宫图,还有美丽的风景画和歌舞伎演员的画像等等。浮世绘早期刻画的主要是美人画,美人画就是描绘游女(妓女)的生活状态以及日常生活。等到日本民众逐渐富裕起来可以出去旅游游玩的时候,浮世绘的绘画主题开始转向以自然景色和旅途风光为中心。

晚期的浮世绘描绘的主要是山川风景和自然风光。葛饰北斋的风景画可以说是让浮世绘更加深入人心,对后世的日本艺术同样影响深远。“浮世绘”作为版画而闻名于世界,并深深影响了欧洲艺术。披着鲜艳色彩的浮世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明朗阔达的江户市民的脾气和当时的社会风俗。

(二)浮世绘的种类以及制作工艺

前面提到,浮世绘是一种版画艺术。早在很久之前,木版画艺术就已经存在于日本社会文化之中。17世纪初,木版画刚刚兴起,当时的日本经过多年的战争之后,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日本终于迎来了相对稳定与繁荣的一段时期(江户时代也称作德川幕府时代),江户时代也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晚期。市民对浮世绘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浮世绘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

初期的浮世绘画面都是黑白的,在这之后市民不再满足于只观看黑白色的浮世绘并开始追求更强烈的色彩冲击。浮世绘画师们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变化也发明了几种技法但都不能实现量产,到了江户时代中期,在“版”上面进行着色才实现了浮世绘的量产。

浮世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初期是肉笔浮世绘,肉笔浮世绘就是浮世绘师手绘出来的作品,而不是木刻制作的作品。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木刻制作出来的浮世绘作品。浮世绘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说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一些,那么,一幅精美的木刻浮世绘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一幅好的浮世绘作品通常是由三到四个人共同合作完成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由原画师先在纸上进行打稿创作,再由雕版师使用树皮等等按照原画师的底稿进行雕刻,最后再由刷版师负责上色。整套工艺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也更加能体现出日本独特的匠人精神。除了肉笔浮世绘和木刻浮世绘,还有一种形式是锦绘,锦绘就是彩色版画。铃木春信一直致力于推行锦绘,让色彩成为浮世绘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那个没有广告、互联网的时代,欣赏浮世绘也经常能起到实用性的作用。比如,身穿流行服饰的歌舞伎演员画和美人画,起到了现代时尚杂志的作用。风景画也有作为介绍受欢迎的观光景点的旅游杂志的作用,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浮世绘作为传播媒介,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让人们可以更迅速容易地接收新的消息。经过换算,在当时吃一碗荞麦面的钱就可以买到一幅精美的浮世绘。

二、著名的浮世绘画家

中国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鲁迅先生提到的这三位浮世绘师分别是: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喜多川歌麿,同时也是浮世绘领域杰出的画师。

葛饰北斋(1760—1849)是日本江户时期最著名的浮世绘画家之一。江户就是现在的日本首都东京,当时的江户经济十分发达,市民们也都有闲钱去欣赏艺术,陶冶情操。葛饰北斋出生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里,虽然他的浮世绘在后世影响深远,但在当时葛饰北斋生活得却并不富裕。葛饰北斋早期所创作的浮世绘,大多都是风俗画和美人画,葛饰北斋最开始也画春宫图,画高级优雅的妓女和她们行乐的场面等等。到他中年之后才开始转向描绘风景,葛饰北斋一生中也受到了西洋铜版画的影响。最著名也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神奈川冲浪里》就是葛饰北斋年近七十岁才创作出来的。北斋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刻画了一系列的风景,叫《富岳三十六景》,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日本最有名的一座山——富士山。因为《富岳三十六景》太受欢迎,北斋遂又多画了十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神奈川冲浪里》,但大家很多时候都把这幅画的名字读错了。神奈川是一个地名,位于东京的西南部;冲的意思是附近的海域;浪里的意思是被巨浪包裹的船只。合起来就是神奈川附近海域的巨浪。当人们仔细地放大去看那些浪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都好像一只锋利的爪子一样。再往远处看,在这巨大的浪花后面,是一座小小的宁静的富士山,和前面巨大的浪花形成了鲜明的动与静之间的对比。《神奈川冲浪里》描绘的就是巨大的浪潮即将吞噬三艘载着渔民的小船的场景。

之前有一个评选活动是“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其中里面唯一的日本人就是葛饰北斋。既不是带领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明治天皇,也不是其他武将,可见葛饰北斋的艺术有多么的伟大。葛饰北斋也深深影响了欧洲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一些艺术家们,像文森特·梵高、德加、莫奈、马奈、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等在内的艺术家都极力推崇浮世绘。其中影响最大的还要数文森特·梵高。梵高的画风最开始是很忧郁的,是带有苦难意识在里面的。梵高在和他的好朋友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后,他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之后便被送进了疯人院。举世闻名的《星夜》就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当后世的人们同时看《神奈川冲浪里》和《星夜》的时候,就会意识到两幅作品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之处。虽然国家不同,但是艺术家们对于美的欣赏又很相同。

《百日红》是一部2015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该影片主要围绕葛饰北斋以及他的两个女儿展开,来讲述当时江户市民的生活情景。北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跟随他一起作画,小女儿天生就失明。小女儿只能靠触觉来认识自己的父亲,三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十分的凄惨。电影里有一处情节非常让人动容:有一天大女儿急急忙忙地跑进屋子里来对父亲说,小女儿走了。听后葛饰北斋连头都没回,就静静地望向天空,说道可能是我偷走了她的眼睛和她的生命。葛饰北斋的处境确实没有同时期的其他浮世绘画家那么好,他的一生都很凄惨。

喜多川歌磨(1753—1806)也是日本著名的浮世绘画师之一,被后人称为浮世绘三杰。早期的喜多川歌磨原本是一位连环画作者,他曾经出版过许多连环画。他的连环画主题十分多样,涉猎也十分广泛。后来被出版商茑屋重三郎发掘,转而进行创作浮世绘。当时的美人画大多都是露骨的游女全身像,但喜多川歌磨的美人画只重点突出女子的上半身,重点凸显出美人面部的表情与神态,他笔下的美人面庞丰满,同时去除了之前美人画里繁杂的背景。喜多川歌磨的出现也使浮世绘美人画的档次与品位都上升了一个高度,美人画的创作特点也逐渐开始转变。从描绘美人的外形转而描绘美人的心理状态,从刻画全身像转变为刻画半身像。

谈及美人画,谈及喜多川歌磨,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浮世绘画师鸟居清长。鸟居画派浮世绘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鸟居清长是鸟居画派的第四代,以画歌舞伎的演员而被大众熟知,歌舞伎演员的画像就是役者画。后来跟随师父改画美人画。鸟居清长笔下的美人通常都是已婚妇女,美人们有着文雅、健康、开朗的性格,体态大多秀丽、匀称,这很符合江户时代的审美要求。

在鸟居清长的《雨中三美人》当中,沐浴归来的三位美人行走在雨中,手中拿着换洗的衣服。当时的人们都在浴池沐浴,即使是下着雨的天气也要撑着伞去沐浴。在《雨中三美人》这幅作品中,作为背景而呈现出来的雨都被很好地捕捉到了。雨的斜线,简洁明了,增加了画面的诗意。鸟居清长还有很多有名的代表作品,比如《当世游里美人合》《色道十二番》《风流袖之卷》等等。

三、日本浮世绘对欧洲绘画的影响

日本作为东亚圈的国家之一,学习外来文化的能力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吸收其他优秀民族的文化并同本国的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属于日本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浮世绘同日本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都受到过中国绘画的影响。

奈良时代的绘画主题主要是佛画(宗教画)、反映世俗的风俗画、山水画等等,都受到唐绘画的影响。奈良时代的佛画明显带有唐绘画的影子。

镰仓时代肖像画极为流行,此时从中原大陆传来的宋画也对日本当时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将宋画和日本传统绘画风格相结合并形成了镰仓时代的绘画特点。

室町时代是日本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很多画家学习宋、元两代的绘画风格。再到相当于中国清朝的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无不体现出中国绘画对日本美术的深刻影响。

但和日本浮世绘比起来,中国绘画在欧洲却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波澜,反倒是浮世绘在欧洲备受艺术家青睐,尤其是被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艺术家所欣赏。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里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诞生于19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法国巴黎可以说是当时世界艺术的中心,浮世绘也在此时传入了欧洲。从1867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的展出开始,欧洲就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其中最喜欢浮世绘的还要数文森特·梵高了。梵高出生于荷兰一个不太富裕的乡村家庭,梵高前期的绘画主题主要是与农民相关。之后梵高离开荷兰老家来到巴黎,便深深地被神秘的东方艺术以及浮世绘所吸引。

在梵高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他还收藏了几百张浮世绘的木版画并进行细致临摹。他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还要数《唐吉老爹》,这幅《唐吉老爹》的画作可以看出是梵高对浮世绘的一个再创作,《唐吉老爹》的背景还铺满了梵高收藏的浮世绘木版画,可见梵高对浮世绘的喜爱之情。浮世绘亮丽的色彩也为梵高的绘画风格的改变起到了影响。

事实上,在闭关锁国的江户时代,浮世绘已经遍布海外。当时,荷兰在向海外出口的漆器和陶器等包装纸上就已经使用了古老的浮世绘。

四、结语

日本的浮世绘不仅仅是日本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艺术界宝贵的财产。即使在多重影响下浮世绘遭受过冲击,但这种艺术形式的巨大影响也能延续至今。从中国的版画到日本的浮世绘,再到欧洲印象派都能体现出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各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艺术形式,只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才能让世界艺术开出更美丽的“画”。浮世绘也极大地影响并丰富了欧洲艺术,乃至当代漫画和动漫的发展。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日本浮世绘博物馆”被认为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馆里收藏了各种类型的浮世绘作品。

另外,馆里还有不经常公开的珍贵的手绘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里面,也收藏了梵高和他的弟弟所收集的477幅浮世绘作品,是浮世绘愛好者不可错过的一个好地方。浮世绘不仅影响了日本的艺术发展,也对世界美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浮世绘,也能更加了解当时日本市民的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

参考文献:

[1]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龙适,徐雁冰.中国版画与日本版画的渊源探析[J].大观(论坛),2021,(04):15-16.

[3]张雅.论19世纪日本浮世绘对欧洲绘画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1,(18):34-35.

[4]杨晓超.探究日本浮世绘对西方艺术的影响[J].艺术大观,2021,(17):40-41.

作者简介:

由梦迪,女,汉族,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研究生在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

猜你喜欢

浮世绘
新闻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