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海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海上救护所血液保障的探讨

2022-02-25史大川刘伟姚雪李燕孙作美孙青菊王杨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血库远海冰冻

史大川,刘伟,姚雪,李燕,孙作美,孙青菊,王杨

随着海军建设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海军挺进深蓝的步伐日益加快,担负的军事任务和使命日益突出和多样化[1]。在现代化海战条件下,常规海战模式被打破。现代化武器杀伤威力大,杀伤能力强,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大幅度提高,海战时伤员会批量发生。《现代战伤外科学》提供的数据显示,未来战争需输血的伤员不少于25%[2]。战伤输血是救治失血伤员不可替代的治疗措施,海上血液卫勤保障是现代海军不断发展和现代海战的实际需要[3]。

海上救护所作为海上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和救治平台,在远海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担负着救治伤员和接收后送舰艇伤病员的重任。由于远海执行军事任务远离岸基,物资补给比较困难,为及时救治伤病员,加强海上救护所的血液保障能力尤为必要。现就远海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血液保障问题进行探讨。

1 海上救护所的血液保障现状

1.1 海上救护所现状

我军海上救护所的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的改进和完善,海上救护所医疗设备的配置和医疗救治的能力已得到进一步完善。海上救护所一般配有储血冰箱,可储备全血或者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但未设计和配备储存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和冰冻红细胞的相关设施和设备。通常,海上救护所血库由一间面积较小的舱室组成,配备有1台小容量的2~6 ℃储血冰箱、血液离心机和孵育器等设备,血液储存、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血制品发放都在此进行。

1.2 海上救护所血液来源

目前,海上救护所的血液来源主要由岸基的采供血机构提供。军队血站是平战时结合的采供血单位,建有战备血液储备库,平时保障驻地军队医院用血,战备需要时,保障海上救护队用血。血站平常主要负责血液采集、输血、相关病毒学项目检测、成分制备等,及血液检测合格后入库保存。外出执行任务时,由上级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调拨,并利用运血箱将血液运送到海上救护所血液储备库。

1.3 海上救护所血液储存

海上救护所血库配备有1台小容量的2~6 ℃储血冰箱,可以储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全血等红细胞制品,储存期为自血液采集日起35 d。由于血库未配备低温冰箱,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储存于携行的-20 ℃冰箱,储存期为自采集日起1年,超过1年可作为病毒灭活普通血浆使用,储存期为4年。

1.4 海上救护所库存血液管理

海上救护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军队献血管理规定》等国家和军队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库存血液,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管理,其中输血文书资料按照规定建档保存。

2 海上救护所血液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海上救护所储存的血液种类不足

目前,海上救护所只能实行储备全血或者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保障模式,不能储存冰冻红细胞。与美军相比,我军储存的血液制品种类偏少。由于美军立足于全球范围内的局部战争,经常是跨洋作战,为了解决液态红细胞保存期较短的问题,美军采用液态红细胞和冰冻红细胞相结合的储备方式。目前,美军血库储存的血液种类比较多,不仅储存有悬浮红细胞,还储存有冰冻红细胞、冷藏储存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和冻干血浆等血液制品,以满足其远航行动的需要[4-5]。

2.2 海上救护所血液保存期较短

战伤急救抗休克治疗时使用的全血或悬浮红细胞制品在2~6 ℃保存期最长为自采集日后的35 d,不利于远航中血液保障。研究发现,2~6 ℃储存的红细胞随舰艇航行时,其质量会出现变化,主要是由于舰艇的随机摇摆,储存的血液长期处于振动状态,加上海上复杂的环境因素均会对储存的红细胞质量产生不利影响[6-7]。美军将固态冰冻红细胞作为常规基础战备储备,因为冰冻红细胞稳定性较好,且保存期较长,-65 ℃以下可以保存10年。

2.3 海上救护所血液保障缺乏实践检验

我军舰艇自入列以来,其海上救护所血库就没有进行过战伤输血实践检验;血库没有信息化管理系统,也没有进行过批量血液的出入库,血液保障中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都有待完善。遇到紧急输血情况时,应如何启动血库血液应急响应、疏通急救输血流程、书写输血救治文书和血库血液在整个救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问题,急需模拟演练。

3 海上救护所血液保障模式的改进措施

3.1 优化血液保障种类

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大约需要30 min,这对急性失血性休克紧急输血救治极为不利。目前,在紧急急救输血中应首选低效价的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作为“万能血”,可以不经交叉配血,直接进行输注[8]。通过储备低效价的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可以有效避免小容量血库的库存血液偏型问题。随着血液制品研究水平的提高,冰冻血液制品和具有携(释)氧功能的红细胞代用品(戊二醛聚合牛血红蛋白)[5]等生物制剂被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远航任务中的血液保障能力。

3.2 开展冰冻红细胞相关技术攻关

3.2.1 冰冻红细胞的制备技术 采集的全血经过成分制备成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自采集5 d内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加甘油进行甘油化处理,随后-80 ℃降温保存,可以保存10年。可事先在岸基血站进行大量制备,作为战备血液储备,以解决保存期限短的问题。

3.2.2 冰冻红细胞的储存及洗涤技术 在海上救护所配备深低温冰箱就可以储存大量冰冻红细胞,目前洗涤技术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冰冻红细胞洗涤设备有离心式和透析式2种,都有相应的配套的洗涤耗材,可在海上救护所进行充分的实地论证,来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9]。由于冰冻红细胞洗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洗涤技术培训。

3.3 建立“流动血库”

由于远海执行军事任务远离岸基,物资补给比较困难,海上卫勤保障力量有限,海上血液保障会面临更多困难。在面临后方补给困难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流动血库”,保障远海执行任务中的血液供应。

3.3.1 “流动血库”的建库对象 根据“流动血库”建库原则及远海任务实际情况,所有舰员均是建库对象。出海前全体舰员应普查A、B、O、Rh血型及筛查不完全抗体等项目,确认稀有血型。在战现场执行任务时,舰员既可能是伤员,也可能作为献血员为伤员供血。

3.3.2 建立“流动血库”健康档案 根据军队人员健康档案要求,在舰员查体时,建立健康档案库,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筛选符合条件的舰员建立“流动血库”健康档案。

3.3.3 建立“流动血库”献血员数据库 建立最优先次序的“流动血库”资料库,A、B、O和AB血型比例为3∶3∶3∶1,并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对在库人员数据进行及时轮换更新。数据库应包括如下内容。(1)舰员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年龄、军人证件号码、联系方式、联系地址、工作单位、身高、体重和具体岗位等。(2)舰员输血相容性以及病毒学项目检测信息:历次献血情况、血常规、A、B、O及Rh血型、乙型肺炎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伉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和肝功能等。(3)献血志愿书:入库人员逐一签署献血志愿书备案,应坚持自愿、无偿和知情同意原则。

3.4 制定应急采供血预案

应急采供血的启动应预先向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申请应急采血权(紧急状态下可事先采血,事后按要求及时上报应急采血情况),接到申请后根据军事医疗需求启动应急采供血。

3.4.1 应急采血小组力量编成 接到上级指令执行应急采血任务时,应急采血小组根据采血量确定相应的预备献血员人数。成立应急采血小组,一般由5名医务人员组成:组长1名,技师2名,护士2名,如需大量应急采血,应增加有相关采供血资质的医务人员。

3.4.2 血液发放与登记 (1)血液准备室收到输血申请及伤病员血标本后,时间允许时应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输血相关实验室检查,再按要求发放与配血相吻合的血液,特别紧急时优先发放O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AB型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或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输血治疗完成后整理并登记受血者的输血信息。

3.5 研发血液保障信息化系统

3.5.1 系统流程和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目前血液保障以4 ℃悬浮红细胞为机动储备(装载在储运血箱里的血液),“流动血库”应急采血为应急措施的模式,可实现批量血液登记,对在库血液进行信息化管理。根据海上特殊的环境条件,献血人同时也可能是受血人,需要灵活实现海上“流动血库”献血员和伤员信息的身份转换。

3.5.2 基于海上流动血库献血员体检信息的应急采血流程应用 “流动血库”的应用基础在于人员信息、体检信息、献血/用血过程信息全面完整,并全程记录可追溯,确保用血安全。

3.5.3 涉密数据需加密处理 系统应采用单机模式,方便流动,随船使用,并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

4 结语

失血是战争减员的主要原因之一。战时血液保障的及时供应和输注,对于抗休克、抢救危重伤病员和提高治愈率十分重要。研究显示,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32%的伤员需要输血;17%的伤死是可预防的,在可预防性伤死中,79%是出血所致[10]。在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条件下,由于新武器的不断出现和使用,伤情会更加复杂,伤势会更加严重,导致用血量成倍增加。此外,现代化战争具有立体性和多维性,造成卫勤保障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广延性,进而使海上舰艇的血液储存和运输需要更长的时间[11]。

血液制品在战创伤抗休克救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上救护所现阶段已具备一定的血液保障能力,但由于只有1台医用储血冰箱,存在储备量不足的情况。建议应以战略高度建设海上救护所血液保障体系,加强血库的基础设施配备,注重输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规范化的血液保障流程,提高海上救护所的血液战备保障能力。未来海上救护所血液战备储备库应以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和冰冻红细胞为主要储备,以低效价的O型液态红细胞为机动储备,以应急采血为应急储备,以其他血液制品为补充的平战时相结合的血液保障模式,为远海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血液保障。

猜你喜欢

血库远海冰冻
对脐血库“双重身份”的法律探析*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冰冻的梦
冰冻的梦
前移血库规划与未来发展探讨
曼谷发起“动物血库工程”号召市民携小狗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