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其生存情况的影响

2022-02-25周良雄梁慧区彬全黎冬梅周瑞献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艾滋病

周良雄 梁慧 区彬全 黎冬梅 周瑞献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其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中心管理的1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选择80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8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职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且生存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推行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生存情况;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艾滋病是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入侵免疫系统,损害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传染性疾病[1]。目前艾滋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故需患者长期坚持治疗才可控制疾病发展[2]。本研究现将我中心管理的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旨在明确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中心管理的1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选择80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8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24~48岁,平均(34.11±5.62)岁;病程1~7年,平均(3.20±0.47)年。观察组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20~49岁,平均(33.67±4.90)岁;病程1~5年,平均(3.61±0.54)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中艾滋病的诊断标准;(2)对研究知情且授权研究。

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合并智力、视力、听力、意识障碍;(3)合并严重脏器或系统疾病;(4)病例资料残缺。

1.2方法

对照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开展为期1年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给予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齐多夫定片(国药准字H20113513),取360~480/m2·d,分三次口服;常州恒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艾米替诺福韦片(国药准字H20210029),1片/d;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拉米夫定片(国药准字H20123242),1片/d;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依非韦伦片(国药准字H20193132),1片/d。患者在用药期间,由我中心医护人员为其进行宣教,讲解病情相关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叮嘱遵医用药,帮助其养成良好心态,培养治疗信心。

1.3研究指标

(1)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价两组生存质量,该量表分躯体功能、社会能力、心理职能、物质生活4项内容,各项满分100分,分值与生存质量成正比。(2)统计两组生存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3.0,计数资料(生存率)以“%”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GQOLI-74评分)以“”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职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兩组生存率对比

观察组77例生存,生存率3.75%,对照组62例生存,生存率22.50%,观察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更高(X2=12.33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艾滋病是人体免疫系统疾病,该病患者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会受到艾滋病病毒攻击,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继而感染各类疾病,后期演变为恶性肿瘤,最终衰竭致死[3]。目前艾滋病治疗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降低病毒载量,维持较长时间以重建免疫功能,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4]。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经济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大幅进步,各类新型药物相继面世,目前我国主要使用药物包括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以及整合酶抑制剂[5]。需要注意的是,有效的抗病毒方案仅能帮助患者控制疾病发展,并不能根治疾病,故明确该方法的疗效之外,还应当炎症该疗法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

本组结果提示,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职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交、生活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观察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是患者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药物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疗效,抑制病毒复制,帮助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且联合用药相对单一用药成熟性高,造成的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控制疾病发展,延长生命周期。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推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立华,靳峰,张蕴慧,等. 2006—2018年宁夏成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及其影响因素[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1,43(7):725-728.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9,4(2):65-84.

[3]朱晓艳,王国永,张娜,等. 2003-2017年山东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9,33(2):187-192.

[4]胡俊华,胡艳秋,许红霞,等. 佳木斯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0-13.

[5]臧静愉,金艳涛,李鹏宇,等. 河南省农村地区二线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7):768-773.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