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

2022-02-24文初丹黄柳英

中关村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话语权教育者话语

文初丹 黄柳英

思想政治教育简单来讲就是教育者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特定的教育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计划目标将受教育者培育成为符合社会需求以及人的发展目标的教育实践过程,而整个教育实践过程需要通过“话语”这一媒介来完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增强高等教育育人实效,最不容忽视的一项教育资源就是红色文化。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多方挑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是时代新人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教育途径。但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近况来看,其教育者话语权的主导力、说服力、吸引力的良好实现存在诸多挑战。

(一)自媒体时代对教育者话语权主导力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导力的实现不是靠外在强制手段实现的,而是依靠话语受众的自觉认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全体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作为教导者,一般讲来需拥有深厚知识储备,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才能成为各个阶段学生的指导者与领路人,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海量性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教育者难以借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以往经验的积累在教育话语信息方面保持自身优势,从而使教育者在话语权威性方面有所失色。并且有个别传播者将一些理论深度较高、逻辑体系很强的话语进行简单化、片面化解读,使我们慢慢变得对知识的把握浅尝辄止,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往往具有规范性与逻辑严密性,因此,受教育者难以将逻辑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入脑入心,教育者话语权的主导力受到不利影响。

(二)多元社会思潮对教育者话语权吸引力的影响

社会上存在的多元社会思潮特别是错误思潮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造成影响。我国目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整个社会结构都处于大调整的状态,客观上为各类思潮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其中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当代青年的思想情况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有的错误思潮裹着“正义”的外衣,如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在经由一些国外所谓理论大家或者政治领袖的解说传导之后,更容易被认为是正确的。再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在和平环境中、长在幸福生活里,一些青年学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容易出现理念信念动摇、思想品德滑坡的情况。”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难以就影像资料、简单叙述等方式引起共鸣,受教育者对于思政课堂所讲授的红色革命故事、所倡导的革命精神感触不深,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较弱,教育者话语权的吸引力逐步下降。

(三)多元价值取向对教育者话语权说服力的影响

由于青年一代从小所处的就是开放的环境,深受东方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并且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获取信息便捷性的加强,青年对于各类信息的收集与掌握增多,而对于思想理论缺乏正确认识很容易产生多元价值取向。因此对于官方推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完全认同,产生多元价值取向与一元价值主导矛盾,导致教育者话语说服力下降。教育的困境还存在有的教师综合素养不够,难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讲深讲透生活实际问题,并且有可能在课堂上选择回避学生所提出的针对性社会问题,由此导致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是不具有实效性、实用性的课程,造成受教者对于教师教育理论的怀疑以及话语信服力下降。

二、红色文化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优越性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需加大开发保护力度,发挥其政治教育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以其多方面特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增强育人实效。

(一)红色精神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红色精神文化是当代争取民族复兴精神坐标,是当代凝聚各民族力量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话语资源。其中耳熟能详的红色精神文化有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史铸魂,也是如今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素材资源宝库。红色精神文化当中所蕴含的艰苦奋斗、独立自主、不惧困难、舍生忘死等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寻的主流思想话语。追寻红色足迹,汲取精神力量,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当中真切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体会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从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学习理论知识,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自觉接受话语熏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红色物质文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领袖故事、英模事迹以及革命人物的相关事迹等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讲述的话语资源,同样,红色文物、红色文献以及红色基地等红色物质文化依然可以成为思想政治课堂的直观、生动教材。运用红色文化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发挥其政治引领价值与文化感染力价值。教育者可以将同学们带到伟人故居、纪念馆、战争遗址、文物陈列馆以及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实地去感受先进人物在困苦年代为了革命的理想信念而前赴后继的英雄事迹,在现场众多形象材料面前进行理论知识教育更具有吸引力与说服力。革命史料、红色信件、各类相关报告等红色文献可以引用到课堂上作为教学材料,作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文献支撑。将丰富的红色物质文化引入课堂或者在红色基地实践教学等方式不仅可以加深课堂的教学深度,还能在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情境下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以红色文化的引领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红色文化以其突出的“红色”特性毫无疑问隶属于主旋律文化范畴,而主旋律文化具备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引领性。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政治性极强的文化,有利于培养人民群众对于执政党的地位认同,有利于培养人民群众对于执政党政策、策略的正确认识以及良好践行。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其具备的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以及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核心等内容,能在校园中营造主流文化氛围,抵制其他腐朽落后文化的传播,从而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渲染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生也可以从红色文化当中的人、事、物等直观形象中,领悟其背后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激发接受主流文化熏陶的主动性。

三、以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已充分认识到红色资源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用性,并以多种方式促使其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实践当中,但融入实效还有待提升。为此需从以下路径以红色文化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权,提升育人实效。

(一) 以红色文化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导力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加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实效。其中全员不仅包括受教育者而且包括教育者,全过程不仅包括家庭教育、课堂理论教育而且包括社会实践教育,全方位即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以红色文化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即建立起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其一是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其二是将红色文化引入思政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当中,编写红色文化教材,在教研活动中讲授讲解红色文化相关知识;其三是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举办红色文化艺术节、讲解红色故事、观看红色经典等。有了实践课堂与理论课堂的显性教育手段和校园文化建设隐性教育手段共同营造的良好话语环境,教育者话语权主导力将得到加强。

(二) 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以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吸引力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多来自于课本,缺乏平易近人、接地气的话语体系;而教育教学的方式大多时候采取理论灌输与思想宣讲的方式;并且通常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还存在代际差异,这三种影响因子无疑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产生不利影响。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的吸引力,需借助于红色文化的力量,因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教学目标、育人主体高度契合。因而为了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者话语的吸引力,需要全面整合各地红色文化资源。首先加大对各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使被遗忘的资源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其次以时间线为轴将各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划分,方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根据具体教学主题运用不同时期的文化资源。再次要建立起红色文化资源线上共享平台,以打破运用资源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后各高校要依托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文化育人展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三) 以红色文化加强教育者理论素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说服力

话语权的天平由两大因素组成,即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或能力)因此,话语权说服力的实现主要在于教育者的话语能力,主要包括教育者在教育过程当中选择话语、建构话语、表达话语的能力,也就是“会不会说”以及“能否讲好”的问题。要提升教育者话语权的说服力,首先需以红色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养。不仅仅是使其拥有丰富的话语资源,从而将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或者是利用红色物质文化以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更重要的是使教育者自身在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及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而坚定自身信仰,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凸显自身话语的说服力。其次,理论话语是否具有说服力取决于主体价值。将红色文化引入思政课堂,不仅有利于教育者加深自身理论素养,还有利于使得受教育者从红色文化当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实践。

猜你喜欢

话语权教育者话语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