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2-24李春良北京市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密集场所隐患

■ 李春良 北京市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密集化,火灾所带来的风险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带来的损失和风险都是非常巨大的。相关消防工作者应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尽可能地把火灾风险降到最低,减少火灾悲剧的发生。

一、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监督人员的数量远远不够

缺乏充足的消防监督人员,是这些年来造成我国火灾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我国十几亿的人口,消防监督工作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消防监督人员还远远低于所需人数。这就导致每一个消防监督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工作量,没有办法兼顾到每一个方面。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各种消防漏洞,消防隐患无法消除,增大火灾发生的风险。

(二)大众普遍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在现阶段,我国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火灾隐患和漏洞。而且这些隐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还在不断加剧。在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今天,每一次火灾的发生都将造成更加巨大的损失。因此,提升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三)缺乏健全的消防安全监督法律体系

没有有效的消防安全监督,也就没有办法保障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当前的消防安全监督体系不完善,存在着部分漏洞和不足之处,难以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四)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首先,很多人员密集场所对建筑本身的消防安全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建筑的筑造、装修等材料的选择上。因为技术、成本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大部分人员密集场所的筑造和装修材料都是可燃性材料,这种材料在火灾发生时会加剧火灾的蔓延,加大损失[1]。其次,很多场所的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工具等都存在不符合规范的情况,还有质量不过关或者长期不更换出现的老化等问题。甚至还有的场所直接没有消防设施,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火灾发生时,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处理,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强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一套完善的消防监督安全机制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消防监督安全机制,是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降低火灾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对相关场所进行消防安全监督,对于那些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消防安全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各种在消防安全工作上投机取巧的行为,促进整体消防安全工作的进步。

(二)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消防监督人员自身的消防监督意识,对整个消防监督工作的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监管人员应该对自身职责有着清晰准确的认知,在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时,要认真负责,对相关场所的各种消防设施、存在的火灾隐患等进行全面的监管,尽可能地使场所火灾风险降至最低,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避免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相关部门在分配监督人员时,要结合实际,根据监督人员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场所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保障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对重点区域做好重点监督。如此一来,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监督工作的进行,增强场所的消防安全[2]。

消防监督人员还应该时刻做好自我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消防工作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之中。监督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意识,防止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保证自己时刻具备专业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监督人员才能更好地做好消防监督工作,从而有效减少火灾发生。消防监督工作注定会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一个消防监督工作者为之努力。

(三)加大力度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配合。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火灾离自己很远,但是其实很多火灾隐患就藏在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日常生活中。因此,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尽可能减少发生火灾的风险[3]。

加强普通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需要的是相关消防部门和民众之间的相互配合。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活动,为人们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普及,使大家能够对消防安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逐步提升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

其实很多火灾悲剧的发生,都是因为大众缺乏足够的消防安全知识所导致的。因为没有相对应的火灾防护和逃生知识,火灾发生时,民众会迅速陷入恐慌,一旦失控就会使消防工作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因此,相关消防监督单位在对大众进行消防安全普及时,要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开展讲座,为人们具体讲解火灾的预防、控制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同时,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相关部门还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把消防安全知识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这样可以有效加强大众的消防安全知识,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发生,也可以让群众在面对火灾时能够有更好的应急方案,减少损失。

(四)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人员密集场所是我国火灾的高发地。众多复杂的人员流动,导致监督人员很难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且一旦发生火情,大量恐慌的人员和失控的现场,会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导致出现更为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科学、有效、合理的对这类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消防监督工作而言至关重要。首先,监管单位需要对场所本身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对于场所的建筑、装修材料要做严格的规范。对于那些投机取巧,使用低成本易燃材料的情况,要给予严厉处罚。此外,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备、各类灭火器以及安全出口等,需要严格符合规范。对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存在问题或者老化的消防设施要积极整改。平时还要做好相应的检查维护工作,保证这些设备随时可以使用,这样才能在危急时,让它们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一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消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只有尽可能把各种火灾风险降至最低,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需要消防监督单位、监督人员和每一个民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做好相关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加强每一个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让火灾远离我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密集场所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耕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密集恐惧症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