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公藤多苷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022-02-24张侠陵刘一苏杨杨飞吴吉明

西部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雷公藤步行血栓

张侠陵 刘一 苏杨 杨飞 吴吉明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以下肢血管为主[1]。好发于20~40岁吸烟男性青壮年,且多发于冬季,北方较南方多见。目前,药物保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方法,其中贝前列素钠是一种抗血小板药,具有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区供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2-3]。雷公藤多苷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免疫抑制剂,可除湿消肿、舒筋通络,在治疗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上疗效显著[4]。本研究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药物方案分为A、B两组。A组34例,B组36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标准[5]。②临床资料无缺损或丢失。③未合并其他恶性疾病。④近几个月无本组研究药物服用史。排除标准:①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且严重贫血者。②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血管疾病者。③合并心、脑血管及肝脏疾病者。④过敏体质。⑤肢体严重坏死或感染者。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片(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589)口服治疗,1片/次,3次/d。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远大医药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2021212)口服治疗,以1mg/kg·d,于饭后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在治疗期间,叮嘱患者不可使用其他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药物。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疗2个月后评估两组疗效。治愈:患者疼痛、酸胀等临床症状消失,创面痊愈,可正常步行距离>1.5km,且无任何不良反应;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创面基本愈合,正常步行距离>0.5km,且无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创面缩小,同时可正常步行>0.3km,无不良反应;无效:临床症状、创面无改善或加重[6]。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ore,VAS) 用于量化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患肢麻木、冷感及静息痛等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分10分,0分表现无疼痛,10分为疼痛剧烈。

1.3.3 炎性因子检测指标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 、白介素-6(IL-6)及 免疫球蛋白(Ig)G。检测方法:检查前禁食8 h以上,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3 mL静脉血,抗凝、离心,随后将分离的血浆置-20℃保存。IL-6、TNF-α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gG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4 踝肱指数(ABI) 采用西门子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患侧踝部胫后动脉和肱动脉的收缩压,ABI为两者之比,ABI<1则为缺血性病变。

1.3.5 最大步行距离 采用医用慢速跑台在速率2400m/h,坡度0°的条件下测定患者开始行走至因疼痛等症状而被迫停止的距离,即最大步行距离。

1.3.6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该量表共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生理、社会及躯体功能,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3.7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分期[8]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临床疗效比较 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10-2)]

2.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d两组患者麻木、冷感及静息痛VAS评分均降低,且B组上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TNF-α、IgG及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B组下降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gG及IL-6水平比较

2.5 两组患者患肢ABI、最大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ABI、最大步行距离明显较治疗前升高,以B组上升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患肢ABI、最大步行距离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社会及躯体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性情况比较 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10-2)]

3 讨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动、静脉闭塞性疾病。该病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明确,但认为可能与吸烟、遗传因素、药物性脉管炎、血液高凝等多种因素有关[9]。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患肢疼痛、缺血发绀,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浅表性静脉炎,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坏死而截肢。因此临床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或消除疼痛,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尽量保留肢体及其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

贝前列素钠是一种口服活性环前列素衍生物。与前列环素一样,贝前列素通过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的前列环素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升高,抑制Ca2+流入及血栓素A2生成等,从而起到抗血小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11-12]。且贝前列素钠还可抑制血栓形成和缺血性病变恶化,保护血管内皮、下调炎症因子表达等诸多生物活性。Tavakol等[13]研究发现,采用贝前列素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自觉组织,且无严重副作用产生。在中医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脉痹”“脱疽”等范畴。中医认为当机体受风、毒、热之邪侵袭,已导致气血淤积,脉络受阻,痹阻不通,最终发为本病[14-15]。雷公藤多苷属于中成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除痹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雷公藤多苷可通过抑制TNF-α、IgG及IL-6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16-17]。Joncour等[18]研究则发现,雷公藤多苷还可通过抑制B细胞活化及抗体分泌等方式,实现体液免疫抑制作用,并通过阻断淋巴细胞转化等途径,起到抑制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

炎性反应贯穿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整个发病过程[19]。IL-6和TNF-α是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其中IL-6可诱导B细胞、T细胞分化、增殖,参与机体免疫应答,促进炎症反应的进展,而TNF-α则是炎症反应中最早出现的炎症介质,其水平与炎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20-21]。同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生发展与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血中IgG 水平异常升高,会导致免疫复合物的大量形成[22-24]。本组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血清TNF-α、IgG及IL-6水平均低于A组,说明联合雷公藤多苷与贝前列素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内的炎症水平,对抑制炎症引起的疾病恶化均具有一定辅助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B组总有效率高达91.67%,明显高于A组(73.53%),且各项主观症状VAS评分、一般客观指标(ABI 值、最大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A组,与Yusoff等[25]研究报道相符。这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具有协同改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功能的作用,为治愈该病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现,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中西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安全性较高。另外,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如样本量纳入少,后续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加以探讨。

4 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抑制体内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雷公藤步行血栓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质控成分
雷公藤甲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绝经前不宜服用雷公藤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服用雷公藤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