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结》杂志2022 年总目录

2022-02-23

团结 2022年6期
关键词:团结民革谈判

(排列顺序:期数·页码·题目·作者)

民革十四大

6-0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

6-06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简历

6-16 民革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关键词

特 稿

2-03 以身许国跟党走 崇高风范励世人——深切缅怀何鲁丽同志(万鄂湘)

2-08 壮大乡村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王 红)

特别策划

1-17 建设 “谈判学” 交叉学科,培养高端涉外法律人才(侯佳儒)

1-21 我国涉外法律谈判的现状与提升建议(邓海峰)

1-26 应对国际经贸规则重塑,培养 “法商”复合型国际谈判人才(宏 结)

1-30 应对全球化挑战,培养多语言国际谈判人才(许 明)

1-33 建设涉外法律谈判人才队伍,应对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万 勇)

1-36 气候谈判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路(莫 菲)

1-40 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国际环境谈判人才培养工作(梅凤乔)

1-42 建设涉外谈判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国际经贸规则秩序重构(傅江湲)

1-46 从涉外渔业谈判看我国国际化谈判人才的培养(张燕雪丹)

1-49 着力增强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舆论话语权(张 森)

委员谈履职

5-03 怀揣家国情 心愿九州安(吴 晶)

5-05 积极践行履职 “七字诀”(欧阳泽华)

5-07 攻克 “罗布泊岩漠” 继续前行(蒋平安)

5-09 沟通世界语言 讲好中国故事(户思社)

5-11 企业家一定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张桂平)

5-13 一个政协人对黄河的执着关注(马 珺)

新时代 新作为

1-03 讲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展现多党合作事业华章——写在 《团结报》 创刊66 周年之际(邵丹峰)

1-06 绘好 “三幅图”,织好 “三张网”,弹好“三部曲”——民革四川省委会机关建设工作做法与经验(曾 蓉)

1-09 加强四项建设,构建四型机关——民革郑州市委会机关建设做法总结(梁远森)

1-12 “只要农民生活好了,我就高兴”——“粮食英雄” 叶明儿和他的愿望(王晓红)

2-10 走好五步棋,提升参政议政水平——民革宁波市委会机关助推调查研究工作做法(钟美芬)

2-13 步量故土,史述吾乡吾民——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俊亚(乔文娟)

2-16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民革提案目录一览

3-03 向着更好更高的目标前进——华灿奖八年来的创新与发展(谢 冰 孟 彬)

3-09 感恩过往,勇毅前行——我与民革三十年(邹进文)

4-03 弘扬民革优良传统,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民革中央近年来文史资料工作综述(可 玥)

4-06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看民革广东省委会祖统工作这五年(郑蔼娴 黄峥贵)

4-10 我与 “三农”(陈贵林)

5-15 我们是团结进取的思明十一支部(苏奕欣)

5-18 为了老兵不被遗忘——用笔头和镜头记录老兵的抗战往事(刘 玉)

6-21 香凝如故:一个民革美术品牌的成长之路(牟洪建 杨 桦)

本期话题

2-22 碳中和价值环流与 “需求范式” 构建(周杰俣)

2-26 绿色债券市场对“双碳” 转型的作用和价值(刘 楠 乔诗楠)

2-30 绿色贸易融资助力 “双碳” 目标的实现(孙 瑾 张媛媛)

2-33 碳中和背景下电网企业的碳市场参与浅析(王 遥 金子曦 施懿宸)

2-38 煤炭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及出路(孙李平)

2-42 气候债券产品创新的国内外经验借鉴(刘慧心 崔 莹)

3-12 当前社会治理政策的若干认识和判断(包雅钧)

3-16 数字时代政府治理的变革、挑战与展望(邱诗懿 冉 昊)

3-19 计算宣传的风险、机制与治理(陈 长)

3-23 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的效能提升(余 茜)

3-26 农村数字养老面临的变革、挑战与应对(刘 燕 张 睿)

3-30 中西部县域社会养老服务 “市场化” 难题与建议(王向阳)

4-14 从理念到实践:新型政党制度何以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效性(钱再见)

4-18 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型政党制度的共同旗帜(钱 隆 高晓霞)

4-22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王天海)

4-26 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耦合与互动(杨松禄)

4-30 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鲍跃华)

4-33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公共决策逻辑与实践路径(李 青 汪家焰)

5-22 个人破产立法:深入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王欣新)

5-26 应适时启动个人破产立法(侯佳儒 刘 尉)

5-30 制定我国个人破产法应当处理好十种关系(汤维建)

6-26 数字治理形式主义问题与对策(邱诗懿 冉 昊)

6-29 基因大数据的风险防范前瞻(王 忠 钟 瑛)

6-33 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异化:根源、表现与回归(杨善奇 杨晓蕊)

6-36 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及风险应对(孙文远 李 琪)

微观点

3-68 加强自建房质量监管和使用管理安全保障

4-60 长江 “十年禁渔” 中的几个新问题和对策(陈雪莲)

图说故居

1-53 翁文灏故居

2-48 卫立煌故居

3-34 黄绍竑故居

4-36 宁武故居

5-39 李章达故居

6-40 张治中旧居(重庆沙坪坝)

民革前辈故事

2-45 陈劭先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进步出版活动概叙(赵文娟)

4-37 何香凝与陈铭枢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后(蔡瑞燕)

4-40 何柱国:打响长城抗战第一枪(民革容县委员会)

5-40 邓宝珊与冯玉祥在1917—1930 年间的交往(缑 晖)

5-44 外公史镜清的铁骨与柔情(潘毅敏 潘宵敏)

资政群议

1-57 社会领域风险的现实表征、生成逻辑与治理之道(管志利)

1-61 “一村一辅警” 的湖南实践与完善(龙婧婧)

2-49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短板与补齐路径(於忠祥)

2-52 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问题与宁夏解决路径(马 健 王梦娇)

2-55 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议(隋嘉奕)

3-39 修改 《企业破产法》,赋予检察机关破产程序申请权(汤维建)

3-43 从39 个千亿县增长逻辑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黄征学 潘 彪)

3-46 社区基金会赋能社区微更新(原 珂 杜宁宁)

4-49 注册制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资本市场应用研究(宋立义)

4-54 历史记忆的文化整合与传播——以敦煌文化为例(王旸之)

5-50 国有土地出让制度的发展适应问题和改革建议(吴东育)

5-54 进一步完善生育税收支持的政策建议(漆亮亮)

5-58 数字乡村如何赋能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贺昌茂)

6-44 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建议(於忠祥)

6-48 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利益再平衡和多元化模式创新(王瑞民)

6-5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政策进展与建议(郭红燕 张碧天 王 璇)

6-58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保护家庭美德(漆亮亮 陈 莹)

人文地理

1-64 寻踪川藏茶马古道(焦虎三)

2-64 藏羌彝走廊,大美美于斯(焦虎三)

3-59 云朵上的羌年(焦虎三)

4-61 草原牧歌新生活(焦虎三)

5-61 深山密林间的慢火车(焦虎三)

6-62 拜水的堰与寻道的山(焦虎三)

文化纵横

1-68 《春秋》 的 “大事因缘”(李广良)

1-71 “天价彩礼” 与变味的人情(翟家骏)

2-68 老子与 《老子》 之 “道”(李广良)

3-65 作为 “本原思想家” 的庄子(李广良)

3-69 世界观论证: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上)(李 巍)

4-65 《孙子兵法》 的 “大义”(李广良)

4-69 世界观论证: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下)(李 巍)

5-66 “墨子” 杂谈(李广良)

5-70 庄子的心灵之道(李 宇)

6-66 我们今天应如何读 《论语》(李广良)

中山研究

1-54 睹物思人,再说孙中山与中山舰(刘 艾)

2-58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成说探疑(王 杰)

读史有鉴

2-71 和为贵:古代家族财产纠纷解决要义(翟家骏)

党史钩沉

4-44 “中共民主革命一定胜利”——读朱学范 《从莫斯科发出的书信》(金绮寅)

5-47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民革代表名单二三事(金绮寅)

6-41 一块见证嘉兴起义的瑞士手表(冯 杰)

新著新说

3-63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探寻——评马亮宽等 《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建构》(徐庆康)

他山之石

3-49 西欧和北欧国家房地产政策转型的启示(牛三元)

3-54 城市基础设施PPP 项目何以失败——对伦敦地铁的再审视(熊瑞涛)

4-57 虚拟货币反洗钱的境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张祎宁 潘杜敏 邓建鹏)

猜你喜欢

团结民革谈判
俄乌第五轮谈判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发挥好党内政治生活“四大功能”
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从城濮之战看参谋的作用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剪影
万鄂湘参加民革基层支部活动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