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佤文化学习环境 助幼儿健康成长

2022-02-23何蕊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学习实践

何蕊

摘要:文化是人情感发展的寄托,也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佤文化作为本土优良的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幼儿形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幼儿们接受了很多的现代元素,逐渐失去了佤文化学习的环境,这就不利于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笔者通过把幼儿文化教育中,创设环境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文化学习环境目标,结合实践提出了学习环境创设策略,以期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佤族文化,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设环境  佤文化  学习  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对传统文化理解能力是需要在幼儿阶段进行开发的关键能力之一,它有助于幼儿情感发展,有助于幼儿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学习传统文化就成为了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在对文化的认识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加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而其最关键之处在于创设适宜的环境。

一、传统文化理解能力培养的环境要求

在不同的环境下,幼儿的身心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对于传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创设自由宽松的、能够模仿学习的、促进相互合作的环境。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

幼儿还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对于周围的环境氛围比较敏感,需要在自由宽松的环境来进行学习。自由的环境的表现包括三层含义,分别是想说、敢说、喜欢说。想说就要求幼儿园有适合幼儿的教材、游戏、绘本等,只有幼儿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内进行表达,才能知道应该说什么,才会想说。而如果教学用具并不适合幼儿的需求,幼儿处于不理解不清楚的状况下,就不会有表达的欲望。而敢说,要求幼儿园的环境要鼓励幼儿进行表达。幼儿正处于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会不定时冒出很多新奇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对想法的表达再到实践,会为幼儿的综合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喜欢说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对幼儿的想法给予回应,让幼儿愿意组织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兴趣去思索更多的问题。自由的环境是幼儿进行同伴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能够促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二)创设模仿学习的环境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文化理解最基础的学习方式就是进行模仿,所以创设的环境还应该是模仿学习性的。模仿学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投放合适的材料,比如绘本,绘本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绘本是故事情节简单的、人物形象生动的、颜色明媚的,能够提高幼儿的兴趣,幼儿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复述,可以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更加理解绘本里的知識,模仿绘本里的人物养成养好的行为习惯。第二是向教师学习。教师是幼儿朝夕相处的人,在幼儿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教师要通过这样的被模仿优势来让幼儿学习到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创设协同合作的环境

幼儿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也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一人的力量,而是需要多方进行协作,共同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来支持,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来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搭建多方交流的平台,多提供幼儿对传统文化理解和实践的机会,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表达,让幼儿体会文化的力量,体验到相同文化下情感交往的乐趣。

二、佤族文化学习的环境创设实践

在明确环境创设要求和目标后,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进行实践。

(一)善于倾听,让幼儿自由表达

创设自由的环境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进行自由表达,充分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展露出来,方便教师及时纠正和进一步引导。现在的幼儿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幼儿没有太多的耐心,急于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很少给幼儿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被动,成为被填塞知识的“机器”。而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蹲下身来,把脚步放得和幼儿一样慢,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的想法来进行教学。善于倾听指的是首先是学会倾听。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力,与成年人的固化思维不同,他们更能够进行思维发散,所以教师就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佤族传统服饰手工制作课中,常规的做法就是进行服装裁剪、涂色和粘贴。但是,如果教师在教授方法之前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挖掘出更多的进行流程。比如有的幼儿的想法是几个小伙伴合作,有的负责染色,有的负责裁剪,有的负责粘贴。有的幼儿的想法是先涂色,再裁剪,将多余已经染色好的作为小包、发卡等装饰品等。在这个想法表达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畅所欲言,并且在表达后还可以对自己的想法加以实践改进,能够树立幼儿对学习的自信。善于倾听还指的是教师能够耐心倾听。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整,对于有些字词意思表达不准确,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耐心,并且能够帮助幼儿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来实现正确意思的表达。

(二)善于引导,让幼儿模仿学习

教师对于引导幼儿的模仿学习也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符合他们认知的佤族文化读物,和他们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根据图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完成图书内容的阅读之后,还应该引导幼儿对图书内容进行复述,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图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能够锻炼表达能力,理解佤族文化的教育意义,学到相应的知识。第二,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对幼儿的耳濡目染,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教师在告诉幼儿看见小朋友或教师的时候要打招呼,如果教师在看见幼儿的时候主动打招呼,就会让幼儿也跟着学会遇人进行有礼貌的问候。而对于语言表达的方式,比如因果、假设、条件等关联词的使用,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用到,幼儿就能够很好地进行模仿使用,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表达。

三、总结

幼儿教育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对幼儿传统文化的灌输,要以幼儿为主体,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适宜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幼儿的阶段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晓丹.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J].文理导航(下旬),2021(10):86-87.

[2]张霞.浅析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内江科技,2021,42(09):156+110.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学习实践
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方寸田园 语言氧吧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区域活动下影响幼儿生命发展的因素探讨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