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路径探讨

2022-02-23杨丹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立德树人高中政治

杨丹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领地,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一个关键渠道,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学校可从提升教师师德素养,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法治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几方面下功夫,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思政教学

前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学生,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学和社会实践,在巩固、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引导和提醒

根据笔者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进行高中政治课堂学习时,总是一知半解,这是因为学生缺乏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自主探究的思维和意识,所以导致教师认为学生缺乏思想政治自主探究的能力,于是采用灌输式教育为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学。而学生思维活跃,对教师灌输式教育课堂的开展在心底上并不认可,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此,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为学生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时,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政治思维的培养和提升为目标,多给予学生引导和提醒,帮助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成效。例如:在学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党的故事以及党的核心精神,然后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等学生探究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和思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共产党?然后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提醒,让学生回想党对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党的精神,并且回忆之前所记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此,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共产党,并且让学生对党的精神以及党的精神面貌拥有初步的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对高中政治课堂也产生了相应的改观,提升了自身对高中政治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对高中政治课堂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结合情境教学,开展高效政治课堂

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缺乏趣味和乐趣,所以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的学习中,这就不能使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此,教师应当重视这一问题,结合情境化教学,为学生开展高中政治课堂,让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高中政治课堂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乐趣,以此引导学生打心底里爱上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并且促进学生政治思维的养成和发展,让学生能够对高中政治课堂拥有自身的理解,并且进一步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习惯。例如:在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式课堂教学,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自身的人生,以及自身未来准备做什么?等学生思考完毕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发言,自己未来准备从事什么行业?让其他学生思考此名学生的人生,有哪些可取的地方,与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异同?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不再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只是单纯的文化理论课程,还进一步认识到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且立志为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学生发觉自己现在理应努力学习,以后成為祖国和社会的栋梁,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开展,并且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互帮互助,提升班级的综合政治学习水平。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思政课具有明显的实践性,要想充分发挥思政学科的德育作用,“光说不练”是不行的,必须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各个学科,有人文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都应当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师还要将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比如学校可以多组织实践活动,像运动会、五四文艺汇演等,还有学校社团可以发挥积极主动性,组织学生参加手抄报、美术作品展、书法大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还让学生的意志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四、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随着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推进,它逐渐摒弃了传统政治教学中知识本位的思想,将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容量适当,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基本适应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根据新理念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从之前以课堂灌输为主导,有意识地转变为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师生关系由权威式的关系逐渐变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学到的知识不是简单死记硬背而来,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内化为自己的学识,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以致用、德行合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主动创新教学方法,转变育人方式;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改善当前思政课程教学,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丽君,武威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路径探讨[J].品位·经典,2021(20):108-110.

[2]王朝民.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如何立德树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8):45-46.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立德树人高中政治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