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德育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2-02-23邹晓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邹晓梅

摘要:“德育地理”是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技能教学和德育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通过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良好德智互动,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德育地理”课堂构建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构建策略,以为有关教学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教学;德育地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长期实施应试教育的教学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轻视德育培养,重视智慧教育”的问题,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这种现象已经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不能满足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要求[1]。高中地理有非常广阔的德育教学空间,德育教学可以融入到课程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会协调人与环境,培养社会道德感与时代责任感。为此有必要从教材内容、背景知识、社会生活、自主体验活动、学科综合实践中渗透德育培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学生集科学知识掌握和地理思维养成于一身,拓展地理教学深度。

一、高中“德育地理”课堂构建意义

首先,构建“德育地理”是新课改实质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根本意义是让学生形成学习并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学科审美情趣不断提升[2]。广义视角看,高中地理要求学生对当前地球的环境发展问题有充分掌握,对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有基础认知,持续关注国内环境发展的趋势和问题。其次,“德育地理”构建是高中地理教学实现教育价值目标的迫切追求,“德育地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理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养成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都会经过“德育地理”课堂显著增强,更加关心和爱护生活环境。最后,“德育地理”构建契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帮助青少年学生在三观形成前就拥有正确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等科学意识,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理念,对综合性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二、核心素养下“德育地理”构建策略

(1)教材内容中渗透德育教学

德育元素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广泛分布,对教材内容加强德育元素挖掘,有利于塑造“德育地理”的学科魅力和课堂形象。教师在教学阶段和备课阶段,在关注地理基础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关注与知识点相对应的德育元素和融通元素,为学生的学科素养培育奠定基础。例如人教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课题教学中,“生态农业”教学板块对北京留民营村有详细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以该内容为基础,着重介绍“生态农业”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如产业结构调整、综合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等,让学生了解“生态农业”最终目的是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功效,减少浪费实现高效节约。这种渗透教学,能够及早对学生的爱护节约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进行培养,对学生科持续发展理念和正确消费理念形成创造条件[3]。

(2)背景知识中渗透德育教学

地理学科中任何知识点或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和其他知识点、事物都存在显性或隐性的联系,因此地理科学中环境的变化都体现在背景现象中。教师在“德育地理”课堂构建上,就要善于对相关背景知识作出把控,将教材上并未提到的背景知识讲解给学生,提高学生知识储藏的同时,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引起学生对相关问题的重视,让教学的厚度和深度都得到增强。例如在复习我国疆域和海域分布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与海洋状况,以钓鱼岛问题为例,向学生讲解具体疆域的历史渊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争议背景知识,以无可争议的背景知识强化学生“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这一知识点,在此问题上进行延伸,告知学生其除了是国家主权问题,还是海洋资源问题,无形之中渗透爱国教育,实现有效的“德智互动”,学生的爱国品质和思维能力在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学会了从广义视角来看待问题,培养唯物辩证意识。

(3)社会生活中渗透德育教学

地理学科中有关问题和现象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是进行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告知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有益于地理现象持续发展,而不符合地理现象规律的生活行为必然会造成负面影响。以当前形势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例,各类资源严重浪费,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大自然已经为人类生活敲响了警钟。德育教育是一个持续渗透的过程,日常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能够从学生思想源头提高对地理环境知识的重视。例如组织学生了解现实中的乡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气象气候探究等,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探究有关地理政策的意义,对学生热爱乡土与自然、注重保护与开发的地理品质进行培育。

(4)自主体验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

“德育地理”课堂构建要遵循“实践出真知”原则,教师要利用好教学活动中的各项方法和途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对德智互动提高重视,产生情感效应便于德育教学的实施。从学生视角来看,自主体验活动符合“学用结合”的教学目标,求得真知的同时也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4]例如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出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体验活动,如“乌鲁木齐到北京沿途自然观会出现怎样变化?”、“山顶到山麓自然带又会出现何种变化?”。让学生以小组为单元,选择问题实施合作探究活动,并在小组内部进行梳理交流,总结出问题答案。这种自主体验活动强调學生从体悟和感受中形成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作为人文学科,是德育渗透的良好载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从多个角度积极开展德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知识学习能力,锻造学生学科品质,形成地理思维、磨砺学习精神,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整体教学质量提高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苟宏亮.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分析[J].学周刊,2021(27):83-84.

[2]彭锋.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德育教学策略——以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的教学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151-152.

[3]王秋懿.浅谈德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吉林教育,2021(16):16-17.

[4]刘金龙.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1(11):26-27.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