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倾听视角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理答质量的策略

2022-02-23刘迎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策略

刘迎春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和处理,是师生进行教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教师理答行为的课堂观察实例,针对初中数学课堂理答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教师课堂理答的意识、创设良好的应答环境、打磨高频的理答用语、丰富理答的评价内容、掌握理答的常用方法这几个方面探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理答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倾听视角;初中数学;理答质量;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沟通的过程。课堂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和处理,是师生进行教学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理答的认识不足,缺乏理答策略,课堂理答的随意性大、方式单一,语言匮乏、评价笼统,针对初中数学课堂理答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理答质量的策略。

1.加强专题学习,提高课堂理答的意识。李如密、刘巧叶在《教学理答艺术:内涵、功能、要求及优化》中指出:“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理答中得到有关自己回答的反馈,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思维得到启发与引导,表达能力得以增强”。西南大学王丽嘉在硕士论文《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中指出:“教师的课堂理答方式与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呈正相关,即如果教师在理答和反馈中投入的情感为积极的,学生的学业情绪更倾向于积极正向。”提高教师课堂理答的质量和水平, 能够促使师生交流更加充分、愉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意愿。

2.打造倾听课堂,创设良好的应答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定位好“倾听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讨论”与“分享”的方式,以“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开展教学对话。耐心地倾听学生,接纳学生表达的错误内容。

教学片段1:节选《分式与分式方程》

教师:“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哪几步呢?”

学生A:“一审,二找,三列……”

教师转问其他学生:“一审题,二找等量关系,三呢?谁补充?”

学生A依然站在座位上,继续回答说:“三列方程。”

教师没有理会,叫了学生B回答。

学生B:“三设未知数。”

教师: “同意哪个同学的?”

生(齐):“后面的。”

在教学片段1中,当学生A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随即打断了学生A的回答;当学生A试图继续回答时,教师没有理会而叫了学生B回答,让学生A尴尬的站在座位上。教师对学生A的回答采取了消极的理答方式(打断、不理会),可想而知学生A的应答体验有多槽糕。建议教师先让学生A完整地表达回答内容,再通过追问“想想看,步骤都齐了吗?”“列方程要用到未知数,所以在列方程之前应该还有一个步骤”“你能重新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补充完整吗”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完善回答。并对学生A的回答采用激励性评价“嗯,他是理解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所需步骤的,虽然开始漏步骤,但通过反思立即发现了问题,并补充完整,现在捋清楚了吗?很好。”

3.重视理答预设,打磨高频的理答用语。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理答都是教学生成,不同的学生对相同问题的回答、同一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回答,学生独特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等均不可复制。教师要重视理答的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有哪几种,分别采取怎样的理答方式,如何表述理答用语,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教学片断2:节选《9.1.1不等式及其解集(第1课时)》

师:类比等式的概念“用=连接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试归纳不等式的概念。

理答预设:类比等式的概念,学生往往将不等式的概念表述为“用<、>连接起来,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教师可作如下的理答:嗯,非常好,同学C使用了数学符号<、>,抓住了关键词“大小关系”,对不等式的概念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进一步思考一下,除了<、>以外,表示不等关系的数学符号还有哪些?因此,如何完善不等式概念的表述,才更加严谨、准确?

教学片段3:节选《18.2.1矩形的判定》

师:同学们,学习完本节课,你们还有什么疑惑?

生D:为什么“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是矩形”?

生E: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但它不是矩形。(很多学生出现疑惑的表情)

师:等腰梯形是我们后面要学到的。其他同学还有疑惑吗?

在教学片段3中,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学生D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E的回答没有作出明确的回应,面对学生的疑惑不了了之。如果教师注意积累常见教学情景的理答用语,便不会出现这样的教学尴尬。例如“同学D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哪位同学能够帮忙解答?”“同学E的观点正确吗?他所举的例子能不能解答同学D的问题?”“某某同学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在这节课内进行探讨,大家可以课后继续思考、交流,下节课来见分晓”

4.突出学科特点,丰富理答的评价内容。在数学课堂理答中,教师多数围绕学生回答的正误给予评价,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内容不够丰富。以中学数学学业评价内容体系为导向,教师可以从知识系统、认知系统、自我系统三个方面建构理答的评价内容框架。其中,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方法的运用、解题步骤和解题策略的实施属于知识系统的数学评价内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属于认知系统的数学评价内容。

教学片段4:节选《19.1.1 函数的概念》

师:y是x的函数吗?

生F:是

师:理由是什么?

生F:他们有两个变量,并且,呃,y,呃,唯一确定

师:并且什么?你的意思还要满足一个(条件)?什么唯一确定?表达能不能清楚一点?

生F:(无语)

师:x如果取定一个值……

生F:y也能唯一确定

师:y也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只不过你的语言表达还欠缺一点,那么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你的意思知道了,他能领会了,也就是说,他运用了什么去作为依据?他刚才的依据就是函数的什么?就是函数的定义,抓住它的两大特征来进行。嗯,请坐,讲得不错。

在教学片段3中,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基本理解了,但在语言组织和表达方面比较困难,教师通过追问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回答内容的整体表述,并在理答中肯定学生“意思知道了”“领会了”,指出学生在应答过程中认知系统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语言表达还欠缺一点,那么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积极采用激励评价和发展评价,充分认可、赏识学生在回答问题中的表现。

5.善于教学反思,掌握理答的常用策略。教师要善于教学反思,课后及时回顾教学中理答的典型片段,做好记录和分析,梳理在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回答和理答过程,分析理答的主要亮点和存在问题、理答策略的运用情况。

参考文献:

[1]徐学锋.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理答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李晨.高中生物学课堂理答策略及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王俪嘉.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吴有昌.中学数学学业评价内容体系的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李如密.课堂教学艺术新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6]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2000(7).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