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策略探索

2022-02-23陈木长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陈木长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时下热门的新兴课堂教学模式之一,将之运用至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通过课前充足准备和课中疑问解答与互动策略的灵活实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本文即针对其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应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兴趣、意识为主要任务目标,让学生对基本的技能进行掌握,促进其良好信息素养形成,并为各学科教学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条件,最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纵观当前研究成果,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虽有师生互动、小组协作等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环节,但真正留给学生探索的时间仍然不足,而信息技术课程侧重的就应该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唯有学生多加练习,方可切实保障和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课前教学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后移至课堂内,教师腾出课堂时间,让学生集中进行教学视频观看和学习,提出疑难问题,并于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分析,以使课外学习质量得以提升,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不足。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可取得較好教学效果

课内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可有效解决大多采用寄宿制的农村学校学生在课外难以接触到平板或手机的难题,也使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有所减轻。此外,即便为走读制,部分家长过于繁忙无法监督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借“学习”的由头沉迷网络,知识反而没有学到,而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下,学生借助于计算机室设备、网络展开相关资料的查阅与搜集,可有效规避学生开小差、浏览无用网页的情况,使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高。

(二)为课内外互动提供了可能

在农村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时间内几乎没有互动环节,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沉闷的。但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增加。而且,学生可将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沟通,一起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在课堂上,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通过有效、积极的互动,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促使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并提高其沟通协作能力。

(三)可丰富教学内容

不同于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更为注重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自行进行学习资料的收集,随后将所发现的问题予以反馈,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灵活调整。而且,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环节的加入,可为学生创设愉悦氛围,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探索

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其核心理念,可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其主动探究与学习热情予以激发,以游戏、比赛等趣味性环节的设置,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与课堂活动中参与,增强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一)重视学习视频制作,以提高时间有效性

要求学生围绕任务单,以观看视频、网上交流等方式展开自主学习,对基础的知识技能予以掌握,确保学习目标明确,且有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开展。对于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因其为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指引,而且要合理,因其直接关系到教学实施的效果,因此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从整体去把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对于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其最为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便是教学视频的设计,因视频为师生之间沟通桥梁,教师需借助于视频将所欲传授的知识传递给每位学生,其应以短小精悍为特点,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核心,故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水平进行设计。为此,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趣味性,且具个人特色的教学视频,以使学生学习热情得以激发,也可对网络优秀视频资源进行借鉴,将学习指南、任务、问题以及测试等内容囊括在内,以使时间有效性得以提高。

以《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为例,教师可依据教材与课程标准予以短视频制作,并将视频保存为通用格式,以确保学生在观看时可流畅播放、画面清晰。在视频中可将认识WPS表格、表格数据获取、数据输入与编辑技巧、表格数据处理、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数据图表制作等模块内容进行循序渐进、分批次制作和讲解,解释何为WPS,在操作的同时辅以详细介绍,引入列、行、单元格概念,表格列宽更改、标签重命名等,并重点讲解如何以公式、函数进行数据统计,如何进行数据图表制作等。同时,教师围绕视频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测试题的编写,并依据于学生所提交作品发现共性与个性问题,分类整合,予以重点讲解。

(二)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有效性

因初中生自控与自主学习力尚存在不足,故教师需预留5~10分钟带领学生共同进行视频观看,然后通过检测、作业、协助以及展示等环节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检测为以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成效的测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额同时,发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业即于检测基础上的进阶,为完成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协作,即通过学习中疑难问题的协作解答,激发智慧,培养团队意识,熟悉沟通技巧,完成知识内化;展示为高效学习策略,可使学生能力得到拓展,不为“作秀”,而为学习绩效提升。此外,在课堂中,互动策略的灵活应用,为创新翻转课堂的关键举措。

(1)协作学习策略

该策略是指学习者共同组建小组,为达学习目标,于一定激励机制下进行合作互助,以实现个人或小组学习成果的最大化获取。

为使课堂氛围更为热烈,教师可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以《网络基础及应用》为例,教师除对因特网收集、保存以及传输数据等功能进行阐述外,还需结合视频内容向学生强调对于网络信息的正确应用,介绍互联网信息安全法规,使学生对于如何正确上网有所了解,并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可就“互联网普及有利还是有害?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这一问题展开课堂辩论,教师留出5分钟思考讨论时间,明确小组观点,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找支持观点例证。在讨论中,教师可提出支架问题:网络的本质是什么?并在大部分小组可达成共识后,提出后续问题:如何趋利避害?昭示网络的两面性,通过讨论,使学生增强网络行为规范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凝聚学生注意力,并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同伴互助学习为协作策略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可使学生在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得到支援,平时则各做各的。因此更为灵活,而且因同伴均为相熟的同学,交流更为顺畅,较为提倡的方式为同桌配对合作。以《逐帧动画》为例,对于其中情境性任务中“红绿灯交替”的制作,学生在经由微视频自主探究后,可与同桌进行所遇问题的讨论,继而获得支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探讨,并定期予以“明星互助组”评比,实现真诚对话、平等相待,以此使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并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综合素养。

(2)鼓励学生展示作品,以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创设条件

针对于技能新授课,可通过操作演示予以展示,使学生于情景任务或自学任务完成后,将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展示给全班师生,接受检验的过程。与既往有所不同的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简单的语言介绍和解释,以使学生思维過程可视化的同时,对其他有困惑的学生产生新的感悟,并且教师方可依据其背后原理的掌握,给予其恰当评估。对于展示者自身而言,也是其反省自身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其体验成功与快乐的过程,可视为一个极好的切入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形状补间动画》为例,在“圆变方”的过程中,学生需对关键步骤处的理解进行语言陈述:首先于第一帧舞台上,借助于“椭圆工具”将圆形画出,随后于20帧处将空间关键帧插入,再于舞台上画出一个矩形,然后选择属性面板中“补间”——“形状补间”,最后进行“ctrl+ernter”进行测试。此种方式叙述了步骤操作,但对于学生的思路却并没有很好阐明,比如他为什么要在20帧处添加空白关键帧,而不选择其他地方呢?可以让学生进行阐述,以使对此有疑问的学生心中疑问可得以解决。

还有一种方式为电子汇报,就比较适用于理论课,可将学生对于信息伦理方面的理解与观点进行汇报,以PPT或Word形式于全班展示,接受师生质疑。比如说“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内容,可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制成PPT向全班展示自己对教材内容理解的观点。

(3)任务驱动

为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教师可将课前与课中任务结合,并进行拓展和创新,可展开具体学习任务的设计,如猜数字游戏,即引导学生通过Python编写计算机程序,将所输入的两个数字中较大的一个予以显示。又如,猜体重,可以设计几种程序结果,如“猜对了,你好棒”、“猜低了,再试试”等。通过这种方式,对猜数程序赋予生活意义,通过学科任务测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

总结是一种针对教学的反思,也是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在课后教师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和记录,以便实施个性化的管理。而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反思,有利于其及时发现自身问题,继而找出知识难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课后作业的设置,也是为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因此要做到难易适中,使学生对自身知识进行拓展和升华,而且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既要肯定其成绩,同时要指出不足,以使学生获得持续进步。

三、结束语

总之,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将之运用至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可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增强。对目前农村学校来说,应用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打破传统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和活泼生动课堂教学相结合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切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思辨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危进进. 基于翻转课堂的局部探究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J]. 文理导航(中旬),2021(01):93,95.

[2]刘宝华.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探究——翻转课堂式教学实践[J]. 读书文摘, 2019(005):121-122.

[3]肖方方. 浅谈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探索[J]. 读天下(综合), 2018(018):170.

[4]杨绍林. 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023):163.

[5]程永红.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互动策略研究[J]. 读写算, 2020, 15(28):17.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