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儿童礼仪的养成策略

2022-02-22欧阳欣

学习与科普 2022年9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小学

摘要:所谓礼仪状态,自古以来,我们可以在许多事情上体现礼仪文化。如两国竞争,不杀使节是一种礼仪,在第一次见面时吸烟和敬酒也是一种礼仪。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和修养,也是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礼仪教育要从小做起。

关键词:小学;儿童礼仪;养成策略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古代先贤数千年智慧的传承。它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做好对儿童的教育和引导,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教育者的共同使命和责任。

一、多角度进行礼仪熏陶

第一,环境熏陶。学校进行礼仪教学时,可进行文化环境熏陶,通过礼仪文化环境建设,给予学生特别的环境熏陶,即通过浓厚的校园礼仪文化气息,对小学生意识形态进行熏陶影响。如很多校园进行礼仪环境建设时,建设礼仪文明强,通过名人名言、校园故事,为学生建构校园礼仪文化环境,不断的浸润小学生心灵,促进小学生礼仪意识形态提高。在校园内进行礼仪文化建设时,通过礼仪牌的设计,为学生樹立精神丰碑,不断的影响引导着小学生精神世界。为使得礼仪教育在小学生内心生根发芽,校园可成立礼仪小队,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并以花朵的名字进行命名,寓意着小学生像花朵一样美丽芬芳。在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环境下,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第二,课堂熏陶。小学礼仪教学工作开展时,为充分发挥出课程优势,将文化知识教学工作与礼仪教育进行有机契合,营造出沉浸式礼仪教学氛围,促进小学生礼仪习惯形成。如学生之间出现碰撞,教师需引导学生辨知对错,并主动向同学道歉,表达自我的歉意,保证学生之间形成纯真牢固的友谊,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小学教师需引导学生尊师重道,主动向老师问好、向同学打招呼、升国旗行礼、上下课行礼等。为充分发挥出礼仪教学价值,教师之间可进行联合,编制校园礼仪之歌,并为歌词进行谱曲,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歌唱,使得小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形成礼仪意识,突出礼仪渗透的教育优势。通过礼仪渗透工作的开展,可使得学生礼学于心、雅形于外,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多渠道实施礼仪教育

第一,礼仪课程。落实为保证小学生礼仪教育工作效果,校园应当进行礼仪课程落实。基于礼仪教育原则,从小学生的成长视角,建构科学合理的礼仪教学校本课程,通过真实有效的礼仪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礼仪习惯形成。在礼仪校本课程的执行下,指导小学生了解礼仪文化、组织相关礼仪活动,培养小学生正确的礼仪习惯,实现预期礼仪教育工作目标。在礼仪教育工作开展下,可对小学生心智进行启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小学生文化修养提升。为充分发挥出校本课程教育优势,在实际课程编撰时,应当遵循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确保礼仪教学校本课程与学生认知能力相契合,导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礼仪课程学习活动当中,夯实学生礼仪意识与习惯。同时,校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可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校园礼仪教育,如孝心主题、尊重主题、感恩主题等,为校本课程开发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校园礼仪教育工作开展。

第二,礼仪菜单制定。在礼仪教育时,校方推动礼仪菜单,给予全体师生精神指导,在每天教学工作开展前,教师根据小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为学生配置针对性的礼仪菜单,通过礼仪菜单对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对错辨知进行正确引导,从细节入手,实现礼仪教育工作预期效果。在礼仪菜单的教育引导下,宣传礼仪文明、实践礼仪行为、示范礼仪,促进小学生礼仪习惯形成。

第三,校外资源利用。校外教育资源进行利用时,主要是学生家长主动参与与大力支持,保证礼仪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如校方进行家长教育时,对家长进行礼仪知识培训,提高学生家长的礼仪意识,校外时间主要由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学生家长进行礼仪教育熏陶时,应当侧重言传身教,通过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孩子良好的家教与文化修养。校外礼仪德育工作开展时,校方可邀请居委会相关人员,担任校外礼仪教育辅导员,给予相关学生家长一定的教育辅助,营造正确良好的礼仪环境,对小学生礼仪认知进行逐渐启蒙,使得礼仪教育工作走出校园,走进学生家庭,走向社会群体,建构多维度的校外礼仪教育环境,实现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工作目标。

三、多元化评价形式

第一,常规评价。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评价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常规评价,开展针对性的礼仪教育评价,采取合适灵活的评价语言,肯定小学生的礼仪表现,增强小学生的礼仪学习自信心。如教师每周对学生的礼仪表现进行评价,为学生打造礼仪标杆,引导其他小学生进行模仿,营造出高效的礼仪氛围,对小学生心智进行逐渐熏陶。

第二,团队评价。在小学礼仪教学时,教师可对小学生进行团队评价,培养学生团队集体荣誉意识。如教师对礼仪项目进行合理分类,由小学生自愿组织监督模范小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监督,进而选出最佳的礼仪小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表现进行肯定鼓励,使得礼仪教育工作发挥出真实效果,学生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礼仪实践,体现出礼仪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第三,模范评价。小学进行礼仪教学时,为实现预期小学礼仪教育工作目标,教师进行多维度教学评价,尝试对礼仪模范进行教学评价。因为小学生的模仿欲望非常强,因此教师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模范,使得学生对相关礼仪行为进行模范学习。教师在进行礼仪模范树立时,可通过礼仪模范评价进行实现。教师对某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表彰肯定,并将其作为礼仪行为模范,导引小学生对礼仪行为进行模仿,纠正学生错误的生活礼仪行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小学礼仪教育的工作,重点阐述了小学礼仪教育的现实路径,阐述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未来在小学开展礼仪教育时,应合理改革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主、认真学习的空间,促进小学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明.儿童礼仪教育活动的策划:以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9(1):85-87.

[2]吉海荣.小学低年级文明礼仪班本德育课程方案[J].江苏教育,2018(63):55-5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课题(XJK19CDY023)

作者简介:欧阳欣:(1981-),男, 湖南怀化人 ,中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特色课程开发及实施。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小学
自在活动 乐在分享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