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

2022-02-20黄盛波

文理导航 2022年4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素养

黄盛波

【摘  要】自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后,地理教师就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积极对课堂改革进行探索。在高中地理四大学科素养中,地理实践力被学校、教师甚至是学生自己所忽视。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诸多学校在培养学生时总是以高考成绩为最终目标,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本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理实践力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高中

高考的存在,导致高中时期的教师与学生总是以成绩为目标,学习中的一切行为都在为高考服务,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变为考试的机器,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自核心素養理念提出后,高中地理就围绕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素养进行课程改革。在四大素养中,地理实践力主要考查学生在地理调研等方面所需要具有的实践品质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可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力与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使学生全面发展。分析最近两年的高考地理题目可以发现,如今的地理考题不仅重视对课本内容知识的考查,也增加了对地理实践力的深入考查。因此,地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网络体系。

一、培养现状

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本应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然而受到其特点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对地理实践力的关注少之又少。

广大学生与教师一直被灌输高考的重要性,这也使得诸多高中学校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导致学校、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中存在巨大的偏向,高考考什么,什么就是重点。而在前些年的高考地理题目中,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较少,使教师对此素养的关注较少,导致一些教师不理解地理实践力的内涵,误将地理实践力等同于地理实践,认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只能在日常实践中培养,将其与课堂相剥离。

另外,我国“重理轻文”现象严重,一些未进行高考改革的地区,高中时期的理科生远远多于文科生,而在大多数理科生心中,地理成绩与自身的高考并无关系,导致学习积极性低下,一些教师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在课堂之中敷衍了事。

此外,一些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投入较少,地理教学设施简陋、老旧,教学所需的实验器材、实习工具更是短缺。更有甚者,一些学校里与地理相关的东西仅有地图与地球仪,导致地理教学枯燥,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强,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

(一)改善教学条件,开发校外实践基地

虽然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学校,然而,学生实践力的培养则需要依赖大量的校外活动。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地理知识及其他能力的培养仅局限于教室内,一些学校没有相应的活动场所,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而且一些学校即使有地理实验室,也只是摆设作用,仅有一些如地图、地球仪等简单用具,被教师用于课堂教学展示,导致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严重不足。对此,需要学校重视地理学科的建设,加强校内外地理实践场所的建设。如学校可以通过专项基金的申请在校园内建立地理实验室、标本室等地理学科教学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另外,作为开展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学生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阵地。学校可以积极引入校外资源,与校外实习基地、高校、公园、农业园区、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建立起合作,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创造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资源共享。如讲解一些与大气相关的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气象局进行参观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天气的形成原理,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在学习地质地貌形成原因、岩石圈物质循环等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一些地质公园,让学生边观察,教师边讲解各种地质形成的原因;学习人文知识时,则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统计局进行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居住城市的人文地理,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发展其人文素养;在讲解农业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农园等。

(二)多措并举,提高教师素养

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其自身的素养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地理学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教师应逐步提升自己的素养,以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首先,学校中的各级地理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座谈会,其间就各自的地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积极交流,分享各自好的经验。其次,学校应拓宽教师培训渠道,每学年定期组织地理教师参加地理实践技能培训,可以邀请高校地理实践活动理论专家到校举行提升地理教师实践素养的讲座,促进教师转变传统的地理实践教学模式,为教师传递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地理实践活动中需掌握的一些专业知识,如地理实验技巧、调查方法等,更好地促进教师转变地理实践教学观念,提升一线教师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素养。另外,教师自身要端正态度,加强学习,提升地理实践素养。地理教师可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网络交流平台,全天候地进行地理实践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将在地理实践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向专家咨询,不断更新地理实践教学理论知识,提升地理实践素养。每一位地理教师都要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地理教材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意图和内容,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地理实践素养,更好地服务地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开展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最为简单、可行的一种方式。目前,在地理课堂上比较受欢迎的主要有教师演示、电脑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优势,还需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把握。

如今,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应用于日常教学之中。地理教材中总有一些学生无法进行的实验及现实中无法进行验证的现象与规律,在讲解探究实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解释地理现象及规律的动画与视频,让学生产生清晰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习。相较于其他实验方式,利用计算机不但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相关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全方位观察,呈现良好的效果。教师演示则是在实验中由教师操作、讲解,学生进行观察学习。相较于计算机演示,教师演示过关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有所降低。与教师演示或计算机演示不同,学生亲手进行实验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如在冲积扇地貌形成原因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附近的土堆上进行实验,在土堆上面挖出一条小沟,将红土、砂石混合,置于“小沟”上游,而后缓慢向沟中加水,观察下方堆积物的形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仔细观察其中的变化并思考原因,这一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复杂的内容。组织学生实际操作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组织困难、时间花费较长等问题。但对于有条件、有时间进行的实验,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同时,学校要意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加大学科投入,包括对教师的有序培训,对实验器材的改进与完善,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奠定基础。

(四)开展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校外的地理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相较于地理实验,通过研学旅行,学生可以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深入考察和了解地理环境特点和规律。大多高中学生处于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有一些学生更是长时间待在学校,对真实的地理环境的认识少之又少。研学旅行则改变了学生固定的学习线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贴近生活、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探索、观赏、感受现实地理环境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学习,相较于其他方法,研学旅行的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学生接触到的地理环境更丰富,获取的知识也就更多。因此,教师可以在假期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这样既能放松学生的心情,还能增长学生的见识。

如在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讲解中,仅靠教师的抽象讲解,不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带领学生在旅途中学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情,感受旅途的欢乐,又能使学生切身感受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独特魅力,享受城市与农村不同的文化、风俗,巩固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但研学旅行也存在一些缺点。研学旅行会涉及诸多人员,同时研学旅行一般远离学校,存在一系列风险,所以学校组织次数有所限制,这也是一些学校、家长不赞同此类活动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研学旅行的活动要有代表性,作为对课堂上难以完全展开内容的补充,并在活动前做好各类规划,做好保障措施,保证研学旅行的安全开展。

(五)丰富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力的首要能力就是可以通過观察与调查的方式,发现与探究地理问题,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从身边获取地理知识。所以,除了在课堂之上,教师还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组织一些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和班级可以定期举办地理知识竞赛、地图绘制比赛、摄影活动、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如在地貌类型等章节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我国地貌类型地图绘制比赛;在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章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摄影活动等。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探究意识。比如,学习土壤与植被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去学校周围采集土样,带回学校分析不同位置的土壤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可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理实践力的内涵,提出了改善教学条件,开发校外实践基地、多措并举,提高教师素养、开展实验教学、举办研学活动、有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等,旨在让高中生接近生活、走进地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此外,学校、教师也应积极转变思想,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新的地理教学方法,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参考文献】

[1]贺灿煌.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地理实践力培养[J].高考,2021(12):93-94.

[2]王国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3):55-56.

[3]尚锦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46-47.

[4]叶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3):136-137.

[5]王耐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材插图处理策略——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

2020(07):65-67.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素养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快乐研学之旅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