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的突破与创新

2022-02-18孟昭章

视听 2022年9期
关键词:政论摄制组专题片

孟昭章

《摆脱贫困》是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牵头摄制完成的一部脱贫攻坚题材的政论专题片。该片于2021年2月18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该片叙事宏大,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脱贫攻坚、共赴小康的故事。作为一部新时代的精品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在资源整合、素材处理、叙事方式、技术呈现等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

一、新时代背景下政论专题片创作面临的困境

从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的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一件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要在其阅读中实现。政论专题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理论性非常好,但是大众传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前,在创作政论专题片时,投资方往往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创作者面临的困境便集中体现出来。

(一)时代要求创作出政策理论水平更高的政论专题片

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经济摩擦加剧,整个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稳步发展。这样的发展与成就仅仅靠新闻资讯的传播是不够的,政论专题片在信息密度和信息深度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摆脱贫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这一伟大壮举中,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无数干部群众为之倾力付出,发生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政策需要被解读,这些故事需要被记录。

(二)政论专题片的创作时间紧、任务重

政论专题片的制作周期比纪录片短,一般短则几个月,最长通常也不过一年的时间。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的拍摄、制作周期是一年多,对于一部8集、每集50分钟体量的片子来说还是稍显仓促。2019年夏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牵头,召集各省级电视台共同商讨《摆脱贫困》的制作事宜。而真正把各个摄制组统筹好,进行调研、拍摄的时候已经到了2019年年底。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时间长、跨度大,想用一年里拍摄的素材就把整个脱贫攻坚中的政策、人物、故事讲透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三)政论专题片的语态较为传统

政论专题片为了政治站位准确和品质稳定,往往由广播电视台制作。制作人员往往拥有较强的政治站位和新闻敏锐度,其政治理论功底往往过硬。但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新闻工作,部分人员对于故事的叙述能力不足,片中呈现的人物很难让人产生深刻的记忆点。以往政论专题片塑造的人物常常为扁形人物,性格单一,尤其以“高、大、全”式的人物为主;创作的解说词往往理论性较强,能够将党和政府的政策说得非常清晰,这当然是好的一面,而理论性过强,政策性语言过多也会使观众产生枯燥的感觉。

(四)政论专题片创作中“讲故事”与“讲理论”的矛盾

美国学者希拉·柯伦·伯纳德在专著《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中详细阐述了“讲故事”对于纪录片的重要性。随着近些年专题片创作者对纪录片的学习和借鉴,纪录片中“讲故事”的手法也逐渐被应用在专题片的创作中。而政论专题片不同于一般的专题片,其理论性非常强,创作者很难同时兼顾故事性和理论性。在一集40~50分钟的政论专题片中,通常有8~12个政策理论点要讲,相当于每3~5分钟就需要讲完一个理论点。如果用故事阐释理论,就需要在2~3分钟内讲完一个故事。这对于创作者来说难度极大。

二、《摆脱贫困》创作时的困难与解决机制

同诸多政论专题片一样,《摆脱贫困》在创作初期也面临以上困难。谈理论方面的要求,该片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献礼之作,必然需要扎实的政策积淀;讲制作周期,该片以8集、每集50分钟的大体量存在,致使制作时间非常紧张。在该片具体制作的过程中,创作者最终对诸多现实困难进行了突破与解决,从而呈现出一部精品政论专题片。

(一)创作者对专题片高度重视,充分调动资源以提供保障

《摆脱贫困》的内容一方面涉及范围非常广,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另一方面富有深度,其中提到的很多贫困地区都分布在大山之中。所以《摆脱贫困》在前期策划阶段就高度重视,充分考虑拍摄时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因素,充分调动各种资源。首先,央视会同国家发改委协调各省相关主管部门配合拍摄。比如《摆脱贫困》第三集《使命在肩》在策划时,预计涉及贵州省的内容有15分钟左右,央视就请国家发改委协调贵州省生态移民局进行配合拍摄。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涉及更具体的内容时,央视派出的摄制组会再请省一级主管机构协调市、州、县、乡的主管单位进行沟通配合。其次,央视发函协调十余家省级广播电视台进行深度合作。各个省级广播电视台作为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前期就派出专业人员同央视的编导共同进行策划,之后再编入央视的摄制组赴当地进行拍摄制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地的政论专题片创作人员会更清楚当地的政策、故事以及具体情况。比如,《摆脱贫困》第三集《使命在肩》在拍摄时涉及贵州,笔者就代表贵州广播电视台参与了该片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工作。

(二)创作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素材进行编辑

政论专题片为了更加生动,通常需要将不同时间同一人物的素材剪辑在一起,以达到充分的纪实感。而限于时间周期,在政论专题片具体制作时经常会出现项目启动后,人物早期的事情已经发生,之前的事情没办法拍摄到的情况。这个时候通常有两个办法。一是进行情景再现,比如我国早期的纪录片《故宫》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手法。但是这种手法会产生“一眼假”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纪实段落中,如果使用这样的手法,反而会削弱专题片的真实感。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协调各种资源,寻找各种可用的素材。比如,《摆脱贫困》第三集需拍摄贵州省罗甸县易地扶贫搬迁中搬迁的小孩杨光福的故事。当摄制组一行赶到当地拍摄时,小孩已经从大山沟里搬出来了,尽管摄制组还是带小孩去原迁出地看了看,但是这样拍出来的内容总归有所缺失,无法展现其早期在迁出点生活的精神状态。于是,摄制组就协调贵州广播电视台,在其素材库中仔细检索与寻找,终于找到了杨光福早期生活在迁出点的视频素材。这样一来,主人公在迁出点和搬迁点的精神风貌就形成了对比,整个故事就变得非常鲜活。

(三)创作者优化叙事方式,用平实的语言展现动人的故事

政论专题片限于制作周期,很可能会出现某一个主人公的素材不够的问题。在《摆脱贫困》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第三集《使命在肩》的前期拍摄中,摄制组本来是想找一个完整的扶贫干部的故事,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发现,如果纪实性地拍摄某一位扶贫干部的故事,制作周期根本不允许,而且还存在扶贫干部调任其他岗位的风险。经过摄制组多次开会论证,最终决定巧妙使用不同干部扶贫工作的不同阶段,从而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摆脱贫困》第三集《使命在肩》中“五级书记”抓扶贫故事的由来。《摆脱贫困》选择以不回避问题的方式进行拍摄,将扶贫干部真实的心态、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来,使观众为之动容。比如《摆脱贫困》第三集在采访贵州省黔西南州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尧忠时,就采访到他因为州委督察局、州纪委的明察暗访而不敢松懈。这样的表现形式还原了一位官员的真实心态,更加令观众信服。

(四)创作者使用丰富的技术手段为专题片赋能

解说词通常被看作政论专题片的核心,但是作为一个影视作品,最终还是依靠摄影机捕捉到的画面来呈现。如果能在专题片的技术上有所突破,就会渲染出不少特定的氛围感。比如,在《摆脱贫困》第三集表现贵州省的易地扶贫迁出点和搬迁点时,就大量使用了航拍镜头。过去,无人机拍摄技术不成熟,航拍对于大多数摄影师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无人机航拍技术日渐成熟,无人机的价格降到了大多数摄制组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摆脱贫困》通过航拍镜头的运用,更加直观地展示了搬迁户生活环境的变化。该片除了使用航拍等前期技术手段,在后期制作时也使用了诸多特殊的剪辑手法。比如,在讲述搬迁孩子杨光福的故事时,就使用了对比蒙太奇的技术手段。故事的最后,杨光福进入了现代化的学校。他和同学开心地打乒乓球时,片子突然放慢画面速度,起音乐,下一个镜头出现了杨光福从前在迁出点窘迫的生活环境的画面。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观众感叹易地搬迁给群众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未来政论专题片的创新之道

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斯宾塞曾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对于政论专题片的创作者也是这样,如果墨守成规,偏于说教,那么做出来的片子很难叫好又叫座。而《摆脱贫困》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政论专题片,而是进行了大胆突破与创新,对于未来的政论专题片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一)重视资料素材,进行二次创作和利用

政论专题片受限于制作周期,一大弊病就是很难有纪实感。如果能够合理地挑选和运用资料素材,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营造出真实感。不少政论专题片的创作者认为,片子的哪个位置需要,就把资料素材简单地放在哪里。这样的做法虽然不会出大问题,但却无法使专题片变得精彩。其实,资料素材和摄制组现拍的素材一样,都可以进行二次编辑,在遵从事实本身的情况下,重新在资料素材内部进行结构。《摆脱贫困》第三集在讲到扶贫干部上门劝说群众进行搬迁时,就将从黔西南州广播电视台搜集来的新闻素材进行了重构。这些原本都是每组干部上门劝说群众进行搬迁的素材,分别独立成章,但在后期制作时,剪辑师将不同扶贫干部劝说群众的画面和同期声叠加剪辑在一起,使观众感觉到很多干部都在一线进行扶贫工作。如此对资料素材进行重构,使得原本并不精彩的素材变得生动起来。

(二)优化故事与政策内容的占比

大多数观众喜欢看故事,影视作品有了冲突,有了鲜明的人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就会有期待。传统的政论专题片政策理论的占比较大,而以《摆脱贫困》为代表的优秀政论专题片则更多地加入了故事的元素。在处理这些故事元素时,创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详略得当,既讲清了政策,又讲述了完整的故事。几句理论政策之后,往往会串联一段叙述性的故事。比如在《摆脱贫困》第三集中,将杨光福和奶奶搬迁的故事分切成若干段,以时间为轴线进行叙述。先讲一段杨光福和奶奶遇到的困难,再讲一段当地政府针对群众的这些困难所做出的应对。如此不断交叉并行,从而填满整个时间轴。片中理论政策占据的篇幅较小,而杨光福和奶奶的故事占据的篇幅较大。其中,虽然理论政策涉及的篇幅不多,但非常精炼,把当地党委、政府的核心工作都体现了出来,使观众共情。

(三)妙用记录式影像,形成完整故事

真实的事情是最打动人的。创作者应力求记录主人公最真实的一面。当观众对人物的走向有期待时,片子最后一定要给观众交代结局,这样才会使其产生满足感。《摆脱贫困》第三集讲到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党委书记刘俊亮处理群众工作时,就采用了纪实性拍摄手法。当地一个村修建拦水坝时把另一个村的水阻断了,另一个村的村民就躺在路中间,挡住了通往第一个村子的路。当时,现场摄像创造性地使用了纪实的拍摄手法,捕捉到这样戏剧化的一幕。虽然这些镜头构图未必精美,也没有摄影机在三脚架上边的稳定性,但是这些画面却非常真实,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创作者还将镇党委书记刘俊亮亲自给村民开会调解以及两个村的村民和解的画面纪实性地拍摄了下来,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故事。

(四)追求电影化的摄制手法

观众向往精美的镜头。在拍摄政论专题片时,在保持纪实感的同时,要力求每个镜头的精美程度,在表现特定环境和情绪时可以使用轨道、灯光等辅助设备。《摆脱贫困》第三集在拍摄黔西南州的主要领导干部签订责任状时,因为不涉及具体的人,所以摄制组决定使用特图利聚光灯和小滑轨等影视设备对其进行拍摄。创作者先把责任状拿到一个铺满纯色绒布的桌子上,然后将屋子内的灯全部关掉,再用特图利聚光灯打一束光在责任状上,最后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轨迹拍摄责任书。这样拍摄出来的责任书明暗对比明显,氛围感强,体现了黔西南州主要领导干部身上沉甸甸的重任。政论专题片不同于纪录片,其政治属性强,话题严肃。除纪实段落外,《摆脱贫困》大多使用了“电影级”的设备进行拍摄,从而突出影片质感,给予观众良好的观看体验。

猜你喜欢

政论摄制组专题片
融媒体时代做好党报新闻评论的策略研究
理性思维 辩证思考
天耀中华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片尾曲)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探索政论传播新形态——从人民日报“任仲平”推出微视频说起
影视剧中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