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学院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知识调查

2022-02-17雷元华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早餐群体饮食

雷元华

(南昌市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南昌 330199)

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依托。从中医学方面来看,饮食是维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生理功能的基础所在,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主要来源,因此合理的饮食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预防疾病的作用[1-2]。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中较为特殊的构成部分,该群体有相对较高的文化层次,其运动量大、脑力劳动时间长,因此对饮食健康的要求相对较高。除此之外,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本身从事于医疗卫生工作,肩负着保护群众身体健康的职责,在学习阶段维持健康饮食以促进身体强壮尤为重要,而健康饮食行为也将在认知和行为层面促进其身体力行,将健康饮食相关观念落实于日后工作过程中[3]。随着社会经济形式快速发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能量基本得到保障,但饮食结构却越发不健康,由此而引发的健康问题也对该群体造成了诸多困扰。因此,非常必要开展健康营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行为,通过认知和行为两个角度促使其形成较为完善且健康的饮食状态,同时也促使其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到周边医患,继而扩大饮食健康所影响受众群体的范围[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3月至10月期间,对某医学院全体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入组前均告知研究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1.2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学校中按照院系分层(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各取2个),再按1~4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初步预计抽样人数为500人。

1.3 调查内容

参考《河北某大专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4]制作问卷,问卷具体由基本情况、营养状况结果判定、营养知识调查和饮食行为调查组成。

1.4 质量控制

同时采取如下3项措施进行质量控制:①调查员均经同质化培训后参与研究,能确保调查尺度和引导用语的相对一致性;②质控员及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予以复查和修改;③调查问卷正式使用前有预调查验证其信度和效度,确保调查工具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1.5 统计分析

用SPSS 22.0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n,%)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n,%)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和分析

2.1 基本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00份(有效率80.00%)。性别分布上,女生略比男生多,男生189名,女生211名;专业分布上,医学专业占57.5%,非医学占42.5%;年级分布上,大一占24%,大二占24%,大三占26.3%,大四占25.7%;户籍分布上,城市占20.7%,县城占24.8%,乡镇占20.2%,农村占34.3%。

2.2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由表1可知,男生和女生比较,不同性别学生的营养良好、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情况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60.85%)营养良好的比例高于女性(83.55%),女生中营养不良者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群体中,超重者和肥胖者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具体而言,部分女生为控制体形存在主观节食行为,长期过少摄入食物则易引发厌食、营养不良等,因此即便饮食种类较为丰富的今日,也需强化大学生相关认识,促使该群体深入了解营养不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男性群体中营养过剩的比例相对更高,主要是该群体容易因自律性差而引发暴饮暴食行为,同时可能与该群体夜宵习惯相对更多有关。因此,男生和女性的营养状况差别与其对健美要求、体形追求等因素存在密切关联。

表1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调查表 [n(%)]

2.3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知识调查

由表2可知,对不同性别学生进行比较,“是否对营养知识感兴趣”和“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有影响”两项问题构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看,女生(76.30%)“是否对营养知识感兴趣”选择“感兴趣”的比例高于男生(66.14%);女生(61.50%)“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有影响”选择“很大影响”的比例高于男生(52.10%)群体,说明医学院校的女性大学生对饮食健康有更为敏感且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应重视男生群体对该方面内容的忽视问题。同时,有不少比例的男生或女生群体对“是否对营养知识感兴趣”和“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有影响”两项问题选择“无所谓”“影响较小”选项,说明医学院校大学生群体整体上对饮食健康依然存在较多轻视或忽略的可能。营养与健康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虽然学生群体身体状况普遍较好,若不能处理好意识层面对饮食健康的重视和关注,就不能在行为层面引导其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甚至由此而导致各类营养相关性疾病的早期出现。针对该点不足,学校要将营养知识培训、认知宣教进行广泛而持久的教育。除此之外,医学院可结合自身优势,引导学生群体定期前往医院营养科及相关疾病科室进行观摩、实习,通过切身体会提升自我认知。

表2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知识调查表 [n(%)]

2.4 不同性别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由表3可知,对不同性别学生进行比较,“吃早餐情况”和“吃夜宵情况”两项问题构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看,女生(78.31%)“吃早餐情况”选择“每天都吃”的比例高于男生(66.82%);女生(75.83%)“吃夜宵情况”选择“从来不吃”的比例高于男生(3.17%)。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早餐重要性的认知仍存在不足,有可能是部分学生对早餐的认知不够或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所致,说明学生对早餐营养结构知识了解严重不足。相对而言,女生生活节律或作息比较正常,能主动、及时、规律地进食早餐,男生则与之相反,常常因睡懒觉等原因而忽略进食早餐。具体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夜宵习惯的差别,主要原因可能与女生减肥节食有关,同时女生住校期间往往会按照学校就寝规章制度按时作息,偏少在夜晚出行或学校周边聚餐吃夜宵。相反的是,男生生性较活跃,常常结群结伴进行娱乐活动,因此夜宵频率相对较高。

表3 不同性别学生饮食行为调查表 [n(%)]

3 建议

重视保障自身饮食健康是医学院校大学生维护个体身体健康,将饮食健康观念传输至更多受众群体的基础。要做到该点,必须从认知和行为等角度上促使该群体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惯性,笔者对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①营养知识的宣教过程中需提升其内容的针对性,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营养相关知识的认知或态度依然存在盲区,说明现有健康宣教系统已无法匹配现阶段宣教策略,因此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基于该点不足,高校在设置相关文化素质公选课时应对课程形式进行深度改革,可尝试通过新媒体宣教手段来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5]。②最大程度纠正现有群体的不良饮食行为。人群的行为习惯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需要以长期教育为基础,存在诸多艰巨性和复杂性。大学生不吃早餐、早餐质量差是引起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面对能量摄入长期超标的学生群体,可根据营养专家的相关建议,在确保能量摄入总量不超标的情况下尽可能拆分更多餐次,同时加大其中水果、蛋奶制品等营养价值高的食品比例。这种改变策略可在早期降低学生畏难情绪,还可督促其平衡膳食、合理选择食物或食材[6]。该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以性别为分组依据,比较男生和女生之间饮食习惯、营养状况、营养知识的构成差异,可为不同性别学生针对性开展科普或宣教提供依据、策略。但该研究亦有一定不足,中心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偏少,同时尚未从其他人口学资料的角度分析饮食习惯、营养状况、营养知识的具体特征。同时,研究所在学校同时设置有医学、非医学专业,该研究也尚未对两个专业学生进行组间比较,后续研究需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并予以全面概括。

猜你喜欢

早餐群体饮食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春节饮食有“三要”
早餐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