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青少年立界限》:在“界限”中整合自我

2022-02-16袁阿潭

中学生博览 2022年24期
关键词:界限后果学会

袁阿潭

作者∶[美]约翰·汤森德

译者∶蔡岱安

出版年∶2007-12

“ 当一个人不可冒犯、不可诱惑和不可动摇之时,他身上就具有了某种迷人的东西。”

——(德)汉娜·阿伦特

内容简介:

近年来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书籍有很多,但部分是偏理论的,学术性较强,不太适合非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家长们理解;还有一部分则是讲理念的东西很多,泛泛而谈却又不具备实操性。

《为青少年立界限》一书的关注对象聚焦为青春期的孩子,作者抓住了“界限”这个细微的视角,引导父母学会如何帮助孩子设立个人界限,从而既能够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也能够让孩子在界限中整合自我,度过青春期这段生命中的暴风期。

在我们日常的学校教育或者心理咨詢中,常会遇到因家庭亲子之间“界限”不明确而导致的孩子心理困扰。当孩子有能力去做一些自己的决定并为其后果负责时,父母总是越俎代庖,自认为自己做的决定是为孩子好,从而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使孩子缺乏主动性。还有一些家庭中,存在所谓的“三角关系”,即父母不能站在同一立场上,提供孩子成长所需的支撑。比如说,父母其中一方总是用给予孩子特权、溺爱孩子,以各种礼物笼络孩子,来从其配偶处偷取孩子之爱。

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

1. 传达的知识理念具备通俗性。本书专业术语不多,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教育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述清楚,易于大众阅读理解。

2. 指导建议部分具有实用性。作者通常会通过几个步骤或原则的介绍,让读者轻松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说,作者介绍“善用设立界限的四支锚”,分别是——爱心:我是站在你这边的;真理:我有些规则和要求;自由:你可以选择要去尊重或去违反规则;现实:将会有这种后果。并通过对每一条的详细分析,让读者更了解如何操作。

3. 适用读者具有广泛性。虽然从书名上看,这是一本写给父母教育孩子的指导用书,但其适用人群却具有广泛性。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可以深刻体会引导孩子树立界限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对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过界”行为进行反思;从青少年角度来看,阅读此书可以发现自己在原生家庭或同伴关系中,没有建立个人界限的后果,以及个人界限被侵犯时应该如何调整;对于人际关系有困扰的人群来说,可以学会合理设置个人界限,避免过度情感卷入。

阅读建议:

当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也许并不是“立界限”这一个要点可以解决的。但从人格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来看,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阶段,而学会“立界限”不仅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与他人区分”,也可以让孩子在“界限”当中体验探索自我的自由,在与他人的互动当中不断觉察和稳固自己的“心理界限”,最终实现“自我的同一”。

编辑/ 王语嫣

猜你喜欢

界限后果学会
界限
“耍帅”的后果
间隙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破次元
学会分享
众荣的后果8则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承诺是跨越时间界限的恒久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