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2022-02-16邵伟伟

经济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管控管理

●邵伟伟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所产生的市场经营行为,必定会遇到大量市场风险。风险是无处不在,且不可避免,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在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时,应正确认识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了解风险的种类,完善风险应对措施,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地降低企业损失。

一、风险管理方法的概述

当人类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在运作过程中社会经济无法避免地会遇到各类风险,为了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往往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或预防风险,而这类行为便被称为风险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

1.损失控制风险管理方法。在风险管理中,采用损失控制风险管理方法,是指利用降低风险个体数量及风险损失幅度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比如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在企业管理当中损失控制风险管理法应用较多,许多企业都会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找出解决措施,控制风险。企业风险程度衡量时,可采用风险指标法、风险度量法,以此了解企业风险所带来的具体损失情况,控制好损失。一是,风险指标法,主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阿尔特曼模型的构建,也被称之为财务失败预警模型,通过Z值的大小,对企业财务状态进行客观评价。二是,风险度量法,主要包括概率分析法、杠杆分析法及β系数法等,总的来讲,风险度量法是一种整体性较好的分析方法。通过这种分析法,可以梳理排查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优先排查出危害性大,且最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发生或降低风险危害。

2.内部风险抑制管理方法。在风险抑制管理当中,一般可通过两种方式,即信息化方式与分散化方式,通过这两种方式均可达到抑制风险的作用。其中,信息化管理方式,是指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及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存储等,保证获取的信息准确、真实、客观,能够通过数据模型分析,预测风险及进行评价,从而降低风险损失。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

面对企业存在的经营与财务风险,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机构。要求企业重视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做好企业各项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内部风险问题。此外,还要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做好企业审计工作,不得出现以偏概全,需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审计的范围,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改正,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率。

(二)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1.提升高层管理风险防控意识。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具有决策权的唯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因此,高层管理风险防控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前景。若此类人群风险意识不强,那么,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为此,必须不断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不断学习风险防控知识,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

2.提高基层员工风险管理素质。基层员工是直面风险的第一人,在企业风险管理当中,需要基层员工的积极参与,这对企业风险防控至关重要。为此,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员工风险防控贡献较大的人员,应给予一定奖励,进而提升基层员工风险防控的积极性,让更多员工以此为例,不断向企业建言献策,及时上报反馈。

(三)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1.完善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程序是否完善,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十分重要。因此,为了有效控制企业风险,需完善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程序。要求企业决策层及相关高层人员提高风险控制的认识程度,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可以从部门日常工作汇报中总结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与企业现阶段管理实际状况结合,找出企业存在主要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及管理措施,针对不同部门提出风险管理意见,指导各部门管控风险,同时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政策,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

2.构建从下到上的风险管理程序。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着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的现状,由于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传递存有滞后性,为此,想要有效管控企业风险,还需要构建从下到上的风险管理程序。第一,建立及完善风险管控奖励机制,为了实现企业风险管理全员参与,需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制定激励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员工是工作的基础要素,是最易发现风险问题的人员,一旦发生风险问题,可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及人员,将风险扼杀到萌芽阶段,合理管控企业风险。第二,通过微信群、QQ群、企业微信等,可以畅通员工与领导、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便于加强管理和风险控制。

(四)增强风险管控应用能力

1.利用信息化方式管控风险。企业经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显著。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多,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可以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控制企业风险。一方面,完善信息化审批流程,整理及处理各项数据信息,以便企业高层人员及时能够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把握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为全面分析企业风险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更加准确、规范,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2.利用大数据技术管控风险。科技引领潮流,科技需要创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想要了解企业的日常运行情况,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企业风险管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第一,在信息系统完善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企业每年的经营活动及业务情况进行数据化整理及汇总分析,并进行数据分析,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动态及发展走向。通过横纵向对比,可以及时找出企业经营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这样有利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应对企业风险。第二,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合理设置企业财务风险警戒线,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掌握企业财务状态,并进行财务指标及图表分析,若临近财务风险警戒线,便可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为企业应对风险争取更多的时间,能够更合理地处理风险问题。

三、企业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1.加强风险文化建设。风险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企业风险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相同,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风险文化建设。企业要以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为依据进行各项风险管控活动,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在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可以利用统一的规划设计,明确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目标及未来走向。通过梳理企业内部资源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以此指导员工及高层管理人员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从思想上改变,提升企业风险控制的整体能力,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2.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业务培训。在提升能力方面,开展培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面对风险管理这一难题,企业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应对能力,利用风险管理业务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积极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培训,保证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这样能够为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其次积极组织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培训,通过风险管理业务培训,可以让管理人员更清晰地了解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及目的,更好地传达上层的意见,全面提升部门管理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并有效指导部门所有人员以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心态去迎接风险,脚踏实地的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最后加大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训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高层管理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为此,应摆正态度、正确认识,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才能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才能更好地执行各项决策。

3.健全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风险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企业不仅需要做好年度风险评估,还需建设日常风险评估机制,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一项长久性、持续性的工作,保持常态化管理的态度,并建立常态化的风险评估机制,将国家相关政策及市场变化规律等掌握到位,重点放在如何提升企业风险识别及应对能力方面。要从日常风险评估工作中抓重点,提炼出可能会出现的重大风险,并定期评判重点风险是否有所变化,提高企业对重大风险的认识能力,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甚至于消除风险。

4.积极推进风险管理信息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秩序与各个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并非一个单独的存在,需要与各行各业建立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因此,在各项管理当中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在21世纪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在风险管理中,企业必须处理好不同环境下存在的风险,这都需要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此,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及完善当中,需要参考相关企业的构建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战略目标,合理采用管理模式,可以采用集中部署模式,也可以采用分级管理模式等。通过风险信息系统,企业可以进一步完善风险模块管理,合理设置风险分级、分类,并做好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这样可以为风险数据收集及实时监测评估数据等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不仅有国家政策、行业标准规定方面的困扰,还需要面对企业内部问题,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和生产结构。为此,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正确识别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损失,以此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管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失控还是管控?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