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流”涌动,激活技术要素“一江春水”

2022-02-15吕悦

今日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院所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 本刊记者 吕悦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如何才能突破各种束缚,让技术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近年来,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改革政策,联动实施“招拍挂、股改投”举措,推动技术要素配置依据市场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2021年4月以来,省科技厅聚焦近三年出台的相关政策,分类梳理形成32条政策清单,委托省科技评估和成果转化中心对政策实施成效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政策实施有力度、成体系、显成效、获认可,促进了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如泉涌动,激活了全省技术要素的“一江春水”。

市场导向形成“技术流”

日前,2021浙江科技成果线上竞价(拍卖)会在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举行,来自省农业科学院的8项科技成果,以1365万元起拍,以3314万元落槌成交,溢价率高达143%。而这,只是浙江省有效推动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一个缩影。

早在2002年,浙江就在全国率先建立浙江网上技术市场,逐步探索形成了以“浙江拍”为标志的公开市场定价机制浙江经验,为科技成果资产评估“松绑”。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不仅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效对接,也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据悉,自2013年推出至今,“浙江拍”已累计成交科技成果2447项、金额达35.56亿元、总溢价35.5%。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使“天堑变通途”。在此次省科技厅评估工作回收的1793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享受“浙江拍”政策的创新主体满意度高达98.3%。正是因为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流”才得以奔涌。

据悉,2015—2020年,浙江省技术交易额从242亿元增长到1528亿元,年均增速44.6%,超过北京、广东、上海和江苏。透过这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成效的成绩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创新正有力地支撑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收益权改革激发“人才流”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创新形成的成果属国有资产,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不足,导致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缺少主动性。为有效推动职务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高效率转化,2017年,浙江省修订《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支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改革,并规定对重要贡献人员的成果转化奖励比例提高到不低于70%,这一数字,高出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的奖励比例下限20个百分点。

2020年,浙大、浙工大、杭电、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被科技部列入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省科技厅等5部门出台《关于加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落实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主体责任,完善市场导向、赋权放权、宽容失败、尽职免责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应挂尽挂”。

改革举措有效提升了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成效,得到了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的积极响应,也成为科研人员群体创新致富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享受奖励政策的科研人员满意度高达92.2%。据统计,近三年来,浙江省科研人员获得转化现金和股权收益达20508人次、现金和股权收益额7.8亿元、收益额年均增长33%。

“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让人才创造的知识有合理的价值回报,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也是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生产出更多具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省科技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说。

技术创新加速“资金流”

2021年11月,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落地杭州,浙江一家科技公司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获得了100万贷款金额,解决了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难题。通过进一步的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质押释放了技术的内在价值,为企业注入了“金融活水”。

近年来,浙江建立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机制,畅通知识产权资本化渠道,发挥创业投资对技术要素价值发现的先导作用,积极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贷款、研发保险等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2021年1月—11月,浙江省知识产权质押金额963.5亿元,其中专利质押融资719.8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浙江累计设立子基金25个、总规模99.99亿元(创新引领基金认缴18.716亿元),共投资项目221个,投资金额45.87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310亿元。子基金70%以上投向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投向三大科创高地领域企业、80%以上投资企业已有上市意向,已获证监会上市申请受理企业4家,过会1家。科技与金融的加速融合成效显著。

数字化改革牵引“信息流”

技术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而探索“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模式,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性技术交易网络是浙江作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核心先行先试任务。回首浙江近20年的网上技术交易发展历程,从最初的一个网站,到线上与线下打通2.0版本,再到如今展示科技成果“窗口”与“科技大脑”有机组成,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正快速向3.0版本迭代。

目前,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已实现浙江省11个地市和90个县(市、区)全覆盖。以网上技术市场3.0建设为依托,通过流程再造和技术迭代,全国首创的“浙江拍”也成功升级,不仅可同时支持协议定价、挂牌交易和竞价拍卖三种市场化定价方式,还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并上链存证。

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建设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平台,不仅是浙江作为全省域国家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浙江深入贯彻落实建设“数字浙江”、全面推动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成果。

数字化改革牵引“信息流”奔涌。据悉,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已建设成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交易平台,累计挂牌科技成果27.5万项,成交金额 639.8亿元,让全国智力资源为浙江所用,有力推动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

猜你喜欢

院所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我国科研人员揭秘银杏古树长寿机制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智慧院所类咨询报告如何编制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