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病一品”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2-02-15游明春罗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瓣膜抗凝置换术

游明春 罗威

目前多采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患者需接受终生抗凝治疗。华法林是常用抗凝药物,但在长期服药过程中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督,服药依从性较好,出院后由于角色转变、缺乏有效监督等因素影响,服药依从性下降,降低疾病治疗效果[2-3]。“一病一品”包含护理框架、护理方案和护理专科品牌三部分,护理干预贯穿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和随访全过程,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帮助。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一病一品”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200例。纳入条件:均接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术后口服华法林行抗凝治疗;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伴严重贫血、有出血史及出血倾向等抗凝禁忌证;术后存在脑梗死、昏迷等严重并发症;严重精神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2~68岁,平均50.25±3.29岁;心功能分级:II级32例,III级42例,IV级26例。对照组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33~68岁,平均50.29±3.25岁;心功能分级:II级36例,III级40例,IV级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详细讲解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汇报给医师对症处理。

1.2.2 观察组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团队:由1名护士长、5名责任护士组成护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等,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护理方案。

(2)出院前健康指导:发放“抗凝日记表”,填写患者个人信息、手术名称和日期、出院日期、服用华法林剂量等,嘱患者每日详细记录服药时间、剂量,并将每次复查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填入“抗凝日记表”。

(3)建立出院患者抗凝指导群:建立名为“抗凝互助小组”的微信交流群,告知患者如有抗凝方面的问题可在微信群咨询,嘱其将抗凝日记表拍照发送至微信群,评价患者日记表填写情况,及时指出错误并改正。

(4)微信随访内容:于每周五行在线答疑活动,具体内容:①用药指导。教会患者、家属抗凝药避免漏服的技巧,为患者准备7个口服药杯,做好标记,每周一由患者、家属共同摆出7 d药量,每日下午收到服药短信提醒后服药,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出现异常立即来院就诊;强调抗凝监测的重要性,为患者制订INR值监测时间表。②饮食指导。以营养丰富、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原则。③运动指导。术后30 d内避免剧烈活动、重体力劳动。术后3个月,依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以散步、日常家务为主,逐渐增加运动量、时间,以不引起气短、心悸为宜。

(5)短信提醒:将术后恢复注意事项、抗凝治疗相关知识进行简明编辑,每周五发送健康教育短信,每日17:00定期发送服药提醒短信,依照INR复查时间安排,于每次复查前1 d发送短信提醒。两组均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调查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按时服药、自我监测、合理饮食、定期复查4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有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治疗依从性越高。

(2)生活质量:护理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健康、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3)护理满意度:护理4周后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健康指导、操作技术等5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总分100分,非常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其中>60分为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总观察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前,两组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SF-36评分比较

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SF-36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多数患者出院后由于行为自律性相对较差,常会出现服药不及时、擅自增减药量等情况,抗凝过量易发生出血,抗凝不足易产生血栓,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4-5]。常规护理多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情况,护理措施缺乏特异性、针对性,难以满足患者多方位护理需求[6-7]。

“一病一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特色性,依据患者病情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和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一病一品”在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通过成立专科护理团队,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以及微信随访指导和短信平台教育督促相结合的延续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长期持久的专业指导、疾病信息[8-9]。微信具有互动性强、功能多样等优点,利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地进行双向信息沟通,与患者保持紧密联系,能够增进护患间沟通,提高护理干预的专业性、准确性,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医疗资源[10-11]。微信平台在线答疑活动的定期开展,给予患者针对性用药指导,可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药物服用方法,动态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及时调整药量,可满足不同患者个体化用药需求,从而提高抗凝治疗效果。通过短信教育和服药、复诊提醒,能够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12]。“一病一品”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取得一定应用效果,为优质护理服务专科建设提供一定指引作用,但本研究尚存在样本量偏少、观察时间短等不足,尚需在今后研究中延长观察时间、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完善、规范“一病一品”方案,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更好更有效地落实。

综上所述,“一病一品”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瓣膜抗凝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伴房颤患者抗凝现状研究*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