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22-02-15梁蒙蒙王颖樊慧丽孟莹莹梁梦欣冯芹芹蒋明珠施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炎症性病患者出院

梁蒙蒙 王颖 樊慧丽 孟莹莹 梁梦欣 冯芹芹 蒋明珠 施雨

炎症性肠病属于消化系统多发性疾病,患者发病率及复发率均较高,且疾病康复与患者自身行为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对患者加强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健康管理行为及用药依从性对预防病情复发及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1-2]。然而,炎症性肠病出院后由于缺乏专业性护理指导,导致由于疾病知识薄弱而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利于控制病情[3]。出院准备计划是为了患者顺利出院而开展的一系列医疗管理活动,对患者而言医院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出院前准备计划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医院环境,并且提供持续性的、全面性的照护,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4-5]。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从三方面解释了影响健康行为形成和维持的因素,可以引导个体更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健康行为状态,改善不良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并自觉保持,进而改善干预效果[6]。IMB模式中包含了影响自我效能的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等多个变量,已被证实对多种慢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还缺乏相关研究[7]。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基于IMB的出院准备计划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炎症性肠病患者预后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炎症性肠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中华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神志清醒,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愿意积极配合。排除条件:合并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症;合并其他肠道疾病,如肠梗阻、结直肠癌等;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临床资料不全,无法随访者。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2~70岁,平均45.22±4.56岁;病情:轻度20例,中度18例,重度14例;合并症:皮肤病变12例,口腔溃疡14例,无合并症26例;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18例,高中/中专20例,大专或以上14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23~70岁,平均45.78±4.26岁;病情:轻度18例,中度18例,重度16例;合并症:皮肤病变14例,口腔溃疡16例,无合并症22例;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20例,高中/中专18例,大专或以上1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指导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指导,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结合病情特点对患者做好常规护理指导;同时邀请患者及其家属进入“炎症性肠病微信群”,向患者推送康复治疗知识,嘱咐患者按时进行复查及接受随访。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方案干预,具体如下:

1.2.2.1 成立出院准备干预组 本小组成员共10名:主任护师1名、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1名、营养治疗师1名、心理治疗师1名、护士研究生4名。

1.2.2.2 明确每名组员责任 主任医师与护士长共同讨论并制定干预措施,对参与护理的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营养师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口服营养治疗剂治疗;其中1名护士负责设计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环节,由专科护士对其讲解疾病管理注意事项。其他3名责任护士负责收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

1.2.2.3 接受培训 每周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90 min的培训,具体内容为IMB模型相关知识、炎症性肠病相关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等。所有入组成员培训结束后接受考核,考核结果通过后方能接受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入院第1天:评估患者需求、实施动机干预,邀请患者到谈话室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有三项:①护理需求。制定个体化出院准备计划。②动机。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影响自我管理动机的积极动机或不良动机,通过谈话等形式促使患者形成积极的信念和态度。③营养状态。为营养不良的患者制订营养治疗方案。

(2)入院第2 天:信息干预,①为患者发放炎症性肠病治疗手册。②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健康教育,讲解健康手册中的内容。

(3)入院第3 天:行为技巧干预,让患者及家属参与疾病知识相关情景演练:①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使患者之间快速熟悉。②为患者播放案例视频,通过实际案例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③为患者讲解治疗的专业知识和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④结合图文或视频,向患者讲解炎症性肠病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方法。⑤带领患者参与模拟演练和兴趣活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出院前1 d:带领患者进行放松治疗。为患者播放一些能够舒解心情的视频和音乐,并将这些内容推送到微信群中。指导患者跟着视频进行呼吸放松训练。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患者和家属出现了焦虑等负性情绪是正常的,向患者传授心理干预的小技巧。③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如果疼痛可以忍耐,使用非药物镇痛法。如果患者疼痛难以忍受需要使用镇痛泵或者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5)出院当天:对患者进行预警教育:①向患者讲解炎症性肠病常见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②向患者讲解炎症性肠病并发症的典型情况及处理措施。③邀请预后效果理想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6)出院后1周:微信视频,对患者进行2次视频,为患者播放自我护理的过程视频,包括日常饮食、遵医用药、日常生活及作息指导、肛周护理等,播放完之后为患者答疑。②指导患者详细记录随访手册。③告知患者下次随访的时间安排。

(7)出院后3个月:门诊随访,①指导患者护理的问题,讲解处理要点。②记录随访手册并告知患者下次随访时间。

1.3 观察指标

(1)自我管理能力:采用黄菲菲等[8]编制的成年人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AHSMSRS)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量表包括7个维度(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资源利用、疾病应对、运动管理、饮食管理、环境自我管理),合计38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5分,总评分38~19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分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5,效度系数为0.81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2)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9]进行评价,量表共8个条目,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总评分>6分为服用依从性良好。

(3)预后情况:采用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10]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肠道症状、精神心理症状、全身症状、营养症状、腹部症状、炎症性肠病症状等6个维度,合计3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5分,总评分30~15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炎症性肠病症状评分越明显。

(4)生活质量:采用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BDQ)[11]进行评价,量表包括4个维度(全身症状、肠道症状、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合计3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1~4级评分,总评分32~128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 评价方法

患者入组当天由2名责任护士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干预3个月结束后1周内通过邮件的方式向患者发放相关问卷,并要求患者接收问卷后3 d内返回,若患者未能及时返回问卷,则以电话形式通知患者及时填写完毕返回。本次共发出问卷104份,有效回收10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及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指患者维护自身健康能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其采取积极的措施影响疾病,从而促进患者康复[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这说明基于IMB模式的出院准备计划对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相较于常规护理,以IMB模型为基础的出院准备计划更突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护士通过向患者讲述相关案例,让患者从中获取相关经验,使患者意识到自我管理能力对其健康行为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意识及能力[13-14]。

3.2 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患者治疗依从性与预后密切相关,炎症性肠病患者病程长,患者预后效果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考虑可能由于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可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这种健康教育是分阶段的、简短的,有利于患者理解及掌握,持续强化了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16]。另外,本研究通过组织患者参加交流会及带领患者观看微视频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管理能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7]。

3.3 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肠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说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对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考虑由于动机性访谈能够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如患者是否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意愿、是否存在影响自我管理的阻碍等。护士可根据访谈结果,及时调整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及内容,使患者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助于患者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疾病,改善患者预后[18]。此外,术前自我管理技巧训练和术后阶段性个体化指导,能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自我管理方法及技能,使护士对患者家属加强心理疏导,让家属意识到健康宣教对促进患者预后的重要性及价值,使家属给患者更多的关怀及爱护,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9-20]。

4 小结

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能有效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从而减轻患者肠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本研究纳入样本数较少,且所有样本均来自本院,缺乏大样本取样,且对患者随访时间短,关于出院准备计划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在日后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炎症性病患者出院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