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02-15吴俊郭萍陈燕余雅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糖基化病程体质

吴俊 郭萍 陈燕 余雅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缓慢等特点[1-2]。若不及时给予DPN患者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足部感染、溃疡、坏疽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致患者截肢,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3-4]。了解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预防DPN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2019年3月—2021年2月就诊于医院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发生DPN的7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DPN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条件: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指南》中诊断标准[5];临床资料完整;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调查。排除条件:电解质异常、腰椎病变、外周血管疾病等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继发性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妊娠期糖尿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出院时以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包含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血尿酸(UA)水平、吸烟史、饮酒史、血糖[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血糖(FBG) 、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水平[2 h胰岛素(2 hINS)、空腹胰岛素(FINS)]等。参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6]判断患者是否发生DPN。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2hPG、HbA1c与糖尿病患者发生DPN有关(P<0.05);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合并基础疾病、血UA水平、吸烟史、饮酒史、FBG、血脂、胰岛素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发生DPN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

2.2 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发生DPN为因变量(是=1,否=0),上述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指数≥24、2 hPG≥15 mmol/L、HbA1c≥8%、糖尿病病程≥5年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情况

表3 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DPN发病可能与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损伤等因素有关,可致患者出现四肢感觉麻木等,一旦患病难以逆转,具有较高的致残率[7-8]。早期识别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尽早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对降低DPN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指数≥24、2 hPG≥15 mmol/L、HbA1c≥8%及糖尿病病程≥5年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在于:

(1)年龄:年龄越大的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硬化越严重,神经细胞营养供应明显不足,而诱发DPN。

(2)体质指数:超重或肥胖者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依赖胰岛素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受到损伤,致使神经组织慢性缺血缺氧而发生损伤,增加DPN发生风险[9-10]。

(3)2 hPG、HbA1c:高血糖可引起醛糖还原酶糖基化,增强其活性,减少神经细胞内肌醇,升高山梨醇和果糖含量,降低三磷酸腺苷酶与水钠潴留活性,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同时病情进展可促进胶原蛋白和血管结构改变发生非酶性糖基化,干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影响微循环,促进神经病变进展,也会累及神经纤维,降低神经兴奋性,诱发DPN[11-12]。高血糖可间接引起周围血管堵塞,影响成分传递至周围神经细胞,也会增加DPN发生风险[13]。

(4)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病程长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可增加葡萄糖多元醇代谢、增强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元内酶糖基化终末产物而损伤神经功能与结构,引起相应的温度降低与感觉减退,并可大量分泌氧自由基,使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活性下降,促进磷酸二羟丙酮转化为二酯酰甘油,激活多元醇途径,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增加DPN发生率。另外,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造成磷脂肌醇信号途径活化,增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致使血管硬化闭塞,损伤细胞,影响神经传导速度,也可引起血流变异常,导致血管硬化、微血管平滑肌增生等,易诱发DPN[14-15]。

针对上述情况,临床可实施以下几点措施干预:①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②加强饮食宣教,按照患者体质、年龄、病情等制订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戒除烟酒,禁食用多脂多糖、辛辣刺激食物,勿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品,尽可能食用富含粗纤维、低糖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③运动能够增强机体调节血糖能力,改善机体免疫系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指导患者实施适宜的有氧运动,选择利于长期坚持、简单方便的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上下楼梯、慢跑、步行、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强度以感觉全身发热、适度出汗、肌肉有微酸胀感觉为宜。④做好足部护理,叮嘱患者选择合脚、宽松、柔软的鞋,穿鞋前检查是否存在石子、沙粒等杂物;定期检查足部皮肤,确保皮肤干燥,若患者存在脚癣、毛囊炎等情况,需尽早干预;每日早晚按摩足部,从足尖逐渐按摩至小腿,每次10 min,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年龄≥60岁、体质指数≥24、2hPG≥15 mmol/L、HbA1c≥8%及糖尿病病程≥5年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将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肥胖、血糖高患者列为重点观察对象,积极控制患者血糖,预防DPN发生。

猜你喜欢

糖基化病程体质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PD-1/PD-L1 的糖基化修饰对肿瘤免疫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