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旱地马铃薯有机肥梯度试验效果初报

2022-02-14权珍章

青海农技推广 2022年4期
关键词:施用量施肥量生育期

权珍章

(青海省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乐都 810799)

1 试验目的

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长、有益微生物含量高,含氮、磷、钾大量元素和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能够很好的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透气、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肥力。为缓解乐都区化肥过量施用和比例失调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耕地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和病虫害等问题,进行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验研究,比较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的增产效果、土壤结构和马铃薯品质的改善,其目的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最佳有机肥施用量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点

试验地块安排在青海省乐都区峰堆乡上一村农户郭占福的承包地,海拔2 580 m,东经102°14′39.5″,北纬36°21′19.4″,属高原凉温半干旱气候,平均温度6.5 ℃,年降水量350 mm,该地块土壤为黑黄土,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小麦。该地交通便利,地势相对较平坦,具有代表性。

2.2土壤养分状况

土壤 pH 8.2、有机质16.34 g/kg、全氮1.15 g/kg、碱解氮56 mg/kg、速效磷46 mg/kg、速效钾191 mg/kg、全磷2.8 g/kg、缓效钾950 mg/kg、全钾22 g/kg。

2.3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商品有机肥(有机质≥45%,有机肥总养分N+P2O5+K2O≥5%)由青海省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磷酸二铵(N:18% 、P2O5:46%)、尿素(N:46%)均为云南祥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作物:选用脱毒马铃薯品种青薯10号

2.4试验设计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精准率和成功率,减少土壤肥力、气候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本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2.4.1试验处理及重复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以A、B、C、D、E表示;

处理A为无肥区;

处理B为常规配方肥(磷酸二铵20 kg/亩、尿素7.5 kg/亩);

处理C为有机肥100 kg/亩;

处理D为有机肥300 kg/亩、处理E为有机肥500 kg/亩(小区施肥量见表1)。

表1 马铃薯各处理小区施肥量

试验设三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4 m×6 m=24 m2;种植密度2 400 株/亩,试验四周设1 m宽的保护行,小区间、重复间留宽30 cm田埂,防止串肥和便于观察记载。

2.4.2施肥方式

有机肥和磷酸二铵全部做基肥,随播前人工窝种一次性施入,常规施肥的尿素可作追肥施用,各小区施肥按田间示意图对应小区施肥,不可错施、漏施。

2.5种植及田间管理记载

马铃薯按当地最佳播种时期播种,播种时间为2020年4月25日,采用人工窝种。除试验研究因素(肥料)外,其他种植技术如耕作措施、播种方式、播种量、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均同当地大田田间管理一致。

3 马铃薯生育期表现

3.1马铃薯生育期记载

3.2田间观察

从马铃薯生育期观察,处理A较其它处理生育期提前5天左右,其它处理间无差别;从田间长势观察,马铃薯从苗期开始,处理A较其它处理叶色显示失绿现象严重,其他处理间无明显差别,到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处理E较其他处理植株高有点贪青晚熟,易倒伏的表现。

表2 马铃薯生育期记载(日/月)

4 结果与分析

4.1生育动态及经济性状

从表3可看出,马铃薯在亩苗数一致的情况下,处理A的株高、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商品率低于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B的株高、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商品率低于处理A、处理D、处理E,处理D的株高、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商品率均高于其他处理,处理D理论亩产均高于其他亩产,产量顺序处理D>处理E>处理C>处理A>处理B。

表3 马铃薯生育动态及经济性状表现表

4.2试验结果分析

4.2.1产量结果分析

从试验各处理的实际亩产结果(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间实际亩产顺序为处理D>处理E>处理C>处理B>处理A,各处理较无肥区分别增产336.02 kg、335.46 kg、323.33 kg、256.39 kg,增幅分别为在19.48%、19.44%、18.435%、14.85%;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逐渐增加,当有机肥施用量为300 kg/亩,产量达到最高2062.05 kg/亩;当有机肥施用量为300 kg/亩,产量反而降低2061.49 kg/亩,说明在山旱地马铃薯上商品有机肥施用量在300-500 kg/亩时,产量达到最高,从经济施肥量角度考虑,亩施商品有机肥400 kg/亩为最佳经济施肥量。

4.2.2方差分析

经对马铃薯各处理产量结果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5、表6)可知,处理间F值>F0.05、F0.01,进一步比较差异显著性,处理D、E、C、B与处理A在5%和1%水平上差异均显著,处理D、E、C、B间差异均不显著。

表4 马铃薯产量结果分析

表5 马铃薯产量方差分析

表6 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多重比较

5 试验结论

5.1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马铃薯施用商品有机肥增产效果明显,且随有机肥施用量(100 ~300 kg/亩)的增加马铃薯产量逐渐增加(1982.42~2062.05 kg/亩),但每亩施用有机肥达500 kg/亩时,马铃薯产量反而较低2061.49 kg/亩,这与施肥规律报酬递减率相吻合,说明在山旱地马铃薯上商品有机肥施用量在300~500 kg/亩时,产量达到最高,从经济施肥量角度考虑,亩施商品有机肥400 kg/亩为最佳经济施肥量。建议施用有机肥不能过量,若超过500 kg/亩,会造成作物贪青晚熟,只有营养生长没有生殖生长,导致产量低下,肥料利用率降低,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农田生态环境污染。

5.2本次试验,只进行了一些常规的田间生育期记载及马铃薯经济性状的记载,缺少对各处理土壤样品有机质和植株样品品质性状的分析检测,不能从根本上说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有机质提高和对马铃薯品质的改善有多大影响,故需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和补充完善土壤和植株样品的分析检测,

5.3由于马铃薯产量受地力差异、施肥习惯及田管技术等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需要今后继续选择在不同肥力地块上进行多年多点试验来验证完善,从而制订科学的有机肥施肥方案。

猜你喜欢

施用量施肥量生育期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蚯蚓粪施用量对矮化月季生长和花卉形态的调控研究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不同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