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思邈拒当御医

2022-02-14杨必安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孙思邈太宗唐太宗

杨必安

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京兆华原(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一贫困农家。年幼时,孙思邈体弱多病,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后来家里人为了给他治病买药,更是罄尽了家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激发了孙思邈从小立志学医的决心。

孙思邈年少时天资聪颖,好读书,七岁时,已经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据《旧唐书》载,西魏大臣獨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20岁左右时,一心钻研医道的孙思邈已经有所领悟,并开始为乡邻治病。

据说有一次,村里的一个中年妇人抱着小孩急匆匆地找孙思邈看病。孩子被抱来时,呕吐不止并捂着腹部直喊疼。孙思邈诊断这孩子的病根是受了寒。这时他看到旁边有一堆檀香木的锯末,想到檀香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便让孩子的父亲以生姜为药引子,煎服檀香木锯末。夫妇俩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了。孩子服用后,只过了片刻工夫,便止住了呕吐和腹痛。从此,孙思邈在乡里声名大噪,周围有老百姓生病了,都来找他。

北周静帝时,杨坚执掌朝政,召孙思邈任国子博士,孙思邈却无意仕途功名,认为做高官太过事务缠身,还不能自由随意,故坚决不接受,一心致力于医学。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见国事多有变化迹象,孙思邈更是直接隐遁在了太白山中。

隐居期间,他一方面下功夫钻研医学著作,另一方面亲自采集草药,研究药物学。相传,孙思邈有次在山林中采药,正好碰见一只獴(哺乳动物,蛇之天敌)和一条毒蛇在相互撕咬恶斗,经过长时间的角斗搏杀后,獴虽然最终咬死了蛇,但也被凶猛的毒蛇所伤。孙思邈以为獴会逐渐中毒而亡,却只见獴在附近寻到一种野草,吃完后,不过一会儿,只见它在草地上打了几个滚儿,又活蹦乱跳了。孙思邈顿时来了兴致,将这种不知名的药草带了回去,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和验证后发现,原来这是一种解毒性极佳,能专门治疗蛇咬伤的特效药,即“蛇根草”。

孙思邈隐居太白山期间,认真研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同时又广泛搜集民间流传的药方,还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为日后撰写《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还不能分娩,且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皇后的病情却一直不见好转。大臣徐茂功便将孙思邈推荐给了唐太宗。唐太宗立刻派遣使臣星夜直奔华原县,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当唐太宗见到已经七十多岁的孙思邈竟还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少年,觉得十分惊异,不禁感叹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于是唐太宗便十分放心地让孙思邈去医治长孙皇后了。

当时,医生给宫内女性看病,大多不能近身,只能根据旁人的口述来推断病理。于是孙思邈一边叫来皇后身边的宫娥细问病情,一边要来太医以往所记录的病册和使用过的处方。然后,他取出一根红线,叫宫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中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便在皇后的房外开始了著名的“引线诊脉”。

没多大工夫,孙思邈便诊完了皇后的脉,然后,吩咐宫女将皇后左手扶近竹帘,孙思邈看准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颤。不一会儿,只听得有婴儿呱呱坠地之声。唐太宗大喜,事后欲留孙思邈在朝执掌太医院,但他不愿意在朝为官,因为他早就立志漂泊四方为百姓施药治病。于是他向太宗陈述了自己的宏愿,并婉绝了太宗赐给的官位。太宗不好强求挽留,便御赐孙思邈“冲天冠”一顶、“赫黄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马一匹和千两黄金、绸缎百尺。但孙思邈再次拒绝了太宗的赏赐。他不慕名利、视富贵如浮云的人格,让唐太宗十分欣赏,后来唐太宗还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颂词一首。

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孙思邈又被接到帝都,这次他虽留住在长安,但仍不愿当官。不过碍于情面,孙思邈就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神威出仕。高宗闻后欣然应允,便立即安排刘神威进了太医院。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具体年龄有争议),据说,他在弥留之际曾留下遗嘱:要薄葬,不要焚烧那些纸扎的阴间器物,祭祀时更不得宰杀牲畜。宋徽宗时,孙思邈被敕封为“妙应真人”,明清时期,更是被尊称为“药王”。

猜你喜欢

孙思邈太宗唐太宗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孙思邈巧用大蒜治痢疾
肱骨良臣魏玄成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太宗纳谏
药王孙思邈
敢于说真话的王珪
药王孙思邈
英武太宗亦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