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库观点

2022-02-14

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供应链效应金融

“碳中和”给了中国换道超车、建立领先世界的零碳金融体系的机遇。金融在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意义重大,第一是帮助中国从现在的绿色金融跨越到零碳金融;第二是为规模巨大、借款期很长、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的碳中和融资;第三是要支持零碳科技创新。这其中,需要构建中国模式的货币政策,从传统的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的“二支柱”走向碳中和目标的“三支柱”,整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系统必须随之变化。要利用制度优势和绿色金融经验实现换道超车,超前进入绿色金融、零碳金融,这就需要制定零碳金融的转型战略、路径和政策,制定零碳目标下的风险偏好,激励、披露产品,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也要求金融机构从战略、技术到治理机制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中国,如果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试图通过传统金融体系去维系国家经济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经济发展40多年来做了大量探索,有些探索是教科书里所没有的。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改革,也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因为它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以大陆法系为基本架构,同时融合普通法系的某些元素的“第三种模式”,这种模式广泛吸收了现代资本市场的精髓,比如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中国金融结构也可能呈现出市场和银行双主导的“双峰模式”,这将构成中国金融体系的独特结构。资本市场发展在“双峰”金融结构形成中起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或许也是中国金融独特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

在技术方面,电动车电池技术持续改进和成本下降,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持续创新,同时,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引入以及电动车操控性能的优越也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产品方面,新能源汽车车型丰富,全面覆盖各个乘用车级别,细分市场和产品结构上出现了新的“两头挤”现象。政策方面,补贴延续、双积分涨价、国家双碳战略的推出对厂家和年轻客户,产生预期引导的积极作用。同时,补贴对消费的作用正在逐步消退,私人基于市场消费的购车比例已经上升到接近75%。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受限于电池供应、芯片供应和产能限制的情况下,会继续增长到500万台。预估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将会达到20%以上。

2022年,货币政策的取向应该更为宽松。货币政策应积极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通过降低利息率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压低国债收益率,支持国债的发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离不开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例如,基础设施投资是要通过地方政府来推动的,如果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基础设施投资就难以进行,即便勉强推行,也难以保质、保量,并最终形成国民财富。因此,在执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其他一系列改革。只要政策对头,中国一定能继续维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百年目标”。

一是扩内需的政策要适当加大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诸多指向比较明确的政策部署和对策思路,2022年的投资需求情况会比2021年有所改善。二是针对疫情冲击的救助扶持政策要突出重点。三是要高度重视跨周期的结构政策与逆周期的总量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跨周期和逆周期的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这一点对于当前稳增长来讲尤为重要。四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抓手,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打通经济循环的各类堵点,就能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挑战上,第一,2021年中国外贸6万亿的规模基数大,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会有一些挑战,2022年外贸会呈现回归常态化的趋势。第二,随着2022年全球供应链逐渐修复,一些国外来的外贸转移订单或相对减少,疫情原因产生的国内外贸新需求也会因此下降。第三,2021年PPI高位运行,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贸的出口。机遇上,第一是RCEP对亚太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要充分利用未来进口关税降低乃至绝大多数产品要实行零关税这一点,扩大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要充分参与到整个RCEP的分工体系中,将规则为我所用,降低经营成本并扩大出口。第二,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外贸竞争力。第三,技术的创新是根本。要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中高端迈进,促进外贸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民生加银首席经济学家钟伟:稳字当头何谓稳

当我们讨论和“六稳、六保”相关的宏观政策时,也许需要了解“稳”的不同参照系及其不同政策含义。第一种稳,是维持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增长趋势。第二种稳,是参考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第三种稳,是为实现2035远景目标,应适配的经济增速,大约是4.5%-5%之间。第四种稳,是考虑中国赶超战略继续奏效的增速,至少应维持中美经济体量绝对差距不拉大的增速。第五种稳,是维持社会民生大局稳定的增速,这就需要促进新增就业、实际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等其他更多指标的平衡。考虑到2022年是在2021年实现建党以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之年,在这样的转折之年,也許将经济增速维持在5%-6%之间,避免大起大落、持续改善民生、守住风险底线较为适宜。

RCEP正式生效将带来多重效应,将对中国、亚洲乃至全球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是贸易扩大效应。二是投资虹吸效应。RCEP采取负面清单的方式,对制造业、采矿业、农业、林业、渔业等做出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三是产业链供应链集成效应。四是可能出现的产业转移效应。产业会向着产业集聚度高、综合成本低、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好的地方转移。五是中小企业发展带动效应。RCEP带来的贸易数字化和自由化将进一步带动中小企业融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六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RCEP的生效将发挥综合效应,密切关注域内贸易投资,重塑和巩固域内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将拉升区域经济发展和推进经济一体化。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新华网、经济日报、演讲实录

猜你喜欢

供应链效应金融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懒马效应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君唯康的金融梦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