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危为机 稳中求进

2022-02-14

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金融

2022年,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稳中有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福祉。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部署一系列“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的重大举措,发起了攻坚战的前哨战。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2年,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稳中有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着力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高超驾驭能力。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积极开拓进取,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今后5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都不少,决不能掉以轻心。”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了“三个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2020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全会要求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完全正确非常及时。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在金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金融领域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形成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系统方略,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在国务院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指挥下,各地区各部门和金融系统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效。

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企业部门杠杆率稳中有降,居民和政府部门杠杆率增速放缓。宏观杠杆率扭转了2008年至2016年年均上升10多个百分点的势头,2017年至2019年总体稳定在250%左右。

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我国影子银行风险隐患一度非常严重。影子银行层层嵌套,风险隐蔽,与房地产泡沫、地方隐性债务、非法互联网融资等紧密交织。2017年开始集中整治不规范的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实施,经过几年努力,初步呈现根本性好转势头。2019年末,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各类交叉金融投资产品持续收缩。

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针对较为普遍的资产质量不实问题,对金融机构开展多角度检查评估,严格要求风险资产审慎分级。坚决惩治掩盖不良资产,严厉打击做假账。与此同时,加快补充资本,增提拨备,全面提升了各类金融机构应对外来冲击的实力。

违法与腐败行为受到严厉惩治。坚决整治不法金融集团和非法金融活动,有序推进资产清理、追赃挽损、风险隔离。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依法处理恶意操控金融机构的问题股东。依法接管包商银行,在充分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打破刚性兑付,促进信用分层,严肃市场纪律。依法处置安邦集团、华信集团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及时重组、重整和破产清算数家涉嫌违规办理金融业务的控股公司。推动高风险中小银行和信托公司“一企一策”进行改革重组和风险处置。一批官商勾结、利益输送、违法侵占的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

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我国一度存在大量“无照驾驶”平台违法从事金融活动,其中很多打着金融创新和“互联网+”旗号混淆视听。经过集中整治,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形势明显好转,过去“遍地开花”的乱象得到整治。一大批违法开办的互联网理财、保险、证券、基金和代币机构被取缔。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约5000家压降至2020年6月末的29家,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4个月下降。

十九届六中全会要求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常怀远虑、居安思危; 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有序化解。一大批流动性困难企业的债券违约和股票质押风险得到缓释,相当一部分落后产能或管理不善的“僵尸企业”有序出清。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房住不炒”和“一城一策”精神,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既满足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的正常需要,又避免因资金过度集中出现更大风险。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初步控制。隐性债务是潜在的金融风险触发点。近年来,我国严控地方政府融资增量,严禁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同时,实施疏堵并举,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金融系统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债务置换。推动地方债在商业银行柜台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为法定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务提供多种资金支持。近三年,银行保险机构累计增持地方政府债券11万亿元。

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逐步健全。2017年至2019年,监管部门严肃追究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责任,处罚银行保险机构8818家次,处罚责任人员10713人次,罚没合计72.4亿元,超过以往十几年总和。通过努力在制度上补短板,监管工作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金融机构重速度轻质量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纠正。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2017年至2019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6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制造业贷款分别增加8万亿元、3.3万亿元和1.6万亿元。科研技术、信息软件、生态环保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31.2%、20.8%和19.5%,显著高于同期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融资总体实现“量增、面扩、价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均增速23.2%。保险赔款成为各种自然灾害后恢复重建的重要資金来源。

经过持续努力,金融风险总体趋于收敛,金融体系韧性明显增强。不仅成功避免了风险隐患向金融危机演变,也为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创造了宝贵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

做好金融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近年来,拆除金融风险点的经验表明,加强党的领导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2021年3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银行业保险业风险从快速发散转为逐步收敛,一批重大问题隐患“精准拆弹”,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进入“十四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1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效。我国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增强了市场预期的稳定性。

为坚决推进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金融监管部门约谈14家头部网络金融平台,指导督促其深入自查整改违规问题。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改革效应凸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取得积极成效,高风险公司持续压降,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收敛,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坚决查处了一批市场影响恶劣的大要案,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康美案”判决落地,“零容忍”震慑更加彰显,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此外,金融监管部门坚定持续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央行牵头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同时,指导银行和支付机构监测并及时处理涉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账户。协调有关部门指导互联网平台全面排查清理虚拟货币交易营销宣传内容,依法侦办涉嫌违法犯罪的虚拟货币交易商。并提示广大群众自觉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维护自身财产安全。截至2021年底,境内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人数明显减少,社会各界对交易炒作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

对银行业保险业来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首先要把金融体系内部高杠杆降下来。2017年至2020年,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分别为8.3%和11.4%,大体只有2009年至2016年间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

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我国宏观杠杆率曾出现阶段性上升,2021年以来,宏观杠杆率已经回落到基本稳定的轨道。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的宏观杠杆率是274.9%,比2020年末低4.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政府和住户部门的杠杆率分别回落3.1个、1个和0.4个百分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绩,也决定了整个金融体系能够平稳运行,风险总体可控。”郭树清认为,做好金融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近年来,拆除金融风险点的经验表明,加强党的领导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凡实施风险处置和重组的金融机构,原则上都要成立临时党组织。对股权关系复杂的风险机构,首先压实党的领导责任。要严厉打击金融腐败,坚决查处风险背后的利益勾结,把查办案件、防控风险、挽回损失、堵塞漏洞、重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十九大以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为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次年经济工作的高频词汇。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險,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要继续深化社会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同样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关内容。

2018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要稳定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要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把握好出台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要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办法。要集中力量,优先处理可能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要强化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组织保障,发挥好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要作用。要抓紧协调建立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2021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金融委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推进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要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畅通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配合、形成合力。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升金融系统干部队伍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做好金融市场舆情引导。要加强金融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

2022年必须更加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好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坚持“稳”字当头,要突出“三稳”,即市场“稳”、政策“稳”和预期“稳”。坚持稳中求“进”,要体现“三进”,即在改革上、开放上、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体现“进”。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要强化能力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目前多部门已就相关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一是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央行部署2022年八大重点工作时提出,将坚持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巩固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规范发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平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银保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会议表示,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金融监管政策。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积极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强化金融监管责任,推动落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压实机构责任和股东责任。强化股东资质审查,严格规范大股东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股东惩戒和公开披露力度。坚持“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处置高风险地方中小金融機构,将风险处置与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配合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稳妥处置大型实体企业债务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依法规范和监管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野蛮生长。

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努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把稳增长、防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加强宏观研判,强化统筹协调,不断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问责机制,完善风险应对的工具箱,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同时,注重通过深化改革稳定市场预期,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做好预期管理。

会议表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

外汇局部署2022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时表示,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加强外汇市场监测研判和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外汇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发改委表示要加强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2022年1月1日起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检测。

财政部明确表示要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体举措有:一是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监管,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强化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决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三是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坚持分类审慎处置,纠正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当中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四是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管理,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防止地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平台化”。五是健全监督问责机制。推动出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办法,坚决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省级政府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继续违法违规举债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做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健全依法从严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不留后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央行表示,前期个别房企由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等因素导致风险暴露。对市场经济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来处理,压实股东和属地的责任,稳妥化解各类风险,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银保监会表示,要持续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大对长租房市场、保障性住房建设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证监会表示,要平稳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处置。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巩固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成效。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对“伪私募”“伪金交所”等风险深入开展整治。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一方面,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继续强化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科技和产业循环方面的重要功能,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加强对资本的规范引导,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从严监管,与相关方面共同建立健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机制、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

三是完善监管制度,提升监管能力。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引》从我国实际出发,明确了建立健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界定了宏观审慎政策相关概念,包括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管理工作机制等;二是阐述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审慎政策目标、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治理机制等;三是提出了实施好宏观审慎政策所需的支持保障和政策协调要求。发布《指引》是建立健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构建运行顺畅的宏观审慎治理机制,推动形成统筹协调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置风险的能力。遵循宪法宗旨和立法精神,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强化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金融违法违规成本。优化监管资源保障。夯实监管数据基础,深入推进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证监会表示,要抓紧推动制度完善和监管能力提升,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推动完善金融法治,包括推动制定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条例、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基础法律法规,填补监管空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任何风险挑战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编辑:陈希琳

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华网、《求是》杂志、央行官网、银保监会官网、证监会官网、发改委官网、财政部官网及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原文、历次中央财经工作委员会会议原文。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金融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