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回归医籍《内科百效全书》疑难字词考释

2022-02-13

关键词:汉语

李 明

(安庆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明末著名医家龚居中所撰《内科百效全书》(下文简作“《全书》”),是我国明代一部重要的实用内科医籍。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书在国内早已失传而珍藏于日本。近年国家中医研究院将其复制回国,整理校点后收入曹洪欣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七册,于201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校点者郑金生、农汉才两位先生是中医古籍文献的行家里手,故校点堪称精当。但由于初涉研究的缘故,其中对有些疑难字词的考释似尚存可议之处。现选取十数例进行讨论,以向校者及同好求教。

文中每条讨论,先引《全书》原文及校注,然后提行以“按”标出考辨之意。

一、换

急灸丹田、关元二穴,唤回阳气,阴气自散。过六日之后,阴极阳生,有可喜之兆。校注:唤,原误作“换”,据文义改[1]50。

按:“换”字不误。“换”义为“易”,也就是“变易”。《玉篇·手部》:“换,易也。”[2]59《广韵·换韵》:“换,易也。”[3]155《玄应音义》卷五:“换,谓更易也。”[4]而“唤”义则为“呼”,也就是“呼叫”。《广韵·换韵》:“唤,呼也。”[3]156《说文新附·口部》:“唤,呼也。”[5]35句意是说,人得“阴毒伤寒”后,需对丹田、关元二穴进行“急灸”,用外药驱体内阴气以变换回阳气。字正是本字本用,何“误”之有?退一步讲,即使本字当用“唤”,而此作“换”,也不可释为误字,因为从字音来说,“换”“唤”均以“奂”为声符,读音同,有同音俗写的语音条件。

二、茹

黄连香薷饮。校注:薷,本书香薷均误作“香茹”,今均改,下同[1]75。

按:“茹”非“薷”字误写,而是其或体,亦即今人所说的俗字。《集韵·尤韵》:“葇,香葇,菜名。或作薷。”[6]55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香薷》:“时珍曰:薷,本作葇。《玉篇》云:‘葇,(香葇)菜苏之类’是也。其气香,其叶柔,故以名之……陶弘景曰:家家有此,作菜生食,十月中取,干之。”[7]1294而“茹”即“柔”。《广雅·释诂四》:“茹,柔也。”[8]130《楚辞·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王逸注:“茹,柔软也。”[9]又可作菜之称。《汉书·食货志上》:“菜茹有畦。”颜师古注:“茹,所食之菜也。”[10]《文选·枚乘〈七发〉》:“秋黄之苏,白露之茹。”[11]可见,“茹”与《玉篇》“葇,(香葇)菜苏之类”相同。从语音说,“薷”近代汉语读日纽虞韵,“茹”读日纽鱼韵,日日双声,虞鱼旁转,读音近同。而从《全书》均作“香茹”,亦可知并非误字,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又,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风则桂枝汤,暑则香茹饮。”[12]明徐谦《仁端录》卷十六:“夏月热甚烦渴兼暑毒者,用香茹饮合枳壳汤。”[13]明孙一奎《赤水元珠》卷八:“黄连香茹饮,治感暑下痢纯血。”[14]296明薛巳《薛氏医案》卷二:“香茹饮,加黄连名香茹饮,治一切暑毒腹痛霍乱吐泻或头痛昏愦。”[15]皆可证。

三、到

脾胃不思饮食,食后到饱。校注:到,疑为“倒”之音误。“倒饱”,即谓食后不消化,始终有饱胀感。《万病回春》等明代书亦有此用法[1]90。

按:“到”字不误,不必有“疑”。就字际关系说,“到”“倒”二字,古用同。《汉语大字典》:“倒:(二)用同‘到’。”[16]211又“到:同‘倒’。”[16]366是解确当。《说文·云部》:“云,不顺忽出也,从到子。”段玉裁注:“到,今倒字。”[17]75《1太玄·事》:“到耳顺止。”司马光集注:“到,与倒同。”[18《]吕氏春秋·重己》:“而日逆其生。”高诱注:“到引牛尾。”毕沅新校证:“到,古倒字。”[19《]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汪知县]见卢柟决不肯来,却到情愿自去就教。”[20]皆其证。就书写形式说,“到饱”早见于宋《朱子语类》卷十六:“所谓诚意者,譬如饥时便吃饭,饱时便休,自是实要如此。到饱后,又被人请去,也且胡乱与他吃些子,便是不诚。”[21]本校语“《万病回春》等明代书亦有此用法”,亦表明明人作“到饱”是常例。而“倒饱”早见例为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五:“孙文垣治丁耀川长姊,常患晕厥,吐痰碗许乃苏,一月三五发,后又口渴,五更倒饱。”[22]可见,若校作“倒饱”,反有以今律古之嫌。

又及:对“倒饱”的释义亦似未安。《朱子语类》“到饱”显非所解“谓食后不消化,始终有饱胀感”。而《续名医类案》“五更倒饱”,言到五更时腹胀。亦与所释不宜。其实,“到(倒)饱”就是“腹胀”。如此,就可适宜于所有词例了。

四、胫

转筋不住,男子以手急托肾囊阴茎,女子以两手托其双乳。校注:茎,原误作“胫”,据文义改[1]106。

按:《说文·艸部》:“茎,枝柱也。”[5]22《广雅·释诂三》:“茎,本也。”王念孙疏证:“茎、干,皆枝之本也。”[8]97“茎”本指草木的主干部分,后中医学借指阴茎。《灵枢经·刺节真邪》:“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23]而“胫”本指人小腿,即从膝盖到脚跟的部分。《说文·肉部》:“胫,胻也。”段玉裁注:“膝下踝上曰胫。胫之言茎也,如茎之载物。”[17]172若从汉字为表意文字和阴茎字所指为人体器官而言,其本字当“从肉”。《全书》将阴茎字写作“胫”,从汉字造字追求形音义统一的规律看,应该说是为阴茎字造的本字。它与表人小腿的“胫”应为同形字。再从字义关系看,将字作“胫”也不能说是错误。从《说文》“胫”为“小腿”,但“腿”也可指阴茎。《汉语方言大词典》:“腿:〈名〉男性生殖器。官话。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则他那裤儿里休猜做有~,吐了鲜红血则当做苏木水。’”[24《]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腿儿:哈尔滨:男性生殖器。用作詈词:去你个~的!”[25]可证。又明王文谟《济世碎金方》卷一:“疳疮仙方,治玉胫肿烂疼痛,流脓出汁,日夜不干。”[26]更是直接的证据。

五、热其

热其头痛再加川芎、软石膏各一钱。校注:热其,疑为“若其”或“热而”之误[1]107。

按:“热其”不误,不必存疑。“若其”之“其”为有定代词,用于药方中泛指病人显然不宜。作“热而”句子通,但这是以今人语感改古人同义语,不合校勘通例。其实,“热其”即“热而”。清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五:“其,犹‘而’也。”[27]《文选·屈原〈离骚经〉》:“时亦犹其未央。”旧校:“五臣本作‘而’字。”[28]《文选·蔡邑〈郭有道碑文〉》:“言观其高。”旧校:“五臣本‘其’作‘而’字。”[29]唐刘知几《史通·言语》:“经千载其如一。”清浦起龙通释:“其,一作‘而’。”[30]可证。

六、蓍

用蕲艾、独蒜、盐、穿山甲四味,用好醋捣成饼,量痞大小贴之。两炷香为度,其痞化脓血,从大便出。校注:蕲,原作“蓍”,据文义改[1]125。

按:将“蓍艾”校作“蕲艾”恰是将正确改为错误。在中草药中,有“蓍艾”与“蕲艾”两词。“蕲艾”,指产于蕲州的艾,因古人以为其为上乘之艾,故称之为“蕲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7]1325又《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再用蕲艾,做薄褥覆于柱(腰柱)上,以御风寒。”[31]767亦其证。而“蓍艾”当为同义连语,实指“蓍”。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卷八:“蓍、艾同类,但分老少耳。五十曰艾,千百曰蓍。艾即少艾,蓍则更历年久。”[32]357又卷三:“(益母)二月生苗,如嫩蒿状;入夏渐高至三四尺,茎四棱如黄麻,茎叶尖岐如蓍艾叶。”[32]186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床,蓍艾为席。”[33]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蓍·叶》:“[附方]腹中痞块,蓍叶、独蒜、穿山甲、食盐,同以好醋捣成饼,量痞大小贴之,两炷香为度。其痞化为脓血,从大便出。刘松石《保寿堂方》。”[7]1325以此方与《全书》方相较,不难看出二书实同一方,而《本草纲目》“蓍叶”正是对《全书》“蓍艾”确义的直接注解。此当是直接的力证。

七、萎草

茵陈散:治阳明瘀热在内,发黄便实。茵陈、石膏、大枣、山栀(炒黑)、萎草各二钱。校注:萎,疑为“甘”之误。无“萎草”药名[1]133。

按:“甘”与“萎”相差甚远,难以成误。疑“萎草”是“瓜蒌”“甘草”合误。具体地说,就是书手在抄写时,将“(瓜)蒌”误作形近字“萎”,又将其误与“甘草”误合为一体。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三“茵陈散”:“茵陈、木通、栀子、大黄、瓜蒌、石膏、甘草。”[34]明孙一奎《赤水元珠》卷十六“茵陈散”药物为“茵陈、木通、大黄、栀子、石膏、瓜蒌、甘草。”[14]612三文相较,似可看出《全书》“萎草”之误。又《医宗金鉴》卷七十五:“复元活血跌扑证,恶血流瘀积滞疼;山甲柴红栝篓草,桃仁归尾大黄行。”[31]470也是将“栝(瓜)蒌”“甘草”骈连而省合的。而从药性说,“瓜蒌”亦为治“阳明瘀热在内,发黄便实”的常用药。对此《本草纲目》“瓜蒌(栝楼)”附方有较为详尽的说明,这里就不赘复了。

八、伏

大腹皮。校注:腹,原误作“伏”,乃俗写,今正。下文同此[1]137。

按;既言“伏”为“腹”俗写,就不可视为误字而“正”。下文多处作“伏”,亦表明是作者有意为之,而非笔误。其实,自宋以降,不独医籍文字同音俗写常见,即使所谓通俗文学作品,同音俗写亦为常态。对这种文字现象,或称为记音字,或称作通假字,或称作俗写字,但一般不以“误”定其性而校改原字。

九、咯薄

先以南星、半夏二味水浸;夏二日,秋三日,冬五日,取出晒干,共为细末,九月采半黄瓜篓六枚、淡竹沥一杯,匀和三味,共入石臼捣极烂,为薄饼,先用黄蒿铺匣内二寸厚,将饼安于蒿上,仍用蒿覆,地下咯薄,三七日取出,晒干,此瓜蒌曲入臼捣为细末,与后开药合用。校注:咯薄,义不明。据上下文,可能是置放土地上,任其发酵[1]145。

按:从汉字形音义统一角度来看,以“义不明”注“咯薄”应该说态度是谨慎的。而从其释语“据上下文,可能是置放土地上,任其发酵”的推测看,校者没能突破字形束缚而从字音上破通假。其实,“咯薄”是“搁摆”的方言记音字。“咯”读“各”音,“搁”读“阁”音,而“阁”亦读“各”,故“咯”“搁”音近同。“薄”近代汉语读帮纽歌戈韵,“摆”读帮纽皆来韵,二字读音亦近同。“搁摆”于此为同义连语,并作“放置”。《汉语大字典》:“搁:放;放置。”[16]2092又“摆:排列;放置。”[16]2098同训。“地下咯薄”,即地下放置:地上摆放。校注中的“任其发酵”,与“咯薄”词义无关。

十、格

葶苈纸隔炒。校注:隔,原作“格”,据文义,当为“隔”之音误,因改[1]151。

按:此“格”义即“隔”,不误。《说文·阝部》:“隔,障也。”[5]30《5说文·木部》:“格,木长貌。”[5]305言枝条长也。但因“格”后来有木栅栏义,并以此进而引申为“隔障”而与“隔”同。《汉语大字典·木部》:“阻止;搁置。《字汇·木部》:‘格。沮隔不行。’《史记·梁孝王世家》:‘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孝为嗣事由此。’宋贺铸《野步》诗:‘津头微径望城斜,水落孤村格嫩沙。’钱钟书注:‘格,阻隔。’《明史·河渠志·黄河下》:‘今黄河坝分黄之工若复沮格,淮壅为害,谁职其咎?’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有一伟略,则必有数庸略以格之。’”[16]1288而“隔”有时亦表“格”义。《汉语大字典·阜部》:“隔:格子。也作‘(格)’。唐李贺《荣华乐》:‘瑶姬迎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余话》卷一:‘合开柜,柜有朱格,隔内置小匣。’清赵翼《陔余丛考·隔》:‘隔,窗户之有疏棂可取明者,古曰椅疏,今曰子。’”[16]4465实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窗格子。再看下面几个例子。《汉语大词典·穴部》:“窗格:亦称‘窗隔’‘窗’。窗上的格子。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苏易简为学士,已寝遽起,无烛具衣冠,宫嫔自窗格引烛入照之。’宋杨万里《荔枝堂夕眺》诗:‘迎寒窗隔重糊遍,只放书边数眼明。’《水浒传》第九十回:‘童子点上灯来,闭了窗格,掇张桌子,铺下五六碟菜蔬。’”[35]此可为反证。

十一、影

八海散,治男妇诸般气瘿,大如球者。校注:瘿,原作“影”。据本节上文五瘿,此当为气瘿,故改[1]164。

按:“影”乃“瘿”的音同俗写字。“影”“瘿”二字近代汉语均读影纽庚青韵,双声叠韵。

十二、图

用瓦盖量罐口大小盖定,用盐泥封口,又将盐泥遍涂罐四围,日中晒干。校注:涂,原误作“图”,据文义改[1]178。

按:原文“图”为“涂”的音同俗写字。“图”“涂”二字近代汉语均读透纽鱼模韵,双声叠韵。

十三、脏

新制脏连丸:用川黄连为细末,酒拌润,入猪大肠内,两头缚定,韭菜盖之,蒸烂,捣匀,晒干或焙干,仍为末。校注:肠,原作“脏”,据《医方集宜》卷十脏连丸改。下文同,径改[1]179。

按:将“脏”改作“肠”,虽有所自,但却不合校书通例。其实,“猪大肠”古代医家也多说作“猪大脏”。《集韵·宕韵》:“脏,腑也。”[6]697又《噳韵》:“腑,人之六腑。”[6]651也就是胃、胆、膀胱、三焦、大小肠的总称。因大肠为“脏”器之一,故医家又称之为“大脏”。明朱《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六“枳壳除痔丸”:“以草乌为末,入猪大脏内,用醋四五斤煮干,如未烂,更加醋煮,十分烂为度,余醋些小捣,候脏烂,却入前枳壳末再捣匀,和丸如梧桐子大。”[36]又卷三百八十五“二黄犀角散”:“治小儿身体温壮,心神不安,大脏秘热。”[37]言大肠秘热。明江瓘《名医类案》卷四:“长洲朱绍患肝木克脾土,面赤生风,大脏燥结,炎火冲上。”[38]明孙一奎《赤水元珠》卷九:“大脏丸:治肠风下血及痔疾神效。黄连半斤,去卢为末,入肥大肠脏头一段内,前后用线缚定,蒸烂为度,捣为丸,桐子大。”[14]350此“肠脏”为同义连语。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五十七:“脏连丸:用陈仓米三合同香附一处为末,外药共为细末,用猪大脏约长二尺,洗净装米附缚定,用水二大碗,沙锅炭火煮干。”[39]638又卷六十四:“猪脏丸:猪大脏一条控干,以槐花炒为末,填入脏内,两头札定,瓦器内米醋煮烂。”[39]858皆其证。而《全书》方剂名“新制脏连丸”之“脏”“连”,正与下文药物“猪大脏”“黄连”形成照应。此当是有力的内证。至于校改依据《医方集宜》方名作“脏连丸”,下文作“猪大肠”,那其实属于古汉语中同义词“避复”修辞,但不能作为校改他文的依据。

十四、钱

遇春冬,用香苏散加车前、升麻、干葛、木通、瞿麦、麻黄表之。校注:前,原误作“钱”,据文义改。下同[1]189。

按:其实,“钱”是“前”的同音俗写。“钱”“前”,近代汉语均读清纽先天韵,双声叠韵。明徐用诚《玉机微义》卷二十八:“茯苓、猪苓、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钱子、瞿麦、扁竹之类,皆为渗淡之药,能泻肺火而清肺。”[40]亦其例。

十五、徒

若图一时快乐,悔之何及?校注:图,原误作“徒”,据文义改[1]202。

按:“徒”乃“图”的同音俗写。“图”“徒”,近代汉语均读透纽鱼模韵,双声叠韵,有通假的语音条件。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三:“是以卓茂鲁恭皆以县令为循吏,茂亦卒至三公,则孝宣名实非徒一时之称。”[41]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十七:“盎言知大计,非徒一时为谀以投主意。”[42]清《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六:“人君立法垂猷,培养元气,仁施乎百姓,教被于苍生,非徒一时享治平之休,亦子孙万世无疆之利也。”[43]皆其例。

十六、署

治耳聋,以茱萸、乌尖、大黄为末,罨涌泉足心。校注:罨,原作“署”,据文义及字形改[1]210。

按:将“署”校作“罨”似是而实非。《说文·网部》:“署,布署。”徐锴系传:“署,置之。”《广雅·释诂四》:“署,置也。”[44]“署涌泉足心”,即置之于涌泉脚心,也就是将“末”药施之于涌泉脚心。句意完全通顺。

十七、青气

治冷气痛,用羊屎不拘多少,先将水熬滚,方入屎再熬,滤去渣,又入熟猪油,入草果、茴香,如打汁汤状,候滚,或入豆腐,或打鸡子入青气,连汤尽服之,或炒盐布包热揉。校注:青气,义不明。疑为“清汁”之误[1]230。

按:原文“青气”未安,然所疑“清汁”亦不可通,正确字当为“青汁”。古无“清汁”说法,《说文·水部》:“清,朖也。”[5]23《1玉篇·水部》:“清,澄也,洁也。”[2]15“7清”本指水纯净透明。《汉语大字典》:“汁: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如:墨汁;豆汁;乳汁;胆汁。”[16]165“8清”与“汁”义相对而不可成词。再从文意事理看,字也断不可为“清汁”。羊屎为外深青(近乎黑)而内青色、形近于椭圆状的屎蛋。将羊屎放在锅中“熬滚”去渣后的“水”是含有羊屎颜色的液体,再加之添入“熟猪油、草果、茴香”之类,已经成了“如打汁汤状”,何来的“清”呢?而作“青汁”,则正是熬煮过羊屎后的含有羊屎草质青色的液体。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卷三十六:“捣麦青汁服之。”[45]此指青色麦苗之液体。明朱《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以刺蓟一握,绞取汁,以酒半盏调和顿服之;如无青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三钱。”[46]此指从刺蓟中绞取的青色液体。皆可供比证。

十八、全胡

全胡。校注:全胡,即前胡俗名[1]247。

按:“全”是“前”的音近俗写字,也就是今人所说的音近记音字。当是书手因方言“前”“全”读音不分所致。是字形上未写本字,而非词语(名)的正俗。正确的注释应是:全胡,即前胡的音近同俗写。

十九、人

人至十六岁,乌兔药物,以合二八一斤,天机自然,知觉乾体自破,乾中一点,走入坤宫,以成离卦。女子十四岁,天癸至,受乾中一点,坤卦成坎卦。故乾坤先天之象,坎离后天之象。校注:天,原误作“人”,据下文“后天之象”改之[1]263。

按:将“人”校作“天”,是未误读懂原文的误校。其实,“乾坤先人之象”,说的是“人”在未“成人”之前是以“乾(乾父之真精)”“坤(坤母之真血)”之“精”“血”的形式存在的,照应的是前文即本段文字开首语:“凡人未生前,无相无形,太虚一体。光明朗照,焉有生死。盖缘因妄有生,因生有灭。因妄想中,立因缘性,得乾父之真精,阳中之阴;坤母之真血,阴中之阳。”[1]263而“坎离后天之象”的意思是说,(中)男(中)女之人是由后天形成的,照应的是上引“人至十六岁……坤卦成坎卦”一段文字。若将“人”校作“天”,则同前文不相照应。

以上是对明末著名医家龚居中所撰《内科百效全书》今校本中存在的疑难字词所作的考释,其中必有因学力所限而出现的考校之误,期待校者与同好教正。

猜你喜欢

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轻轻松松聊汉语 纳木错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汉语新韵》简介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