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釉上彩在汝瓷上的装饰山水纹饰
——从汝瓷的艺术特色以及传承和创新说起

2022-02-13王建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汝瓷笔筒彩绘

王建峰

汝窑,始烧于唐朝中期,兴于北宋,因遵宋徽宗御旨创烧了“雨过天晴云破处”般颜色的瓷器而盛名[1],成为了宋代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之一。宋代汝窑生产的汝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非常珍贵的品种之一。

一、宋代汝瓷的艺术特色

对于宋代汝瓷的艺术特色,古代书籍有摘,此中仅摘录两折:

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载:“汝瓷以釉取胜,同代青瓷不能同比,真品釉色青中泛滥、纯净、温润,釉面隐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光泽,既不同于钧瓷的乳光,也不同于哥窑的脂光,而是一种类似古玉般内蕴的光泽。”[2]

明代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载:“汝窑,余尝见之,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3]

除古代书籍之外,品读宋代汝瓷更能获得其艺术特色的直观感受,举两例:

1.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高6.7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7.7厘米的《宋汝窑天青釉碗》(传世品)

此碗胎体轻薄,胎质细腻;造型简约而规整,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通体施天青色釉,釉面有细小开片,釉质莹润纯净似湖水映出的青天。

此碗流传至清代,得到了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皇帝不仅为其题写了一首诗,还命清宫瓷匠将其镌刻于瓷碗上。诗曰:“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钤“古香”、“太朴”二印。清宫工匠遵乾隆皇帝御旨,以隶书将诗文镌刻于瓷碗外底。

2.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高19.5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8.2厘米的《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此瓶敞口,细颈,鼓腹,圈足;通体施天蓝釉,釉面有细小开片,釉质莹润纯净;透过薄薄的釉面隐约可见镌刻于颈部和腹部上面的折枝莲花纹。

莲花是较早用于装饰瓷器的纹饰之一,因为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连生贵子、纯洁高尚、为政清廉等美好的寓义。

这两件宋代汝瓷,一为传世品,一为出土器,通过品读,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性,即追求简约纯净的艺术风格,以釉色取胜。

对于宋代汝瓷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对汝瓷的推介词:“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4]

二、汝瓷的传承与创新

汝瓷,随北宋灭亡,制瓷工匠离散,其独特的烧制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皆有仿烧,却皆不及宋代。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中华传统工艺特别重视,1957年,周总理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下达了“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的指示,国家轻工部做出了《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河南省根据指示和决定之精神立即在宋代汝瓷的原产地成立了恢复烧制汝瓷的科研班子。在科技人员和陶瓷工匠的共同努力下,1964年,成功复烧了豆绿釉汝瓷,并通过了国家鉴定;1983年,成功复烧了天蓝釉汝瓷,并通过了国家鉴定;1988年,成功复烧了月白釉、天青釉汝瓷,并通过了国家鉴定。经过30多年的努力,1988年汝瓷生产全面恢复。2010年6月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国家层面之外,个人对恢复汝瓷的生产也做出了贡献,比如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廷怀,在2006年成功复烧了卵青釉汝瓷;2009年开始创新玉青釉,并获得成功,且在2013年成功注册了国家专利;2015年开始研制活态瓷(在釉料中加入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质麦饭石和20多种矿物质元素),并获得成功,且在2022年成功注册了国家专利。还有一些汝瓷艺人在传承和创新单色釉装饰技艺的同时,借鉴其他地区以彩绘技艺装饰陶瓷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传统汝瓷单色釉装饰工艺与彩绘工艺相结合,创新了汝瓷加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在汝瓷上彩绘山水、花鸟纹饰等,以画入瓷,提高了汝瓷的文化内涵。

三、以釉上彩在汝瓷上装饰山水纹饰

此中釉上彩,是陶瓷加彩(釉上加彩之釉上彩、釉下加彩之釉下彩)的装饰工艺之一,其工艺流程为:先用能呈现不同颜色的矿物质颜料在已经烧成的单色釉汝瓷的釉面上彩绘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颜料。

以釉上彩在汝瓷上装饰山水纹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国画和陶瓷彩绘双重技能

陶瓷彩绘装饰的纹饰从古至今不外乎图案、人物、山水、花鸟四类,无论是构图理论,还是彩绘技法,都引用于国画,以《清乾隆粉彩开光四季山水盖罐》为例。

《清乾隆粉彩开光四季山水盖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釉上粉彩装饰纹饰,彩绘工匠在罐的腹部设计了四个圆形开光(均匀分布于腹的中部),开光内绘春、夏、秋、冬四季山水人物景观,开光外满饰缠枝莲纹。我们从中可以研读出如下信息:

(1)瓷中山水人物景观的构图运用了国画理论“三远法”,虽为小景,但高远、平远、深远之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山水、树木之质,运用了国画之皴法。

(2)瓷中缠枝莲纹以图案的形式表现,技法引用了国画之工笔花鸟的技法。

(3)在瓷器上彩绘纹饰虽然运用了国画技法,但在技法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粉彩彩绘有自己的工艺要求,技法必须适应工艺才能呈现最佳艺术效果。以粉彩彩绘工艺彩绘出来的纹饰,其最终显示的艺术效果与国画的艺术效果还是有所不同,有着粉彩独有的粉润柔和的艺术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瓷上彩绘山水纹饰既要有国画基础,更要有精湛的陶瓷彩绘工艺,两者缺一不可。

2.要注意构图与器型的完美结合

在瓷上装饰纹饰,其主要目的是锦上添花,因此,装饰纹饰的构图与瓷器的器型能够完美结合才是最好的。

瓷器有器势,山水画有气势,两者之势统一的构图才是好的构图,以《清雍正木纹墨彩山水图笔筒》为例。

《清雍正木纹墨彩山水图笔筒》(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器型为直口、壁形底。笔筒采用了上下沿装饰条形木纹釉,腹部以釉上墨彩装饰山水纹饰的装饰形式。笔筒上彩绘的山水纹饰依瓷器的器势构图:高远之势,依笔筒的纵向布势,气势磅礴;平远之势,依笔筒的腹部平铺展开,气势悠长;深远之势,以景物由近及远向画面深处延伸形成。旋转笔筒,犹如慢慢展开一幅山水画卷,其艺术效果与国画之水墨山水画异曲同工,画之势与器之势结合得非常完美。

3.要考虑装饰纹饰之色与汝瓷釉色的和谐

在汝瓷上装饰山水纹饰,笔者多选择以天青釉瓷器为载体描绘春、夏、秋、冬之景,力求自然景物之色与天青釉之底色相得益彰。

四、结语

汝瓷有非常成熟的本土艺术特色和文化特色,借鉴外来装饰工艺对其进行装饰形式的创新,要以汝瓷本来具有的特色为根本,将外来装饰工艺与之相融合,而不能去本求新。

任何一种陶瓷彩绘工艺都有自己的工艺特点,由于颜料性质的不同,在进行彩绘装饰时都会有不同的彩绘流程和彩绘技法,因此,熟谙彩绘工艺、技法是从事瓷画创作的人必须具备的。

猜你喜欢

汝瓷笔筒彩绘
心系汝瓷,痴心不改
自制笔筒
“鼠来宝”笔筒
做一只怪魚笔筒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寻找汝瓷
彩绘“未来之星”
汝瓷大师为博览会添彩
彩绘玻璃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