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书法教育中陶瓷印与书法的融合研究

2022-02-13许道坤段美婷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陶器陶艺陶瓷

许道坤 段美婷

武昌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陶瓷印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了解陶瓷印在高校学生书法教育中的作用,首先要了解我国的文字起源及印章文化。书法起源于刻画符号,这种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1]。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材料,其本身就包含有审美意味。而在印章的历史长河中,最早的印章是从泥巴上开始的。陶瓷印是“陶印”和“瓷印”的统称,可以说陶瓷印艺术古已有之,至今发现较早的“陶印”是商代的陶印模和陶器印迹,而“瓷印”则见于宋元时期。陶瓷印作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但结合了陶艺制作,而且其印面呈现的文字还凸显了篆刻艺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增强现代高校学生书法教育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能力,可以说是集艺术和技术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新时代书法教育中陶瓷印与书法的融合研究的优势意义

陶瓷印更高的操作性与安全性,是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研习书法艺术、印章工艺的理想选择。而陶艺印又是一种综合了文字、美术与工艺的传承文化,其内涵包罗万象、奇异纷呈,其特有的技艺性和情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大学毕业生受到了手、眼、脑协调性良好的训练,同时在印面写作和印章创作中也可以让大学毕业生体会印章工艺的吸引力,从而熏陶性情。而印面设计工作需要学生有相当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书法功底,而印面写作又以篆书写作居多,这就需要我国书法艺术教师也要有相当的篆刻知识与书法功底,并且具有相应的文化素质,如此就可以引导学校教师在陶瓷印的设计制作与我国书法艺术写作等方面去唤醒、挖掘和提升大学书法艺术专业学生的创造力。

土是人体中的万物之源,人们用泥巴创造着生命中的一切,而泥巴也孕育了人们,所以泥巴这种很天然、朴素的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品质也应该让在校学生去了解和感悟。陶瓷印的印坯制作选择了质量良好的白瓷泥或瓷泥,用手摔、捶等方式把水泥用量调整均匀,在此过程中高校学生会逐渐对水泥的使用产生新鲜感和兴趣。老师通过指导学生初步体会并学习水泥用量材料的可塑性,通过“摔”、“搓”的手法,使大学生在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熟练操作体验,提高了手指的协调能力。陶坯分三大块,分别是印面、印钮和印台。中国古代印钮、印台的标准,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等他熟练了以后,再用自己的想象,制造出更多的现代陶瓷。通过不断锻炼,大学学生的手指将更加灵巧。水泥用量因为具备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够塑造出各种千变万化的图案和造型,能够赋予高等院校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在由虚入真的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感、想象力和创新性,进而让大学书法作品专业学生的思想活动起来,有力地推动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知识层次的提升。

二、新时代书法教育中陶瓷印与书法的融合研究

(一)审美和实用的统一

篆刻与陶瓷印都达到了美观性与实用价值的统一。美观性前文便已讲过,而实用价值,先说楷书。楷书在最刚刚开始出现了的时候,并不具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如果有,那当然也是一个可以规范写字的手段。但后来,随着汉字的进一步发展,写字方法也多种多样,于是书法家就越来越多,以至于产生了“字如其人”这个成语。书法也被关注了起来。当在行政文件越来越由竹简变为书籍的形势下,文字必须得到标准化的时候,书法真正地走向了它的应用时代。即使到了后来的时代,书吏文房长这样的普通小吏,也是凭借着一手好字得到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而陶瓷印的实用价值,是在它出现之初就具有了意义的。因为陶器最早出现,正是用来吃饭饮水。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对贵族们的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产生了对陶瓷印艺的新要求。而一些杰出的艺人,为迎合贵族们的生活要求,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赋予了陶瓷印艺术性。普通书法作品写完以后都是装裱后就可以悬挂,陶瓷书法则是经过二次入窑烧制后才能成品,经过高温烧制后的陶瓷,完全能把表面的书法作品融入到陶土之中。陶瓷烧制的工艺很复杂。陶瓷印书法的工艺更加复杂,保存更加长久。

(二)表现手法相同

陶瓷印工艺与书法在美术表现手法上具有着共性:两者工艺都是状物和抒写。而陶瓷印的状物自不必说,因为陶瓷印本来是一个物体。最初的陶器,都是按照日常生活需求而创作,形式以满足需要。陶印的发展使它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陶瓷印纹的形式才刚刚接近于文学艺术的需要。而陶印的感伤,在于它的釉面。即使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也必定会如鹤于字;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贵族,却拥有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物品。而行书又多以形、抒情的方式呈现,其形态各异,或飘逸,或别具一格。行书以行草、草书等为代表,以抒情为主。或者是用陶瓷板印制的。这是一种不动的釉彩,也是一种用精细的画法表现作品的深刻,但总体上,更多的是一幅静态的画面。不管是字还是瓷器,都是以变化为主,而不是死板。语言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灵魂。不少人虽然练字已经练了很久,可是却并不认为写字好看,这正是因为为了写好的字而没能写出神韵来。而瓷器也是这样。用陶瓷印的字画都应该拥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要具有灵动的感觉,而不要只是单纯的字画。

(三)丰富了书写材料

要想书法与陶瓷印艺得到结合,首先必须考虑二者的特点,是否具有结合的可能性。经过上述对二者的介绍,在二者的演变历程中,应该具有充分的结合特例。而二者在美学格调与情调上,都具有高度一致;在美学方法上,都具有着高度一致;在特质上,都同样具有着高度一致。故而二者能够交融,可以兼容。在书写材料上一一上文简述的书法的材质中,出现了陶瓷印,甚至在古代陶瓷印的发展历史中,陶瓷印书法也屡见不鲜,这是古代行为,其书写将书法作为装饰、款识来使用,创作者的思维和意识多受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在书写材料上,丰富了在此之前存在的书法材料类型,因为很多材料类型在陶瓷印出现之前就己经存在了。现代意义上的“陶瓷印书法”的出现,是在科学、技术、文化、社会再发展以后,其书写的陶瓷印载体的造型样式、尺幅种类、工艺难度、解决程度等愈加丰富和提高,与此同时,“陶瓷印书法”重构、独立了陶瓷印和书法相结合后的审美,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自由、主观的创作思维也得到解放。邱振中先生也说过,不跨出装饰性阶段,书法不可能有质的变化。在景德镇之外,现代很多书法创作者开始以陶瓷印器皿、瓷板为书写对象的探索和尝试,又进一步丰富了原先所认识、接触的书写材料[2]。

据此而言,“陶瓷印书法”丰富了原有书法类型的书写材料。不少篆刻家也曾经主张,在新时期,也要将二者充分融合。楷书写在纸面上,难度较小,对大楷书家而言,很容易书写,可是纸质上也注定了很难长期永存保留下来;而陶器的烧造工序更加繁琐,釉印工序也更繁琐,很难成形,可是一经成形,就不容易破损。而一旦将二者融为一体,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实践中也有很大的提高。这是新时代中国陶艺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也是中国书法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将楷书和陶版结合起来,可不是单纯的复制。由于正楷是一种平面的美,因此,在印刷过程中,陶艺具有立体感。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首先要把它们转化为这种立体的美感。为此,应积极开展新的技术革新,以促进我国古代陶艺的发展。也要积极探索古代名窑的优秀技艺,让文字更多地通过釉印运用到陶器上。充分地表现文字的立体美感,增加了陶器印的底蕴,使文字变得更为生动传神,让陶器印的整体效果更为漂亮。

三、结语

陶瓷印的研制与创作,在弘扬中国文明、弘扬文明自信中发挥其积极正面的引领功能,在理解与认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激发广大高校学生研究的兴趣,为中国文明的弘扬奠定了扎实的基石。我们大力探索和创新先人们的陶瓷印工艺,把篆刻与陶瓷印相结合,创作更加精彩的陶瓷印作品,再现中华陶瓷印征服世人的盛景。

猜你喜欢

陶器陶艺陶瓷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疯狂”的陶艺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学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